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oct 30 16:00:00 cst 2015
唐朝舊兵部尚書蕭昕曾經當過京兆尹。
他當京兆尹的時候,京城里大旱,炎熱郁悶之氣,蒸變成一種病害。
代宗皇帝命令大小臣子官吏們禱告祭祀于山川。
一共一個多月,熱氣更盛大。
那時候天竺國的和尚不空三藏住在靜住寺。
這個三藏和尚善于用念咒的辦法把龍召喚出來興云布雨。
蕭昕于是到了寺中,對三藏和尚說:“現在這里炎熱的陽光連連曬了一個
月了,皇上很擔心,撤了音樂,減了飯食,擔心年頭不好,擔心百姓生病。希望您設壇場求一場雨好嗎?”
三藏說:“求場雨不難,但是召喚龍出來興云下雨,我怕風雷震蕩得太厲害,對生民植物有害,又怎么能對莊稼的春種秋收有所補救呢?”
蕭昕說:“迅雷急雨,確實不能滋潤莊稼,恰好能夠清除暑熱,而略微解除百姓的病患。請您不要推辭了。”
三藏不得已,就讓他的徒弟取來近一尺長的一塊樺樹皮,在上面承接著一條小龍,把爐火、盆和香水放到前邊,三藏轉入念咒,大聲禱告。
一頓飯的時間之后,他就把樺樹皮上的龍交給蕭昕說:“可以把它投到曲江里去,投完要馬上返回來,不要被風雨吹著淋著。”
蕭昕像他說的那樣把龍投到江里去,隨即就有一條才一尺多長的小白龍搖鬣振鱗從水中出來,一會兒就長到幾丈長,宛如一條白色絲綢,忽然間橫貫高天。
蕭昕打馬急馳,追了不到幾十步,云氣凝聚,物象晦暗,驟然間降下暴雨。
等到他到了永崇里,道上的水已經像江河決口一樣了。
【原文】唐故兵部尚書蕭昕常為京兆尹。時京師大旱,炎郁之氣,蒸為疾厲。代宗命宰臣,下有司禱祀山川,凡月余,暑氣愈盛。時天竺僧不空三藏居于靜住寺。三藏善以持念召龍興云雨。昕于是詣寺,謂三藏曰:“今茲驕陽累月矣,圣上懸憂,撤樂貶食,歲兇是念,民瘵為憂。幸吾師為結壇場致雨也。”三藏曰:“易與耳。然召龍以興云雨,吾恐風雷之震,有害于生植,又何補于稼穡耶。”昕曰:“迅雷甚雨,誠不能滋百谷,適足以清暑熱,而少解黔首之病也。愿無辭焉。”三藏不獲已,乃命其徒,取華木皮僅尺余,纘小龍于其上,而以爐甌香水置于前。三藏轉咒,震舌呼祝。咒者食頃,即以纘龍授昕曰:“可投此于曲江中,投訖亟還,無冒風雨。”昕如言投之。旋有白龍才尺余,搖鬣振鱗自水出。俄而身長數丈,狀如曳素。倏忽亙天。昕鞭馬疾驅,未及數十步,云物凝晦,暴雨驟降。比至永崇里,道中之水,已若決渠矣。(出《宣室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