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may 25 20:00:00 cst 2015
唐寶歷年間,鄧甲事奉茅山道士峭巖。
峭巖,是個真正的有道之士,能夠用藥使瓦礫變化,寫符召來鬼神。
鄧甲虔誠專一非常用功,不覺得勞累辛苦,晚上很少睡覺,白天也躺不下來。
峭巖也很受感動。教他學習藥法,始終學不成,教他學習符法,竟然不應驗。
道士說:“你與這兩樣法術沒有緣分,不能勉強學習。”
就傳授他禁制天地之間蛇類的法術,環宇之內,只有他一個人懂得這種法術。
鄧甲學會后往家走,走到烏江,忽然遇上會稽縣宰遭到毒蛇被咬傷了腳,痛苦的號叫聲驚動了街坊鄰居。用了一切辦法,都不能止痛,鄧甲于是替他治療。
先用符保住他的心臟,疼痛立刻止住。
鄧甲說:“必須召來咬人的那條蛇,讓它收回腳上的毒。不這樣做,腳就得砍去。”這條蛇懷疑有人禁制它,隨后跑到數里之外。
于是在桑林里修一座壇,壇寬四丈。
把丹藥灑在壇的四周,又草書了篆字,召集十里內的蛇,沒過多久蛇就到了。
堆積在壇上,高有一丈多高,不知道有幾萬條蛇。
后來的四條大蛇,各三丈長,粗壯象水桶一樣,盤踞在蛇堆的上面。
這時百多步方園的雜草和樹木,在這盛夏季節,都枯黃落葉。
鄧甲就光腳攀援著上到蛇堆的最上層。
用一根青色的小竹棍敲著四條大蛇的頭說:“派你們作了五種毒蟲的主管,掌管界內的蛇,怎么能用毒去害人,是用毒害人的蛇就留下,不是的就走開。”
鄧甲倒退著下來,蛇堆也倒塌了,大蛇先離開,小蛇跟著離開,以至于全走光了。只有一條小蛇,土黃色象根筷子,長一尺多,迷迷糊糊地沒有離開。
鄧甲命令把縣宰抬來,垂下腳,命令小蛇收他的毒,小蛇開始時一伸一縮地象是很為難,鄧甲又叱責蛇,象有什么東西催促著小蛇,小蛇的身子變得只有幾寸長,有油脂從小蛇的背上流出來,不得已才張開口,向瘡口吸毒,縣宰覺得他的腦子里,有個東西象針一樣往下走,小蛇就皮膚裂開成了一灘水,只有脊骨留在地下。
縣宰于是就消除了痛苦,他贈送給鄧甲很豐厚的錢和物。
這時揚州有個畢生,經常玩弄上千條蛇,天天在市區游戲玩耍,于是成了大富翁,并且建了很大的府第。
等他死后,他的兒子出賣那座府第,卻沒辦法處理那些蛇。
因而用錢帛找來鄧甲,鄧甲到了,給了一張符。
讓那些蛇飛過城墻到外面去了,才賣掉了那座住宅。
鄧甲后來到了浮梁縣,當時正是冬末春初的季節,所有的茶園之內,平時就有蛇毒,人們不敢摘茶園的茶葉,因摘茶葉而死的已有幾十人了。
縣城里的人知道鄧甲的神術,收集了一些錢財,請鄧甲除去這一禍害。
鄧甲站在壇上,召來蛇王,有一條大蛇象大腿那么粗,一丈多長,身上象彩綢一樣的燦爛,跟著的小蛇有一萬多條。
那條大蛇獨自上到壇上,與鄧甲較量法術,大蛇漸漸地挺立起來,頭高出地面好幾尺,想超過鄧甲的頭,鄧甲用手杖頂著帽子高高地豎起。
蛇頭受到困窘,不能超過鄧甲的帽子。
大蛇就仆倒下來,成了一灘水,其余的蛇也全死了。
如果蛇頭超過鄧甲,就是鄧甲化成水了,從此茶園就再也沒有毒蛇了。
鄧甲后來住在茅山學道,至今還活著。
【原文】寶歷中,鄧甲者,事茅山道士峭巖。峭巖者,真有道之士,藥變瓦礫,符召鬼神。甲精懇虔誠,不覺勞苦,夕少安睫,晝不安床。峭巖亦念之,教其藥,終不成;受其符,竟無應。道士曰:“汝于此二般無分,不可強學。”授之禁天地蛇術,環宇之內,唯一人而已。甲得而歸焉,至烏江,忽遇會稽宰遭毒蛇螫其足,號楚之聲,驚動閭里。凡有術者,皆不能禁,甲因為治之。先以符保其心,痛立止,甲曰:“須召得本色蛇,使收其毒,不然者,足將刖矣。”是蛇疑人禁之,應走數里。遂立壇于桑林中,廣四丈,以丹素周之,乃飛篆字,召十里內蛇。不移時而至,堆之壇上,高丈余,不知幾萬條耳。后四大蛇,各長三丈,偉如汲桶,蟠其堆上。時百余步草木,盛夏盡皆黃落。甲乃跣足攀緣,上其蛇堆之上,以青條敲四大蛇腦曰:“遣汝作五主,掌界內之蛇,焉得使毒害人?是者即住,非者即去!”甲卻下,蛇堆崩倒。大蛇先去,小者繼往,以至于盡。只有一小蛇,土色肖箸,其長尺余,懵然不去。甲令舁宰來,垂足,叱蛇收其毒。蛇初展縮難之,甲又叱之,如有物促之,只可長數寸耳,有膏流出其背,不得已而張口,向瘡吸之。宰覺其腦內,有物如針走下。蛇遂裂皮成水,只有脊骨在地。宰遂無苦,厚遺之金帛。時維揚有畢生,有常弄蛇千條,日戲于阛阓,遂大有資產,而建大第。及卒,其子鬻其第,無奈其蛇,因以金帛召甲。甲至,與一符,飛其蛇過城垣之外,始貨得宅。甲后至浮梁縣,時逼春。凡是(“凡是”原作“風有”,據明抄本改。)茶園之內,素有蛇毒,人不敢掇其茗,斃者已數十人。邑人知甲之神術,斂金帛,令去其害。甲立壇,召蛇王。有一大蛇如股,長丈余,煥然錦色,其從者萬條。而大者獨登壇,與甲較其術。蛇漸立,首隆數尺,欲過甲之首。甲以杖上拄其帽而高焉,蛇首竟困,不能逾甲之帽。蛇乃踣為水,余蛇皆斃。倘若蛇首逾甲,即甲為水焉。從此茗園遂絕其毒虺。甲后居茅山學道,至今猶在焉。(出《傳奇》)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