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孔雀王朝的百姓,讓嬴高想到了在大秦之后的一個朝代,大唐。到了那個時候,華夏已經(jīng)成為了世界上其他王朝都十分向往的大國。
這不單單體現(xiàn)在當時大唐的軍事實力上面,更多的是大唐的開放,而當時大唐之所以會對眾多的外邦有十分之大的吸引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體現(xiàn)在對異族之人在華夏的土地上定居甚至是做官上面。
光是當時大唐的都城長安城里面,就有數(shù)目眾多的異族之人在此定居,而且大唐的皇帝可能是為了體現(xiàn)大國氣度,對于這樣的人都免除了不少的賦稅,可以說待遇還是非常的好的。
這其中自然是有值得嬴高借鑒的地方了,但是同樣也有需要讓他注意的地方。
因為異族之人和中原人接受到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不管是哪個朝代,異族之人本身都是沒有所謂的忠君愛國的思想和情懷的。
要是對這樣的人不加仔細辨識的任用的話,最終極有可能會釀成大禍,就比如后世幾乎人人都知道的安史之亂,看似是種種的巧合才造就了這一場災(zāi)難,實則就是因為當時的皇帝對于一個番將能有多少忠誠之心估計的不足罷了。
所以嬴高雖然也想要好好的利用一下孔雀王朝的各式各樣的人才,但是就目前來說,他可是有原則的。
就如同最初成功的定局在了咸陽城里面的這三人一樣,他們都得是有著一技之長的,這個一技之長,嬴高要求是真正的技術(shù),農(nóng)業(yè),放牧,醫(yī)術(shù)或者其他種種都是可以的,但是你要說你的口才好,或者說你覺得你能當官,這樣的人不管你說的是不是真的,嬴高都是不要的。
換句話說,大秦歡迎孔雀王朝的移民,包括咸陽城在內(nèi)的每一個城池都歡迎孔雀王朝的移民,但是要么你就是過來當個平頭老百姓,享受著和大秦百姓一樣的待遇,要么你就是真的技術(shù)流,過來享受大秦提供給你的跟貴族也不差啥的條件。
但是你要是想進入大秦的決策層,想要直接就站在大秦的朝堂上面看看大秦人都是怎么執(zhí)政的,并且想要參與進去的話,那現(xiàn)階段嬴高只能是對你說聲對不起。
這顯然就是嬴高對孔雀王朝的策略了,一方面迅速的同化他們的百姓,讓他們的百姓盡快的忘記自己之前的那個王朝,接受并認可大秦的統(tǒng)治,另一方面就是盡量保持做決策的圈子里面還都是大秦自己人。
當然,要是日后孔雀王朝的某一個人像是之前的白起一樣,從底層的戰(zhàn)斗中殺了出來,依靠著軍功成為了大秦的高級貴族,或者說某一個孔雀王朝的青年在參加了大秦的科舉之后被發(fā)現(xiàn)確實是有著十分的才學,那肯定是可以依靠著這個進入大秦的仕途的。
這些在嬴高給孔雀王朝的百姓下發(fā)的移民政策里面都是有所提及的,嬴高顯然不怕讓孔雀王朝的百姓知道他們都需要什么樣的條件才能達成什么樣的事兒。
對于百姓來說,最大的悲哀不是做成一件事有多么多么的難,而是一丁點的希望都看不到的日子,所以嬴高給了他們希望,參軍或是科舉,都是他們翻身的良機,雖然不易,但是總歸也是會有人能夠?qū)崿F(xiàn)的不是?
隨著西域和大秦的正式開放,不光孔雀王朝的百姓不再生活在彷徨之中,就連大秦的百姓也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的多彩起來。
凡事都是會有先驅(qū)者的,孔雀王朝的境內(nèi)也有這么一部分人,在西域無條件開放之后,他們從自己在學習大秦語言的時候了解到的大秦土地上的事兒中發(fā)現(xiàn)了不少很可能是只有孔雀王朝的地界上才有,而大秦的地界上沒有的東西,比如說之前高級種姓頗為喜歡的各種香料,還有這里的人非常喜歡吃并且能夠保存很長時間的果干等物。
邊境一開放,他們就用馬車拉著一車車這樣的東西,緩緩的從西域的直道向大秦的地界上進發(fā)而去,其目的自然是去做買賣賺錢去了。
出發(fā)的時候這些人基本上已經(jīng)做好了各種準備,比如說這些東西不合多數(shù)大秦人的胃口,或是進入大秦的地界上之后自己就被山匪給打劫了等等,畢竟未知的世界就是容易讓人胡亂的猜測些什么東西。
但是當他們到了西域的時候,他們就發(fā)現(xiàn)了情況和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樣,就算是西域是苦寒之地,但是這里有著一條打掃得永遠十分平坦的直道,讓他們的馬車不會出現(xiàn)任何的停滯,而且一日的行程行將結(jié)束的時候,要么就是已經(jīng)到了下一個城池,要么就是會有一個高高的挑著燈籠的驛館,驛館不會因為他們是孔雀王朝的百姓就對他們橫眉冷對,甚至幾乎每一個在城池之外的驛館中都會有一個來自孔雀王朝的伙計,雖然必須要說大秦話,但是這至少說明了大秦對于孔雀王朝的百姓真的是跟對自己的百姓沒有什么區(qū)別的。
這樣一來,當這些客商到了大秦的境內(nèi)的時候,他們對大秦的印象已經(jīng)是十分之好,甚至于是帶著不少的向往之情的。
這些人帶著他們的貨物和驗傳等物,出入于他們經(jīng)過的大大小小的大秦的城池,在市集上叫賣他們孔雀王朝的特產(chǎn)。
住在城中能去市集上逛游的,基本上在大秦大大小小都是有點產(chǎn)業(yè)或者爵位的人,對于這些來自遙遠的孔雀王朝的物件自然是十分好奇,所以花點小錢買上一些香料和果干,以及帶有異域風情的衣物那都是沒什么難度的。
這樣一來,一個又一個的孔雀王朝商人滿載而來,空著車回去,然后又帶著更多的馬車和貨物前來,最后依舊是空著車回去,他們的確賺到了大秦百姓的錢,但是也大大的豐富了大秦百姓的生活,讓大秦的百姓不知不覺的就認識到了這天下不只有一個大秦,不只有一個中原,他們不單購買孔雀王朝商人們賣的東西,他們還從這些人的嘴里面了解孔雀王朝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存在。
一些聰明的大秦人也開始了解孔雀王朝百姓們的需求和興趣,慢慢的,那些去往大秦的商人不再空著車回來了,他們也會從去到的地方收集一些物件帶回孔雀王朝,之后再售賣給孔雀王朝的百姓們。
這一切雖然好像是孔雀王朝的人和大秦的人自發(fā)的行為一樣,漸漸的,西域的直道上經(jīng)過的人越發(fā)的多了起來,直道上面的驛館擴建了一次又一次,西域這個不論在大秦還是孔雀王朝看氣候都是最惡劣的地方,如今竟然緩緩的成為了一個不管是大秦人還是孔雀王朝的人都十分樂意來的地方。
后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在西域的中間位置的一大片原來從草不生的空地上,竟然有人自發(fā)的在這進行大秦和孔雀王朝的貨品的互換,之后這里聚集的人越來越多,最終在短短的幾個月之后形成了相當?shù)囊?guī)模,大秦人或是孔雀王朝的人往往都不想要跑那么遠了,他們會到這里將自己想要販賣的東西買回去,之后再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售賣。
這些模式看似是這個時代的人滿滿的摸索出來的,他們也的確是具備把這種模式給摸索出來的能力,但是能這么快就到了這種程度,這幕后自然是有嬴高和扶蘇的推手的。
這一日的朝堂過后,嬴高的大殿桌案上已經(jīng)擺著一封扶蘇的書信了,這近乎一年的時間里幾乎每過不到十日,嬴高的桌案上就會出現(xiàn)一封扶蘇的書信,而書信的內(nèi)容幾乎都是大同小異,就是向嬴高匯報一下西域的直道和那片自由交易區(qū)上面的情況。
自由交易區(qū)的這個概念,正是嬴高親自提出來的,而扶蘇也是幾乎上一看到就明白了嬴高的意思。
嬴高知道,雖然最開始的時候不管是大秦人前往孔雀王朝還是孔雀王朝的人前往大秦,那都是帶著單純的目的去的,只是為了交易物品掙錢。
但是一段時間過后,當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來的時候,那可就免不了有想要渾水摸魚的家伙了,一旦這樣的人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的話,大秦百姓和孔雀王朝的百姓之間的關(guān)系就會迅速的惡化,而嬴高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白費。
所以,大秦和孔雀王朝之間的通商進行了一段時間了之后,嬴高果斷的授意扶蘇在西域的一大塊空地上搞起了自由交易區(qū),這樣的自由交易區(qū)顯然能夠大大的減少大秦和孔雀王朝的百姓前往各自地界上所浪費的時間和造成的危險,孔雀王朝的百姓不用到大秦的地界上了,大秦的百姓也不用到孔雀王朝的地界上去了,各自節(jié)省了時間,時間就是金錢,這不論是在哪一個朝代都是一樣的。
自由交易區(qū)成立之后,嬴高要求扶蘇將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那,要是在交易區(qū)中出現(xiàn)了和大秦的律法不符的人和事兒,那可是要殺一儆百的。
對于嬴高建立這個自由交易區(qū)的初衷扶蘇雖然并不是非常的能夠理解,但是大概的目的他還是知道的,所以在這個交易區(qū)建立的前一段時間,扶蘇可謂是重拳出擊,直接將幾個想要依靠著自己的勢力和武力欺行霸市的家伙直接扔進了西域的牢獄之中。
這一下子可就讓不少心懷叵測的人都怕了,不管是大秦人還是孔雀王朝的人都是知道的,這里是西域,既不是在大秦的境內(nèi),又不是在孔雀王朝的境內(nèi),在這里出了事兒,一旦被扶蘇給抓起來了,那就真可謂是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只能任憑扶蘇處置了。
經(jīng)過扶蘇這段時間的努力,到了嬴高收到這一封書信的時候,書信里面介紹的就已經(jīng)全部都是好消息了,什么這十天里來到自由交易區(qū)的商人的人數(shù)又再次創(chuàng)造了新高,什么這段時間又出現(xiàn)了新的商品品類,總之都是表明了自由交易區(qū)的發(fā)展一片向好的事兒,這倒是讓嬴高微微松了口氣。
嬴高的上一世就有絲綢之路的出現(xiàn),而且絲綢之路對于整個華夏的影響頗為深遠,以至于兩千多年之后還屢屢的被人提起,足以說明這個時代通商的重要性。
因為通商不僅僅流通的是商品,跟著商品一起流通的還有商品來自于的那個地方的情況和信息,嬴高這么做的目的正是讓孔雀王朝的百姓更加迅速的了解大秦,也讓大秦的百姓更加迅速的了解孔雀王朝。
與此同時,孔雀王朝的百姓也能夠迅速的通過商品掌握住大秦的文化和語言,這也會潛移默化的加速人員的流動。
而在這近乎一年的通商中,在嬴高的授意之下,大秦和孔雀王朝的作物種子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互通,但是讓嬴高比較失望的是,這個時代的孔雀王朝地界上也并沒有什么大秦沒有的作物。
但是在這封書信之中,除了自由交易中心的事兒,扶蘇還提到了自己從來自孔雀王朝的商人那里了解到消息,因為這一年嬴高按照和大秦一樣的政策給孔雀王朝的百姓免費發(fā)放了作物的種子,所以孔雀王朝的百姓對于大秦政策那是越發(fā)的擁護了,扶蘇還隱晦的說出,在這樣的情況下,大秦對于孔雀王朝的統(tǒng)治應(yīng)該可以更進一步了。
收到了扶蘇書信的當晚,嬴高就把韓信召到了自己的身邊。
從孔雀王朝出巡歸來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一年多的時間,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朝堂上面成長最大的無疑正是韓信,韓信自從代理了幾個月的朝政之后,對大秦的內(nèi)政有了更深的了解,了解完了內(nèi)政這塊之后,他對于大秦的軍事也增添了不少的認識,至少現(xiàn)在的眼界和之前已經(jīng)完全不同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