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jan 27 10:00:00 cst 2016
雞籠山在婺源縣南九十五里,高一百六十丈,回環一十五里九十步,樣子就象個雞籠。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條蛟龍變成一個道人,歙縣人洪貞以弟子之禮,拜他為師。
道人要選擇地方居住,到各名山尋找。
來到黃山,洪貞問道:“這山怎么樣?”
道人說:“這個地方貧瘠而且寒冷。”
來到飛布山,洪貞又問,道人說:“這個地方地勢太高,孤立周圍無山輔助它。”
到了這座雞龍山,洪貞還問,道人說:“這里最適合做墓地。把人葬在這里,他的子孫可以成為王侯。不然的話,就出妖怪。”
洪貞問這是為什么,道人不告訴他。
道人在屋里睡覺,洪貞進屋,見到的是一條睡蛟。
因此,等到道人睡醒,洪貞告辭歸來。
道人就到鄱陽那邊去了。
洪貞回到家里,把他父親的墳遷到雞籠山。
二年,鄱陽發大水,淹了幾千家居民。
洪貞本來就喜歡道教,常常燒香念經。
他很有方術。他住在祁南的回玉鄉,鄉里的人就說他善于變化,很有神通,說他將來能做大事。
他暗中委任文武百官,州中的豪杰都響應。
后來州官發兵來捉拿這些反叛,捉到了好幾十人,而洪貞卻不知到哪兒去了。
【原文】雞籠山在婺源縣南九十五里,高一百六十丈,回環一十五里九十步,形如雞籠焉。唐開元中,有蛟龍變為道人,歙人洪貞以弟子之禮師之。道流將卜居,尋諸名山。到黃山,貞問此山何如,道流曰:“確而寒。”次到飛布山,又問之。道流曰:“高而無輔。”到此山,又問之。道流曰:“此山宜葬。葬者可致侯王。不然,即出妖怪而已。”貞問其所以,而不之告。道流于室中寢,貞入,但見蛟龍,由是候睡覺而辭歸。道流遂入鄱陽而去。貞歸,遷其父于此山。后二年,鄱陽洪水大發,漂蕩數千家。貞本好道,常焚香持念,頗有方術。居于祁南之回玉鄉,鄉人遂稱其變現神通,將圖非望。潛署百官,州中豪杰皆應之。后州發兵就捕,獲數十人,而貞竟不知所在。(出《述異記》。陳校本作出《婺州圖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