皇明風云錄
第六卷 鏖戰北疆
第二章 兩軍對陣朝局動
第二節 兩難之策
次日傍晚,李汝華處理完戶部的公務之后,便換了一身便裝,乘車來到了兵部衙門外面,找了一處不起眼的街角停了下來,靜靜的等候兵部尚書黃嘉善出來。
沒過多久,李汝華便遠遠看見黃嘉善和李林斌一同有說有笑的走出了兵部衙門,正要登上各自停在外面的馬車。
李汝華急忙走上前去,抱拳說道:“黃尚書、李大人,咱們可是有日子沒見了,二位大人近來可好?”
黃嘉善笑著回禮說道:“還好、還好,不知李尚書有事嗎?”一旁的李林斌也是笑著拱手示意。
李汝華笑著說道:“哈哈,是這樣,昨日我的一位門生送來了一壇陳年好酒,我想了想,一個人獨自飲酒著實無趣,于是便來請黃尚書屈駕到我家里去,一同品嘗一下,順便欣賞欣賞月色美景!
這時,黃嘉善還沒來得及回話,李林斌就笑著說道:“哈哈,李尚書既然有請,那老夫就不打攪了,先告辭了。”
說完,李林斌便轉身要走,李汝華連忙將其拉住,說道:“喝酒談天當然是人多才好啊,李大人同去,同去!莫要推辭,哈哈!
“既然李尚書有請,那老夫就恭敬不如從命了!闭f完,李林斌趁著李汝華不注意,暗地里給黃嘉善使了一下眼色。
黃嘉善一眼看見,不動聲色的說道:“李尚書盛情難卻,那我和李大人就叨擾了,一定登門拜訪。”
“好,今晚申時,老夫在家中恭候二位大人。”說完,李汝華便乘車離開了。
黃嘉善看著走遠的李汝華,有些疑惑地對李林斌說道:“我本不想去李汝華家喝酒,李大人為什么要我答應了下來?是看出什么了嗎?”
李林斌說道:“大人,那個李汝華可是出了名的無事不登三寶殿啊,今日突然想要請您過去喝酒,一定是有要事相談。現在漢威軍剛剛打了一場大勝仗,遼東局勢算是暫時穩定住了,李汝華身為戶部尚書,他在這個時候能和大人談什么?”
黃嘉善頓時臉色大變:“漢威軍的錢糧!”
李林斌有些擔憂的說道:“我覺得戶部估計又要揭不開鍋了,那李汝華也許就是想和大人商量漢威軍撤軍的事情吧。”
“現在漢威軍能撤嗎?”黃嘉善有些惱怒地說道:“漢威軍一旦撤回關內,那千山大捷就白打了!戚家軍、白桿兵數千將士也就白死了!”
李林斌也是不住的嘆氣,說道:“大人,唯今之計,咱們只能是看看李汝華如何說了,到時候見招拆招吧。”
傍晚時分,李汝華府邸。
“不行!絕對不行!大軍突然后撤,萬一建奴大軍尾隨而來怎么辦?萬一漢威軍在后撤途中出了什么意外的話,誰來負這個責任?遼東還要不要了!”黃嘉善憤怒的咆哮著,聲音幾乎要將屋頂掀開一般,擺滿了美味佳肴的飯桌被黃嘉善拍得吱呀作響。
李汝華則是一臉的委屈,說道:“黃尚書,你以為我想這樣嗎?戶部但凡有一丁點辦法,我也不會出此下策!現在戶部的錢糧最多只夠漢威軍再打一個月的,一個月之后要是再不撤軍的話,數萬將士就只能一路要飯返回關內了!”
黃嘉善質問道:“錢呢!我記得陛下剛剛登基的時候,戶部還有不少盈余,到現在才多長時間?錢都去哪了!”
李汝華聞言也是大聲回擊著:“別的不說,就說兵部從我這里拿走了多少銀子?征調戚家軍、白桿兵赴遼,征調六萬漢威軍赴遼,兩任遼東經略熊廷弼、袁應泰催命一般催要錢糧,這一樁樁、一件件,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全國各省天災不斷,到處都在和我這個戶部尚書要錢,各地的州府衙門、總兵將官都要把我的祖宗罵遍了,我實在是沒轍了!”
一時間,黃嘉善和李林斌都像是泄了氣的皮球,坐在椅子上唉聲嘆氣。
李汝華繼續說道:“我也不瞞二位大人,關于漢威軍撤軍之事,葉閣老已經知道了,并且也已經同意了,不日就將上書陛下請旨!
李林斌聞言隱約覺得有些不對,問道:“李尚書,既然是葉閣老都已經同意了,那還和我們商量什么?”
李汝華苦笑著說道:“葉閣老是同意了不假,但是尚書房秉筆太監魏忠賢不同意啊!魏公公執意不讓漢威軍撤回關內,執意要我戶部繼續籌集錢糧,將遼東大戰繼續打下去。葉閣老也不好越過魏公公直接去找陛下啊,畢竟現在……”
李汝華沒有再說下去,但是黃嘉善和李林斌都是聽明白了。
聽到這里,黃嘉善和李林斌都感到十分新奇:“被萬人唾罵的閹黨頭子竟然力主繼續反攻遼東,在世人眼中都是正人君子的東林朝臣竟然力主大軍撤退?這說出去誰會相信?”
而李汝華也將昨日魏忠賢的一番話語簡要說了一遍,然后說道:“魏公公讓我去向文武百官、京城豪族、皇親國戚募捐,二位大人說說看,這等死無葬身之地的事情,我李汝華長了幾顆腦袋敢去做?我今天干了,明天就得橫尸午門外!”
黃嘉善仔細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說道:“李尚書,雖然我十分理解你的難處,但是遼東撤軍一事,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的!我是兵部尚書,我只考慮將士們能不能打勝仗,至于錢糧之事,還請李大人再想想辦法吧!
李汝華臉色通紅地說道:“我能想的都已經想過了,實在是沒招了。黃尚書,將漢威軍撤回來是現在惟一的選擇了,只要漢威軍主力不失去,就不怕建奴猖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你再好好想想?”
這時,李林斌說道:“李尚書,我看今晚就先這樣吧,至于撤軍一事,我兵部是不會同意的。”
說完,黃嘉善便和李林斌一同起身,不顧李汝華的挽留直接告辭離去。
李汝華將二人送走之后,立即派人連夜給葉向高送去口信,將黃嘉善拒絕撤軍一事告訴了葉向高。
而黃嘉善和李林斌在離開之后,也是一路慢行,繼續商議著遼東之事。
黃嘉善說道:“我是萬萬沒有想到,魏忠賢會反對將漢威軍撤回關內。”
李林斌也是說道:“我也是沒想到。不過這也說明一點,那魏忠賢雖然不是什么善類,但是在大是大非上面,還是靠得住的!
黃嘉善有些不置可否,想了一下,說道:“李大人,你看咱們是不是和劉總兵知會一聲?我怕萬一撤軍之事成了定局,劉總兵那里會措手不及啊,畢竟事關數萬將士的性命,咱們必須謹慎一些!”
李林斌點了點頭,說道:“那我連夜回衙門去,天亮之前就派人將消息送出去。對了,通州鎮那邊需不需要傳個消息過去?”
黃嘉善想了想,說道:“也好,派人一并去傳個話吧!
接下來的幾天,京城里涌動著一股暗流,漢威軍即將撤回關內的消息在文武百官之間傳播著,就連尋常百姓都有所耳聞,坊間也是議論紛紛。
這一天,內閣首輔葉向高的儀仗抵達了通州城,留守通州鎮的袁明軒和孫元化率領總兵府全體官吏出城十里迎接。
葉向高見到眾人之后,并沒有半點的架子,而是滿面春風、言辭切切,在袁明軒、孫元化的引領下,巡視了軍屯、民屯的情況,到張家灣村的將作司查看了兵備打造情況。眾人看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時分才返回通州城。
回到總兵府之后,葉向高欣慰的說道:“好啊,有諸君辛苦操持,通州鎮各項事務都是井井有條,難怪劉總兵可以安心北上、大破建奴啊。”
袁明軒和孫元化急忙客氣了兩句。
葉向高喝了一口茶,不經意的說道:“諸位將通州鎮大力的這么好,積累了這么多的糧草、兵備,想必劉總兵回來之后一定會非常高興的,將來重新北上也會信心滿滿啊!
袁明軒和孫元化一聽頓時一愣,急忙問道:“閣老這是何意?”
葉向高微微一愣,笑著說道:“哦?哈哈,沒什么,老夫只是閑聊,哈哈。”
說完,葉向高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說道:“好了,時辰也不早了,老夫就先回去了。諸位一定要再接再厲,為劉總兵、也是為朝廷治理好通州鎮!
袁明軒和孫元化送走了葉向高之后,心中都是非常不踏實,總覺得葉向高話里有話,千山大捷的欣悅之情瞬間就消散了不少。
二人望著漸行漸遠的葉向高儀仗,剛要帶著眾人返回通州城,忽然望見官道的另一邊出現了一人一騎。
袁明軒說道:“孫先生快看,那人好像是李林斌大人府上的家人,我之前見過幾次面。”
孫元化急忙看了過去,說道:“還真是!不好!看來遼東戰事真的發生變化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