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jun 22 10:00:00 cst 2015
陳惠虛,是江東人。
他做僧人,居住在天臺山國清寺。
曾經和同伴游山,鬧著要過石橋。
石橋水峻苔滑,懸流萬仞,深不見底。
眾人看見都嚇得大腿打顫,沒人敢走。
獨有惠虛很輕松地就過去了,取道上了石壁,到晚上也沒有回來,和他一起游山的那些同伴只好舍棄他離去了。
陳惠虛到石壁外面,發現有不太明顯的小路,往前走逐漸地平坦和寬闊,終于到了宮殿處。
那里花卉眾多,繁雜,數不勝數;樓臺殿閣連綿不斷,大約有十多里。
陳惠虛看見那正門上題寫的牌匾叫作;“會真府”。
左門的牌匾叫做:“金庭宮”。
右門的牌匾上叫做:“桐柏”。
三門相向如鼎足并峙,都有金漆門樓潔白窗子,高百余丈。進入那右門,門內的
西邊,又有一座高樓,黃門,題寫的牌匾叫做:“右弼宮”。
向周圍看了看,有房子幾千間,由彎彎曲曲的甬道相連,臺階都是由玉石砌成的,水道里清流激湍,處處美麗而有光彩,幾乎就要讓人流連忘返了,但是,沒有一點人的蹤跡。
他又進了一座院子,看見有五六個青衣童子,相互看了看,邊笑邊說就離開了。
陳惠虛再三問他們,他們答應說:“你去問張老!
一會兒,陳惠虛回過頭來看,看見一個老頭兒挾著拐杖拿著花走過來,這就是青衣童子說的張老。
張老驚訝地說:“你是凡間俗人,怎么忽然到這里來了?”
陳惠虛說:“經常聽說過了石橋就有羅漢寺,在人世時常聽到這里的鐘聲,所以來尋訪,冒犯僧人,有幸相會,能夠到這地方來,不知道羅漢在什么地方?”
張老說:“這地方是真仙的幸福宮庭,天帝的下方府第,號稱‘金庭不死之鄉’。是修養本性的好地方,周圍一百六十里。神仙右弼桐柏上真王君主宰這地方,這里列仙有三千人,仙王力士、童男玉女,各有一萬人,是小都市的處所。太上在一年中三次降臨此宮,校定全天下學道的人的功德品行的等級。這里是神仙的住所,不是羅漢的住所。王君,是周靈王的兒子,瑤丘先生的弟子,仙位是‘上真’
了。”
陳惠虛說:“神仙可以學嗎?”
張老說:“積累功德,肉身升天,在于志向堅定持久罷了,你能夠見到這幸福宮庭,也是有可以學的希望的。”
陳惠虛又問說:“學仙從什么地方入門?”
張老說;“內靠保神煉氣,外靠服吃丹藥。變化成仙,是神丹的力量。你不可以
在這長時間停留,上真恰好游東海,假如車騎衛隊回來,上真遇見了,恐怕要有詢問責備的!闭f完,就領著他,讓他出門。
走了十多步,已經在國清寺了。
陳惠虛從這以后敬仰道術,愛好丹砂,雖然衣服損壞,鞋也破漏,但他不把這看做丑。
只要聽說有爐火煉丹采藥的道士,就不怕路遠,到他那去,丹砂的費用,那也就多了。
晚年居住終南山捧日寺,年齡漸大身體也衰老了,但他的心情更迫切了。
他有病臥床一個多月,瘦弱疲憊更厲害了。、
一天,暴雨之后,有一個老頭兒背著藥囊進到寺里來,大聲呼叫說:“賣大還丹!”繞著走廊轉了幾回。
眾和尚都笑他,就指著有病的和尚陳惠虛的門,對老頭兒說:“這個老頭兒很愛好還丹,可以賣給他。”賣藥的老頭兒高興地到陳惠虛那去。
陳惠虛說:“還丹,我知道這是好藥,一劑多少錢?”
老頭兒說:“隨你的能力辦吧,表示一下就可以了!
陳惠虛說:“我老了,又有病,在床上困了一個多月,昨天僧次到了,我自己行動不得,托鄰近的和尚代齋,得到一點兒襯錢,可以買到藥嗎?”
老頭兒拿了他的錢,就留下了幾丸藥,教給他服用的方法。
陳惠虛就把藥吞服了,老頭兒才離開。
眾和尚一個接著一個來問,陳惠虛說已經買了還丹,把它吞服下去了。
一會兒,很長時間的病都好了。
陳惠虛在遠處阻止眾和尚說:“不要往前來,覺得有臭味,我的病好了,但是,要用一二件新的衣服!闭f完,跳身起床,架勢好像飛躍,眾和尚對他無不驚訝贊嘆,有給他新衣服的,他拿過來穿上,忽然飛到殿堂的上面,但是,舉止行動很舒緩,揮手向眾和尚告別,冉冉升天離開。
當時是唐朝大中十二年戊寅年,這年回桐柏觀,和道士說獲得道術的緣由。
還說:“現在桐柏宮中,賣藥的老頭兒,就是張老呀!”說完,隱去了。
【原文】陳惠虛者,江東人也。為僧,居天臺國清寺。曾與同侶游山,戲過石橋。水峻苔滑,懸流萬仞,下不見底。眾皆股栗不行,惠虛獨超然而過。徑上石壁,至夕不回,群侶皆舍去;萏撝潦谕猓⒂行,稍稍平闊。遂及宮闕;ɑ苋f叢,不可目識。臺閣連云十里許。見其門題額曰會真府,左門額曰金庭宮,右額曰桐柏,三門相向鼎峙,皆有金樓玉窗,高百丈。入其右內之西,又一高樓,黃門,題曰右弼宮,周顧數千間,屈曲相通,庪A玉陛,流渠激水,處處華麗。殆欲忘歸。而了無人跡。又入一院,見青童五六人,相顧笑語而去。再三問之。應曰:“汝問張老!表汈Щ仡,見一叟挾杖持花而來。訝曰:“汝凡俗人,何忽至此?”惠虛曰:“常聞過石橋即有羅漢寺,人世時聞鐘聲。故來尋訪,干僧幸會,得至此境。不知羅漢何在?”張老曰:“此真仙之福庭,天帝之下府,號曰金庭不死之鄉,養真之靈境。周回百六十里。神仙右弼桐柏上真王君主之。列仙三千人,仙王力士,天童玉女。各萬人。為小都會之所。太上一年三降此宮,校定天下學道之人功行品第。神仙所都,非羅漢之所也。王君者,周靈王之子,幥鹣壬茏。位為上真矣!被萏撛唬骸吧裣煽蓪W之否?”張老曰:“積功累德,肉身升天,在于立志堅久耳。汝得見此福庭,亦是有可學之望也。”又問曰:“學仙以何門而入?”張老曰:“內以保神煉氣,外以服餌丹華,變化為仙,神丹之力也。汝不可久住。上真適游東海,騎衛若還,恐有咨責。”因引之使出門,行十余步,已在國清矣。惠虛自此慕道,好丹石,雖衣弊履穿,不以為陋。聞有爐火方術之士,不遠而詣之。丹石所費,固亦多矣。晚居終南山捧日寺。年漸衰老,其心愈切,寢疾月余,羸憊且甚。一旦暴雨后,有老叟負藥囊入寺,大呼曰:“賣大還丹!”繞廊數回。眾僧皆笑之,乃指病僧惠虛之門,謂老叟曰:“此叟頗好還丹,售之可也!崩羡判廊辉勚。惠虛曰:“還丹知是靈藥,一劑幾錢?”叟曰:“隨力可致耳!被萏撛唬骸袄喜。晾Т舱碓掠。昨僧次到,自行不得,托鄰僧代齋。得貥錢少許,可致藥否?”叟取其錢,而留藥數丸,教其所服之法;萏摫阃讨@羡拍巳。眾僧相率來問。言已買得還丹,吞服之矣。頃間,久疾都愈,遙止眾僧曰:“勿前,覺有臭,吾疾愈矣,但要新衣一兩事耳。”跳身起床,勢若飛躍。眾驚嘆之。有新衣與之者,取而著焉。忽飛殿上,從容久之,揮手相別,冉冉升天而去。時大中十二年戊寅歲。是年歸桐柏觀,與道流話得道之由。云:“今在桐柏宮中,賣藥老叟,將是張老耳!毖杂欕[去。(出《仙傳拾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