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nov 02 17:35:02 cst 2014
西王母,就是九靈太妙龜山金母,還有一個號是太虛九光龜臺金母之君。
她是西華的至妙,洞陰的極尊。在從前道氣沉寂,湛體無為,將要啟迪玄功,使萬物滋生。就先用東華至真之氣,變化而生木公。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芳靈的土山,而主管陽和之氣。管理東方,也稱為東王公。又用西華至妙之氣,變化而生金母。金母在神州伊川誕生,她姓侯,生來就能飛翔,而主宰本源,養育玄奧神靈。
在迷茫之中分出大道醇精之氣,使氣聚結成形。西王母與東王公共同調和二氣,而育養天地造就萬物。柔順的根本也就是極陰的初始,位配西方,生養眾類。
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凡女子登仙得道,都隸屬西王母管轄。
她所居住的宮闕,在龜山春山西那之都,昆侖之圃,閬風之苑。
有城千里、十二座玉樓,以及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玄室和紫翠丹房。
左邊瑤池如帶,右邊翠水環繞。那座山下,弱水九重,洪濤萬丈。如果不乘飚車羽輪,就不可能到達。這就是所說的玉闕直至上天,綠臺承接霄漢。那芒玉般的屋檐,朱紫色的房屋,連著青碧色的彩帳,明月照耀四方。戴著華美的首飾,佩
著虎形花紋,左邊站著仙女,右邊站著羽童。眾多寶飾車蓋互相映照,仙女拿的羽扇遮住了庭院。欄于臺階之下,種著白環樹,形成丹剛之林,空中青枝萬條,美玉般的樹干高達千尋(一尋為八尺),無風而如神簫自然成韻,響亮的聲音都是九奏八會之音。神州在昆侖的東南,所以《爾雅》上說:“西王母眼皮底下就是。”又說:王母蓬松著頭發,戴著華美的首飾。長著虎牙善于長嘯的,這是王母的使者,西方白虎神,不是王母的真形。
元始天王給她方天元統龜山九光的道家秘文,讓她控制召集各種生靈,統領真人圣人,監督盟誓驗證憑證,總管天下羽儀。
天尊上圣,朝宴之會,考校之所,王母都能來去那里。上清的寶經,三洞的玉書,凡授教度引之事,全是她所關涉參與的范圍。
黃帝征討殘暴的蚩尤,威力不能禁錮他,而且蚩尤又會多方幻變,征風召雨,吹煙噴霧,因而黃帝的軍隊大受迷惑。
黃帝回到太山休息迷迷糊糊地憂慮著躺著。王母派使者披著黑色狐皮大衣,把一張符交給黃帝,這個使者說:“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到它的人就能勝利,作戰就能打敗敵人了。”
符寬三寸,長一尺,青光晶瑩象玉一樣,用丹血寫的字。
黃帝把符佩帶完以后,王母就命一個婦人,這個婦人長著人的腦袋鳥的身子,她對黃帝說:“我是九天玄女呀。”
她又把三宮五意陰之略,太一遁甲六壬步斗之術,陰符之機,以及靈寶五符五勝之文,全都傳給黃帝。
黃帝就在冀中戰勝了蚩尤,剪除了神農之后,又在阪泉殺了榆罔,天下大定,在上谷的涿鹿建都。
又過了幾年,王母又派白虎神為使者,乘著白鹿,停留在黃帝的庭院中,授給他地圖。其后虞舜代理國政,王母又派使者授給舜白玉環。舜即位,王母又給他增加地圖,于是舜比黃帝時的九州擴大到十二州。王母又派使者獻給舜白玉珪,吹它而和八風,《尚書》帝驗期說:“王母之國在西方。”
從前,有個茅盈,字叔申;有個王褒,字子登;有個張道陵,字輔漢,及九圣七真,凡是得道授書的,都到昆侖山宮闕去朝拜王母。
當時叔申、道陵侍奉太上道君,乘著九蓋之車,駕馭著無角龍,越過積石的山峰,渡過微微細流的河津,浮于白水,凌于黑波,轉眼之間來到宮闕之下,拜見王母。王子登吃了三個月清齋,王母授給他《瓊華寶曜七晨素經》。
茅盈從西城王君那里來到白玉龜臺,朝拜西王母,求長生之道。
他說:“我以不肖的軀體,渴求龍鳳之壽,想要憑借朝菌般脆弱的身體,求得積日累日之期。王母可憐他為志向而努力,告訴他說:“我從前的老師元始天王以及扶桑帝君,把《玉佩金珰二景纏煉之道》傳授給我,上行太極,下到十方,喝月嚼日入天門,名叫玄真之經。現在我把它傳授給你,你應當勤修它。”
于是命令王城王君,一一解釋而傳授給茅盈。
還有周穆王時,命八駿與七華之士,讓造父當車夫,向西登上昆侖,而在王母那里作客。
周穆王拿出白珪和重錦,用它給王母作壽禮。這事在周穆王傳中有敘述。到了漢武帝元封元年七月七日夜,王母又降于漢宮。記載在漢武帝傳內,這里就不重復記載它了。
【原文】西王母者,九靈太妙龜山金母也,一號太虛九光龜臺金母元君。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在昔道氣凝寂,湛體無為,將欲啟迪玄功,化生萬物。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芬靈之墟,以主陽和之氣。理于東方,亦號曰東王公焉。又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金母。金母生于神州伊川,厥姓侯氏,生而飛翔,以主元,毓神玄奧。于聅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氣成形。與東王公共理二氣,而育養天地,陶鈞萬物矣。柔順之本,為極陰之元,位配西方,母養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者得道者,咸所隸焉。所居宮闕,在龜山春山西那之都,昆侖之圃。閬風之苑。有城千里、玉樓十二,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玄室、紫翠丹房。左帶瑤池、右環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濤萬丈。非飚車羽輪,不可到也。所謂玉闕暨天,綠臺承霄。青琳之宇,朱紫之房,連琳彩帳,明月四朗。戴華勝,佩虎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寶蓋沓映,羽摻蔭庭。軒砌之下,植以白環之樹,丹剛之林,空青萬條,瑤干千尋,無風而神籟自韻,瑯瑯然皆九奏八會之音也。神州在昆侖之東南,故爾雅云:“西王母目下是矣。”又云:“王母蓬發,戴華勝。虎齒善嘯者,此乃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也。元始天王授以方天元統龜山九光之箓,使制召萬靈,統括真圣,監盟證信,總諸天之羽儀。天尊上圣,朝晏之會,考校之所,王母皆臨訣焉。上清寶經,三洞玉書,凡有授度,咸所關預也。黃帝討蚩尤之暴,威所未禁,而蚩尤幻變多方,征風召雨,吹煙噴霧,師眾大迷。帝歸息太山之阿,昏然憂寢。王母遣使者,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勝,戰則克矣。”符廣三寸,長一尺,青瑩如玉,丹血為文。佩符既畢,王母乃命一婦人,人首鳥身,謂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一遁甲六壬步斗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遂克蚩尤于中冀,剪神農之后,誅榆罔于阪泉,天下大定,都于上谷之涿鹿。又數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鹿,集于帝庭,授以地圖。其后虞舜攝位,王母遣使授舜白玉環。舜即位,又授益地圖,遂廣黃帝之九州為十有二州。王母又遣使獻舜白玉琯,吹之以和八風。《尚書》帝驗期曰:“王母之國在西荒也。”昔茅盈字叔申;王褒字子登;張道陵字輔漢,洎九圣七真,凡得道授書者,皆朝王母于昆陵之闕焉。時叔申、道陵侍太上道君,乘九蓋之車,控飛虬之軌,越積石之峰,濟弱流之津,浮白水,凌黑波,顧盼倏忽,詣王母于闕下。子登清齋三月,王母授以《瓊華寶曜七晨素經》。茅君從西城王君詣白玉龜臺,朝謁王母,求長生之道。曰:“盈以不肖之軀,慕龍鳳之年,欲以朝菌之脆,求積朔之期。”王母愍其勤志,告之曰:“吾昔師元始天王及皇天扶桑帝君,授我以玉佩金珰二景纏煉之道,上行太極,下造十方,溉月咀日入天門,名曰玄真之經。今以授爾,宜勤修焉。因敕西城王君,一一解釋以授焉。又周穆王時,命八駿與七華之士,使造父為御,西登昆侖,而賓于王母。穆王持白珪重錦,以為王母壽,本具周穆王傳。至漢武帝元封元年七月七日夜,降于漢宮。語在漢武帝傳內,此不復載焉。(出《集仙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