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jan 25 10:00:00 cst 2016
王植,新贛人。
他坐著船過襄江,當時已近傍晚,他眺望著傍晚的太陽對朋友朱壽說:“這就
是以前楚昭王獲得萍實的地方。是孔子說童謠應驗的地方。”
朱壽說,“別人認為童謠是偶然的,而孔子本人肯定是先知的。”
說完,二人發現有兩個人從岸上下來。
這兩個人都穿青色衣服,手持蘆杖。
他們問王植:“你從哪來?”
王植說:“我們是從新贛來的。”
那兩個人說:“看樣子你們倆都是書生,念什么書呢?”
王植和朱壽說:“我們讀的是《詩》和《禮》。”
那兩個人笑著說:“孔子說,他不說神怪;又說,敬鬼神而遠之,為什么呢?”
朱壽說:“孔子是圣人。他不說神怪,是恐怕神怪擾惑了典教;他又說敬鬼神而遠之,是為了警戒倫理綱常。他的本意在于教導人們奉行宗親之孝。”
那兩個人說:“好!”
又說:“你信嗎?”
王植回答說:“是的。”
那兩個人說:“我們其實不是鬼神,也不是人類。今天偶然和你們交談,是上天讓我們這樣做的。”
他們又對王植說:“明天有兩個人來,一個叫李環,一個叫戴政,都是做買賣的,以獲利剝削萬民,貪得無厭,上帝討厭他們,想要在三天之內懲辦他們的罪行。你們不要在這停船了。千萬記住!”說完兩個人沒入江中。
朱壽、王植深感驚異,不知道這是什么鬼怪。
到了天亮,王植對朱壽說:“有這些不吉的事,咱們還是早點把船弄得遠遠的吧。”就把船撐到上游五百多步的地方。
拴住船以后,就有十幾條大船從上流到來,果然停在王植和朱壽原先停船的地方。
王植說:“現在就可以去詳細問問,一定要知道他們的姓名。”
于是朱壽就過去打聽。果然是兩個商人,他們的姓名果然象
那兩個人說的一樣。朱壽心里吃驚地說:“這事肯定了!”
于是他對王植說:“那陰間也厭惡不行善的人,今天我才相信了!”
王植說:“所謂‘幽明’,就是因為幽中有神而神自明,為什么不信呢?”
當時是晉恭帝元熙元年七月。
八日到十日,果然有一場大風暴雨,兩個商人同時溺水而死。
王植剛聽到那兩個人說的時候,私下告訴了一些人。等到出事的時
候,來看的一共有好幾百人。
其中有一個叫耿譚的,已經七十歲,平素熟知本地的事情。
他對王植說:“這里邊有兩條很象青蛇的蛟,都一丈多長,常常出現在水波之中,也時常變化成人游覽洲渚,但是也不怎么傷害東西。你看到的那兩個穿青衣的人,恐怕就是這兩條蛟有靈,奉上帝的命令而做的。”
【原文】王植,新贛人也。乘舟過襄江。時晚日遠眺,謂友朱壽曰:“此中昔楚昭王獲萍實之處,仲尼言童謠之應也。”壽曰:“他人以童謠為偶然,而圣人必知之。”言訖,見二人自岸下。青衣持蘆杖謂植曰:“卿來何自?”植曰:“自新贛而至于此爾。”二人曰:“觀君皆儒士也,習何典教?”植、壽曰,各習詩禮。二人且笑曰:“尼父云:‘子不語神怪’。又云:‘敬鬼神而遠之’。何也?”壽曰:“夫子圣人也,不言神怪者。恐惑典教。又言‘敬鬼神而遠之’者。以戒彝倫,其意在奉宗之孝。”二人曰:“善。”又曰:“卿信乎?”曰;“然。”二人曰:“我實非鬼神,又非人類。今日偶與卿談,乃天使也。又謂植曰:“明日此岸有李環、戴政,俱商徒,以利剝萬民,所貪未已。上帝惡,欲懲其罪于三日內。卿無此泊。慎之。”言訖,沒于江。壽、植但驚異之,未明何怪也。及明,植謂壽曰:“有此之不祥,可移于遠矣。”乃牽舟于上流五有余步。纜訖,見十余大舟自上流而至,果泊于植木處。植曰:“可便詳問其故,要知姓字。”于是壽杖策而問之。二商姓字,果如其所言。壽心驚曰:“事定矣。”乃謂植曰:“夫陰晦之間,惡人之不善,今夕方信之矣。”植曰:“夫言幽明者,以幽有神而神之明,奈何不信乎?”時晉恭帝元熙元年七月也。八日至十日,果有大風雷雨。而二商一時沉溺。植初聞二人之言,私告于人。及是共觀者有數百人。內有耿譚者年七十,素諳土事,謂植曰:“此中有二蛟如青蛇,長丈余,往往見于波中,時化游于洲渚,然亦不甚傷物。卿所見二人青衣者,恐是此蛟有靈,奉上帝之命也。”(出《九江記》)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