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sep 10 19:00:00 cst 2015
水母,廣州人叫它水母,福建人叫它魠tuo。
它是凝結成整體的一個生物,有淡紫色的,有白色的,大的象倒扣過來的帽子,小的象碗一樣。
它腸子下面有象懸掛著的棉絮一樣的東西,平常人叫它是腳,可是不長嘴不長眼,常常有幾十只蝦寄居在水母的肚子下面,吸食水母的涎水。
水母一般漂浮在水面上,捕魚人若遇到它,水母就很快地沉下去,那是因為蝦看見了東西。
南中一帶的人喜歡吃它,說水母是暖性物,能治療吃河魚得的病,可是太腥,必須用草木灰和生油多次洗,就干凈得象水晶和紫玉一樣。
肉厚大約有二寸,薄的地方也一寸多。
先煮好椒桂或豆蔻,生姜切成絲用油炸好,或者用五辣肉醋,或者用蝦醋,與水母絲一起拌著吃,最適宜的是蝦醋,這也是符合物類互相輔佐互相攝取的道理。
水母本來是陰海里凝結而成的生物,吃了它可以補暖,其中的道理還不清楚。
【原文】水母,廣州謂之水母,閩謂之魠。(癡駕反)其形乃渾然凝結一物,有淡紫色者,有白色者,大如覆帽,小者如碗。腸下有物如懸絮,俗謂之足,而無口眼。常有數十蝦寄腹下,咂食其涎。浮泛水上,捕者或遇之,即欻然而沒,乃是蝦有所見耳。(《越絕書》云,海鏡蟹為腹,水母蝦為目。)南中好食之,云性暖,治河魚之疾,然甚腥,須以草木灰點生油再三洗之,瑩凈如水精紫玉。肉厚可二寸,薄處亦寸余,先煮椒桂或豆蔻,生姜縷切而炸之,或以五辣肉醋,或以蝦醋,如鲙食之。最宜蝦醋,亦物類相攝耳。水母本陰海凝結之物,食而暖補,其理未詳。(出《嶺表錄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