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風云錄
第九卷 滔天巨患
第一章 國事艱難災禍起
第一節 財政危急
崇禎元年(滿清天聰元年),四月底,寧遠城。
劉云威一身短打頭頂烈日,帶著督師府的一班官員走在農田之中,只見入眼之處滿是干裂的土地和枯黃的秧苗,無數農夫正在田間勞作著,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非常凝重,所有人的心中都十分清楚:今年的春耕怕是要黃了,今年又是一個大旱之年!
跟在劉云威身后的陳子同和周天逸也是面色凝重,二人不時小聲議論著什么,一邊說著一邊輕輕的嘆著氣,言語之間憂慮的意味十分濃重。
這時,劉云威在一壟枯黃麥苗的旁邊停下了腳步,抬起頭看了看炎炎烈日,心中不禁暗暗咒罵了老天爺幾句,然后說道:“陳知事,去年本督不是撥下了錢糧,命令屯守司在各地打井、挖渠、整修水利設施嗎?為何今年各地屯田還是如此模樣!”
陳子同聞言急忙上前說道:“啟稟督師,去年屬下已經帶人在薊遼四鎮整修水利了,共計打井三百三十余口,挖渠上百里,并且還疏通了不少原有的灌溉設施。但是,自打今年以來,咱們大明北方各地就降雨稀少,特別是山海關以外,更是滴雨未下啊!屯守司打好的水井大部分都已經干涸了,現在就連百姓的飲用水都已經保證不了了,哪里還有多余的水來澆地啊。”
“薊州鎮和通州鎮的情況如何?”
陳子同嘆了口氣,說道:“比山海鎮和遼東鎮稍好一些,但是通州鎮和薊州鎮的屯田今年也是鐵定歉收了,產出的糧食能夠兩鎮自用的,那就算是老天開眼了。”
劉云威聽完之后心中憂愁不已,一雙劍眉已經皺成了一個川字,想了一會兒,說道:“馬上以督師府的名義下令,各鎮駐軍出動幫助各地百姓進行抗旱。實在不行的話,只能靠人挑馬駝從附近的河流、溪水中運水澆地了。”
周天逸蹲在地上捧起了一捧土,只見已經半沙化的土壤順著周天逸的雙手漏了下來,隨風飄散。
“督師,如果旱情再這樣持續下去的話,只怕是運水澆地都不可能了,那些河流、溪水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干涸的!”
“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吧!”劉云威鐵青著臉繼續說道:“本督現在最擔心的,其實還不是旱災。本督接到了探查司的消息,朝廷竟然免除了江南各地的商稅、礦稅,同時在北方各省大力增稅,將數額巨大的賦稅全部壓在了平民百姓身上,那些土里刨食的農民能有多少錢糧?今年國朝北方的旱情又如此嚴重,朝廷此舉是在逼迫那些窮苦百姓揭竿而起啊!”
周天逸和陳子同聞言都是駭然心驚,二人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驚恐之色:這可是天下大亂的征兆啊!
三日之后,山海關薊遼督師府。
剛剛從遼東鎮返回薊遼督師府的劉云威顧不上休息,在書房內審閱著督師府各司以及各鎮總兵上報的關于錢糧收支文書。只看了一會兒,劉云威的心情便墜到了谷底,一股惡寒之氣瞬間就沖到了頭頂,將整個人都凍在了椅子上,半晌都沒有回過神來。要說前幾日屯田大旱對劉云威來說只是一個巨大的困難的話,那現在各鎮的財政狀況就是一記悶棍了!
“截止到崇禎元年三月底,薊遼督師府支付各處用度需白銀八萬九千余兩,糧秣兩千七百石,實收白銀七萬一千余兩,實收糧秣九百石……”
“截止到崇禎元年三月底,通州鎮支付各處用度需白銀三十八萬六千余兩,糧秣九萬零七百石,實收白銀二十七萬九千余兩,實收糧秣八萬零三百石……”
“截止到崇禎元年三月底,薊州鎮支付各處用度需白銀三十九萬四千余兩,糧秣十萬一千二百石,實收白銀三十三萬五千余兩,實收糧秣九萬零七百石……”
“截止到崇禎元年三月底,山海鎮支付各處用度需白銀三十九萬九千余兩,糧秣十萬三千三百石,實收白銀三十萬八千余兩,實收糧秣八萬九千石……”
“截止到崇禎元年三月底,遼東鎮支付各處用度需白銀四十一萬九千余兩,糧秣十二萬八千四百石,實收白銀三十二萬一千余兩,實收糧秣七萬石……”
“這才剛到三月,整個薊遼督師府就虧空了三十多萬兩銀子,七、八萬石糧秣,要是不想想辦法的話,督師府可是支撐不到秋收的!”
想到這里,劉云威便派人將馬世明和袁明軒叫了過來,待二人趕來后,便開門見山的問道:“現在督師府的財政非常艱難,本督急需好的建議,以便開源節流。馬知事,給本督想想辦法,看看督師府應該如何快速提高市舶司的收入。袁知事,你看看咱們是不是能向朝廷那邊要些支援;此外,派人聯系鄭芝龍,看看能不能多要一些錢糧支援。”
馬世明愁眉苦臉的說道:“督師,屬下此前也一直在考慮這件事,但是現在確實沒有好的辦法啊!最掙錢的要數跑海了,但是跑海的周期太長,短時間內大規模的增加收入不現實啊!”
袁明軒也是搖頭說道:“督師,朝廷那邊咱們恐怕是指望不上了。自從陛下下旨免除了江南商稅和鹽鐵、礦產的賦稅之后,國庫的收入就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現在朝廷都是自身難保了,根本就不可能有錢支援咱們!現在,就連漢威軍的軍餉朝廷都開始拖欠了。而鄭芝龍也送來了書信,泉州那邊也出現了問題,佛郎機人(西班牙人)突然出兵攻占了臺灣雞籠(今基隆),并且筑城據守,接著又占領了淡水、宜蘭等地,現在鄭芝龍正籌集兵馬、戰船,準備和佛郎機人開戰。所以,鄭芝龍那邊支援咱們的錢糧不但無法增加,然而還要再減少四成!”
聽到這里,劉云威氣得一把掀翻了書案,怒氣沖沖的說道:“都是那些東林狗賊干的好事!放著富可敵國的豪商不去征稅,反而不斷的向農民增稅,以至于現在如此艱難,這群混賬東西!”
袁明軒也是怒氣沖天,說道:“那些東林黨人絕大多數都是江南人,而且大多數人都在江南有產業,涉及鹽鐵、礦產等,基本上是什么賺錢他們就做什么。現在魏忠賢死在了去鳳陽的路上,那些東林當人自然要蠱惑陛下免除商稅、礦稅了,誰會心甘情愿的向自己收稅啊!”
說到這里,馬思明突然一拍手,大聲說道:“對了!督師,屬下想到了一個賺錢的好門路!”
劉云威聞言大喜,急忙說道:“什么門路,快說!”
“蜀王!咱們可以去找蜀王,四川盛產井鹽,咱們大可以聯合蜀王販賣井鹽,這可是一座金山啊!”
話音剛落,劉云威還沒來得及說話,袁明軒便擺了擺手,說道:“蜀王那邊咱們就不要指望了,動動嘴巴的事情還好,就像之前朝廷給督師封伯那次,蜀王到還可以指望一下;像這次這樣真金白銀的合作,需要蜀王出錢出力幫咱們,那是不可能的!”
劉云威也是點了點頭,說道:“袁知事說得對,蜀王只能是遇到事情幫咱們聲援一下而已,出力是不可能的,咱們還是要想點別的門路。”
三人一時之間都是陷入了沉默之中,都在冥思苦想如何走出困境。
忽然,劉云威想起一件事來,便對袁明軒說道:“袁大人,你還記不記得晉商?”
袁明軒聞言靈機一動,頓時來了精神,說道:“督師是想從晉商那邊撈些好處?”
“不!”劉云威冷笑了一聲,斬釘截鐵地說道:“不光是撈些好處這么簡單,本督要將八大晉商連根拔起!只要鏟除了那些禍國殃民的漢奸晉商,不但可以解決咱們現在所面臨的困境,還能積累下巨額的錢糧,將來可以用這筆巨款作為大軍北上遼東的軍資!”
袁明軒和馬世明聞言都是吃了一驚,暗道:“督師這是要搞大動作啊,要出大事了!”
袁明軒有些擔心地說道:“督師,那些晉商不但和滿清有所勾結,而且和朝中大臣,特別是東林黨人來往甚密,要是動了晉商的話,咱們薊遼四鎮就成了眾矢之的了!”
劉云威絲毫不為所動,反問道:“就算是咱們夾著尾巴做人,那些東林黨人就不會找咱們的麻煩了嗎?現在魏忠賢死了,閹黨覆滅了,整個朝廷之中還能威脅到東林黨把持權柄的,就只有本督了。如果本督猜得沒錯的話,下一個要倒霉的就是我了!”
“所以督師想要先動手?”
“沒錯!”劉云威冷笑著說道:“本督先下手為強,將晉商徹底鏟除。本督倒要看看,等那些晉商的罪證全都重見天日的時候,那些道貌岸然的東林黨人有什么話說!只是現在本督還沒有想到動手的理由!”
突然,程世勇快步走了進來,對劉云威說道:“啟稟督師,探查司急報:昨日一早,陛下為了節省朝廷支出,下旨裁撤全國驛站!”
聽到這里,劉云威暴怒不已,大聲說道:“陛下為何如此糊涂啊!驛站是朝廷耳目、大軍的保障,如何能輕易裁撤?像陛下出這個主意的人應該千刀萬剮!”
袁明軒也是急忙問道:“知不知道重點裁撤的地方時哪里?”
“陜西、山西、河南!”
劉云威和袁明軒幾乎同時想到了什么,二人的臉上都浮現出一種糾結的表情。
“也許,出兵的理由就快要有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