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15 16:00:00 cst 2016
義興縣山水秀麗卓絕,張公洞尤其秀美奇異。
當地人說,這就是張道陵修行的地方。
這里邊有一個山洞,眾人誰也不敢進去。
有個姓姚的當地人知道道路,拿著棍子,帶著火把,背著行囊進去了。
大約走了幾百步,漸漸地明朗起來,依稀能望見云和樹木。
走近之后,發(fā)現自己走上了一條別人走過的小路。
又走了十幾里,他看到兩個道士正在下棋。
道士問:“你是誰?你是怎么進來的?”
他從頭到尾詳細說了一遍。
道士說:“這還是個有大志的人呢!”
姓姚的餓得厲害,就向道士要吃的。
旁邊有幾斗青泥。
道士指著青泥說:“可以吃這個。”
他試探著嘗了嘗,覺得挺香,就吃,然后飽了。
道士說,“你可以走了。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姓姚的再拜而返,偷偷把吃剩的青泥揣了回來。
他帶著這些青泥在市肆間尋訪,偶然被一個作買賣的胡人看見了,胡人吃驚地說:“這是龍的食物,是從哪弄來的?”
他就把事情告訴了胡人。
胡人和他一塊來尋找,一看,那里只有一個黑黑的大洞,不再有路。
青泥拿到外邊來已象石頭那么硬。不能再吃。
【原文】義興縣山水秀絕,張公洞尤奇麗。里人云,張道陵修行之所也。中有洞壑,眾未敢入。土氓姚生習道,挈杖瓶火,負囊以入。約行數百步,漸漸明朗,云樹依稀。近通步武,又十余里,見二道士對弈。曰:“何人?焉得來此?”具言始末。曰:“大志之士也。”姚生餒甚,因求食。旁有青泥數斗(“斗”原作“十”,據明抄本改),道士指曰:“可食此。”試探咀嚼,覺芳馨,食之遂飽。道士曰:“爾可去,慎勿語世人。”再拜而返,密懷其余。以訪市肆,偶胡賈見。驚曰:“此龍食也。何方而得?”乃述其事。俱往尋之,但黑巨穴,不復有路。青泥出外,已硬如石,不可復食。(出《逸史》)
張道陵(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晚[1] -156年或178年),字輔漢。東漢時期正一盟威道(即天師道)的創(chuàng)始人。上承黃老下啟道教諸派。道教徒稱他為"老祖天師"即天師張氏之始祖,也因是道教三祖之一的創(chuàng)教之祖(雖然天師之號并非他第一個人使用);又稱"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等號。民間則常俗稱張?zhí)鞄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