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jan 10 10:00:00 cst 2016
唐朝咸通九年春,華陰縣南十里多,一天晚上風雷突然大作,有龍福山造地,是從遠方來的。
原先那地方崖岸挺高,沒有貯水的地方,這天晚上山崖遷徙,崩裂開幾十丈。
東西向的小山變成了南北向的,而峰巒草木一無所傷。
山間新池碧波回蕩,清澈得像疏道的渠道。
京洛的行人旅客,沒有不多走路程特意來看的。
有好事的,各自乘車坐船成群結伙而來。
車馬的聲音不絕,一直持續多日。
京城南靈應臺有一個水池叫“三娘湫”,與炭谷相近。
這池子里的水,水波澄明,深淺莫測。
每到秋季秋風搖落樹葉,常有一些草木之葉飄落池水之上。
盡管樹葉纖細微小,但是必有飛禽把它銜出去。
到這里來祭祀祈禱的,多半喜歡把花鈿錦綺之類的東西扔到池里去。
開始扔的時候仔細看著,扔下去之后,很快沉下去了。
乾符年初,有幾個朝中當官的人,一塊到終南山游玩,來到這個水池邊。
于是就有人談到這個池子是如何如何靈驗。其中有不相信的,就試探著把石頭木塊之類扔下去。不久便有大魚躍出水面,鱗甲雪亮。不多時便風雨陰暗,車馬差點被大水沖走。
此后人們更加敬服,沒有敢能觸犯的。
【原文】唐咸通九年春,華陰縣南十里余,一夕風雷暴作,有龍移湫,自遠而至。先其崖岸高,無貯水之處,此夕徙開數十丈。小山東西直南北,峰巒草樹,一無所傷。碧波回塘,湛若疏鑿。京洛行旅,無不枉道就觀。有好事者,自輦轂蒲津,相率而至。車馬不絕音,逮于累日。京城南靈應臺有三娘湫,與炭谷相近,水波澄明,莫測深淺。每秋風搖落,常有草木之葉,飄于其上。雖片葉纖芥,必而禽銜而去。禱祈者多致花鈿錦綺之類,啟視投之,歘然而沒。乾符初。有朝士數人,同游于終南山,遂及湫所,因話靈應之事。其間不信者,試以木石投之,尋有巨魚躍出波心,鱗甲如雪。俄而風雨晦暝,車馬幾為暴水所漂。爾后人愈敬伏,莫有犯者。(出《劇談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