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冉冉,北域軍已圍城數月,此時已是中平二年初秋之時。若不是擔憂羌人對北域的威脅,項傲早就撤兵回到北域,不會涿邪山脈東南之下的夫羊句山峽一待便是將近半年。一萬五千余精銳,長期駐余此地,只是糧草輜重的消耗都讓項傲惱火不已。
惱怒的項傲便命趙云領‘義從’外出游走于鮮卑境內,偷襲附近零星的大小部落。讓項傲略微寬心的便是偷襲不少先輩營地帶回的不少戰馬倒是緩解項傲不少輜重錢財問題。
長時間圍困范夫人城也并非沒有任何收獲,至少近日范夫人城在加大斥候派出的力度,不知是向誰求援。不過項傲也未多問,待到對方斥候便直接斬殺,也不詢問。
半年的時間,即便范夫人城糧草再多,也不夠如此眾多的士卒和百姓吃食,料想此時范夫人城已無太多存糧。在項傲想來,反正都已圍城如此之久,此時邊靖軍應已無糧草,便不在作攻打的打算,困到邊靖自己投降便可。
而進叩三輔之地邊章等人卻是氣勢大振,數月來的交戰,皇甫嵩所領中央軍并未討到任何好處,遲遲無法擊退西涼叛軍,三輔之地仍舊烽火連綿。
八月底九月初,皇甫嵩被召回京師,收左軍騎將車印綬,削戶六千。再令以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執金吾袁滂為副,以討北宮伯玉;拜中郎將董卓為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并統于張溫。張溫將諸郡兵步騎約莫十萬屯于美陽,邊章、韓遂亦進兵美陽,張溫與其大戰,不敵而退。
張溫,字伯慎,南陽穰縣人。當朝司空,雖有些許才氣,但張溫此人在世家之中名聲卻有些差強人意。世間傳聞,張溫司空之位乃是入錢千萬才得此職,極不受當朝黨人世家歡喜。
至于所謂的寇當將軍周慎并非當世名人,少有人知。傳聞其乃是貧民出身,功績之上也無太多出彩之處,平庸之人。只是極守本分,靠著十數年累計的軍功才得以受封寇當將軍。
不過周慎手下參軍卻是揚州名人。此人名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后裔。之前黃巾之亂,孫堅便隨朱儁立下汗馬功勞,此次朝廷看重,西涼叛亂又令其隨軍出征。孫堅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有武人義氣,也有書生謙遜,驍勇善戰,每戰必先,深得士卒愛戴。
又過月余,邊靖終究抵不過城中士卒百姓對糧食的渴望,無糧的范夫人城終于在十月初開門乞降。
“早知今日,靖早該棄城投降才是!”邊靖命手下士卒將自己捆綁,開門投降之后押至項傲身前。
“邊將軍本是大才,亦是朝廷肱骨。近日本候觀得,邊將軍亦是體恤百姓之人,為何要反?”
“時也!勢也!命也!”邊靖并未多說,頹廢的低著頭輕聲感嘆。
項傲沉鳴片刻之后也未多說,便命親衛將其押下,領著萬余兵馬入駐范夫人城。至于對投降羌人的處置,項傲仍是如同之前南匈奴和鮮卑之人一般,不愿再從軍的士卒,便遣散到北域各地。仍愿從軍的士卒,項傲便將此眾派遣到頹當城中,交于姜炎,作為突襲鮮卑的先頭兵馬,何時立功,便可入籍北域獲得北域百姓應有的待遇。
范夫人城本離大漢邊境不遠,離涼州張掖居延屬國不過兩三百里。但離北域都護府將近千里路程,即便八百里汗血寶馬也得日夜不停才能趕到。項傲只得暫駐此地,安排此地民生。無奈之下,項傲只得急書胡昭,命其緊急遷移不少大漢百姓來此,又將不少范夫人城中外族百姓遷往北域都護府之中。
更是派遣兩千余老兵領五千新兵在此屯田,不過極北之地并無田可屯,只好命士卒現行放牧,待日后看是否有良土適合耕作,不過項傲心中對于耕作一事并不樂觀。
范夫人城陷落,項傲安排好一應事務之后,便命張郃領五千精騎迅速攻入張掖居延屬國,一路以朝廷和北域都護府名義招搖過市。當然項傲并非真正準備攻入涼州,畢竟涼州鐵騎又并非吃素的。項傲只是項傲在北面對邊章、韓遂等人施壓,吸引三輔之地的注意,為在京兆之地討叛的中央軍做些呼應罷了。
而此時的三輔之地,局勢也在發生著變化。
十月底,董卓與右扶風鮑鴻等并兵攻章、遂,大破之,章、遂敗走榆中。張溫派遣周慎將三萬人追之。
“將軍,賊兵城中無谷,定當外轉糧食,末將愿領萬人斷其運道,將軍以大兵繼后,賊兵必困乏而不敢戰,走入羌中,之后末將與將軍并力討之,則涼州必可定也!”孫堅抱拳,篤定的向周慎諫言。
“賊兵城中既然無糧,吾等只需大軍圍困即可,不必冒險分兵斷其糧道。”周慎些許皺眉,并不同意孫堅戰法。
“可將軍...”
“不必多言,賊兵不得人心,只需圍困數日便可自破。”
孫堅聞言,心中雖然暗急,但孫堅也知周慎為人,無法多言。
圍困數日,并無進展。然,邊章和韓遂卻分兵屯于葵園峽,反斷周慎糧道。堅持半月,周慎輜重用盡,又懼邊章兵馬,最后甚至棄兵丟車而走。
張溫又使董卓將兵三萬討先零羌,羌、胡圍卓于望垣北,糧食乏絕,乃于所渡水中偽立。邊章韓遂遣兵追之,追至決水。此時決水已深,已是入冬季節,邊、遂賊兵不得度過決水,最后只得退兵屯于扶風。
張溫以詔書召董卓,然董卓卻以不二軍功之由拖沓良久。張溫責令董卓交出兵權,董卓卻應對不順。
“將軍,董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應軍法斬之,何故如此放任此人?”孫堅對董卓如此不敬大軍首領心中極為不忿。
“董卓此人在河、隴之地素著威名,今日若是殺之,西行無依。”張溫也是無奈,心中不爽。
“明公親率王師,威震天下,何賴于董卓!末將觀董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董卓卻言不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受任無功,應召稽留,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成功者也。今明公垂意于董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于是在矣。”
張溫卻是心有不忍,仍舊說道:“君且還,董卓此人暫且斬不得!”
哎...孫堅心中暗嘆,略顯不安的離開張溫軍帳。卻不料孫堅諫言被隔墻之耳聞得。
“孫堅小兒!”董卓在軍帳之中聞得之后大發雷霆:“吾董卓乃西涼名將,竟被如此小兒誣陷,氣煞吾也!”
“岳父大人不必氣惱!”董卓女婿牛輔在旁勸解道:“孫堅不過一裨將,況且張溫將軍并未聽信此人誣陷,待日后有機,再懲戒其人便是。”
“嗯!”董卓沉聲回應,心中仍是不爽。卻也不再多想,畢竟在董卓看來,孫堅卻是只是一裨將爾。
西涼叛軍于官軍在右扶風僵持不下,而項敖奪得范夫人人城的消息也不脛而走,待邊章韓遂等人得知消息之后,也有所忌憚,便暫歇兵戈,在右扶風與官軍相持。
“主公!朝廷是否太過無義,吾等隨主公平定黃巾也是立下汗馬功勞,為何如今卻要遣散吾等?”此時劉備三人剛鞭打安熹縣督郵逃離安熹縣,張飛在路途之中仍是忿忿不平一直嘮叨。
劉備原本因鎮壓起義軍有功被封為安喜縣縣尉,后來,朝廷有令,如因軍功而成為官吏的人,都要被精選淘汰。
該郡督郵要遣散劉備,劉備知道消息后,到督郵入住的驛站求見,督郵稱疾不肯見劉備,劉備懷恨在心,將督郵捆綁督起來鞭打兩百下后,與關羽、張飛棄官逃亡。
“翼德不必太過擔憂,官吏當中有些許小人也是平常,翼德不必太過生氣。”劉備卻看似一臉輕松的說道:“吾有翼德,云長相助,定有出頭之日!”
關羽在旁將青龍偃月刀環抱懷中,臉色平靜,并未多說,眼神卻甚是篤定,或許關羽看來,劉備定有飛黃騰達之日。
三人暫時無地可去,便暫時回到涿郡家鄉,等待時機。劉備年少之時雖未沉下心來研究學業,但仍有不同常人的眼光,在劉備看來,如今天下數年之內必會大亂。劉備暗想,若到時自己再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呼出振興漢室的口號,定能聚得一批能人,實現心中宏愿。
雖然此時劉備顯得落魄,但劉備心中卻更是火熱,即便趕路,劉備眼中的絲絲精光卻如何也掩蓋不了。
不僅劉備,天下有識之士都在觀望天下局勢,或為漢室擔憂,或心中暗埋野心。當然不少在朝功臣對仍是抱著拳拳之心欲清除陛下身邊奸妄重整大漢熊威,而曹操便是其中之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