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者免死!降者免死!”緊隨而來的親衛,見趙云萬軍之中取拓跋鄰首級,跟隨趙云齊聲大喝,一眾親衛更是對趙云無雙武藝佩服不已。
“殺!為單于報仇!”還未等趙云及親衛繼續大喝,拓跋鄰數百親衛已是瘋狂,暴怒之下雙眼因充血便得赤紅。
“殺!”一眾親衛不過自身安危,對于周身砍來的刀劍毫不在意,直接朝趙云及親衛所在圍殺而來。
趙云親衛見狀,便知拓跋鄰親衛即將拼命,急忙提醒周圍一眾漢軍大喝道:“保護將軍!”
“哼!土雞瓦狗!”趙云冷哼一聲,雙手橫槍用力一甩,便將拓跋鄰尸首拋向圍攻而來的拓跋鄰親衛,隨即大喝:“若有反抗,就地格殺!”
“殺!”親衛得令,保護趙云的同時,將趙云命令傳至全軍。
“趙將軍已斬殺敵首,將士們,雪仇吧!殺!”姜茁見得混亂之中趙云傳來的信息,朗聲大喝,心中更是舒爽不已。
“殺!”
“敵首已死!全軍隨吾殺!”焦靖也未耽擱,隨同姜茁向鮮卑前軍包圍而去。
帥旗倒下,無人指揮,數千鮮卑前軍毫無章法,混亂迎戰。再加上漢軍圍殺而來的大軍一直大喝拓跋鄰已伏首,鮮卑前軍更是軍心不穩。
一眾漢軍更是毫不手軟,見鮮卑組織不起有效反抗,在鮮卑軍中不斷沖殺。隨著時間推移,鮮卑軍中終于有士卒難以克制心中驚懼,丟下手中武器,跪地求饒。對于跪在地上的鮮卑士卒,漢軍并不理會,繼續舉起屠刀砍殺仍在反抗的鮮卑軍。
有一便有二,開先只有膽裂驚懼的數人求饒,其他猶豫甚至反抗之人見投降可活命,便跟著開始扔下武器,匍匐跪地。很快,投降的勢頭擴散開來,片刻不到,前軍之中只剩下仍在不顧生死意圖為拓跋鄰報仇的數十親衛。
“大勢已去,爾等還不投降?”趙云此時已抽身出來,原本圍攻趙云的拓跋鄰親衛,此時已開始被項敖親衛圍殺。
“哼!吾等乃單于親衛,忠于單于,忠于鮮卑!既然單于已死,吾等唯死戰爾!”剩余親衛之中一人喘著粗氣,沉聲道來。
趙云聞言肅穆,原本低看鮮卑的心思也變得鄭重不已,如此士卒應該得到尊重!
“既然如此,那便戰!”
“‘義從聽令!全力絞殺,不留活口!”
“殺!”‘義從聞言,皆是大聲喊殺圍殺而上。
“殺!”一眾鮮卑提起身體里最后的力氣,大聲喝道,似乎欲將即將逝去的生命身體里所有的生命力都爆發出來。數十精疲力竭的鮮卑士兵終于不敵‘義從,一盞茶時間,盡數到底。
“嘣...”待鮮卑士卒倒下,趙云帶頭將銀色龍膽槍插于地上,右拳錘胸,向鮮卑倒下的士卒行肅穆行禮。身邊一眾武將作出同樣姿勢,崇敬的看著倒在血泊之中的鮮卑士卒。
“報!”
“講!”趙云望著血泊之中的鮮卑將士,拔起長槍。
“稟將軍,有約莫將近千余鮮卑后軍西逃,吾等追之不及,其余兵馬還在追擊四處亂逃的鮮卑!”
“逃跑之人可知何人?”
“屬下不知!”
“趙將軍!”姜茁此時走上前來道:“若是鮮卑后軍,定是拓跋鄰之子,拓跋詰汾!”
“哦?!”趙云好奇問道:“姜城主可知此人如何?可否對范夫人城再次造成威脅?”
“吾聽聞此子驕縱自大,不足為慮!”姜茁稍作考慮道:“不過此次鮮卑舉族侵犯,若是西線攻打受降城的鮮卑再被大破,恐怕十年之內再無威脅!”
“如此便好,主公已有安排,此次鮮卑不知輕重犯吾北域,吾等隨主公定要重創其筋骨!”趙云有些憤恨的說道,心中也是極為窩火,并州、冀州叛軍頻出,百姓苦難,趙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若不是鮮卑胡來,估摸項敖早已派兵平叛去了。
“趙將軍所言極是,吾等隨主公定要造福百姓!”焦靖也在旁搭話。
隨后,三人領兵將剩余胡亂逃竄的鮮卑追趕斬殺殆盡之后,夜黑之前便回到范夫人城中。趙云自從拜主之后,與高順、姜炎等人倒是經常見面。難得與姜茁和焦靖相遇,趙云定然要好生好生聯絡感情。畢竟趙云也知,姜茁兄弟、焦猛兄弟都是跟隨項敖一起出來,皆是親信。
范夫人城危及剛解開,受降城中的高順也和鮮卑相遇交戰,不過高順所領多為步兵,更是有‘陷陣營精銳,防守數萬鮮卑攻城而已,高順更是沒有擔心,只是要按照項敖要求,裝出一副隨時可破的姿態,讓高順甚感疲累。
至于姜炎防守的頹當城,更是和鮮卑騎兵打的火熱,你來我往,互有得失。不過最為激烈的乃是項敖親自防守的武泉顯周圍,軻比能領兵才能直追昔日檀石槐,威望在鮮卑族內也是甚高。原本攻打武泉縣只有五萬精兵,之后沿途加入軻比能隊伍的鮮卑勇士更是絡繹不絕,趕到武泉之時,軻比能兵馬已突破八萬之數,把項敖都下了一跳。
幸好項敖之前便在武泉縣以北建立不少要塞,再借助漢外長城之利,方才能夠與軻比能稍有周旋,若非如此,項敖恐怕只得命高順盡快解決西線鮮卑,圍攻軻比能和慕容博。
但是幽州一地就沒有如此輕松了,此時東部諸多部落在宇文莫槐的帶領下,大軍壓境。漁陽雖然有公孫瓚防備,但是張純仍然在右北平一地鬧騰,讓公孫瓚無法施展,也是危及。至于遼西遼東一地本就無大將,遼東遼西又多種族混居,更難阻止防守,不過幸好混居,鮮卑也無法輕而易舉入境。
北線危及,戰報頻頻送至洛陽,劉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倒是不少世家卻并未太多在意,畢竟北疆諸多貧瘠之地不少世家并未放在眼里,丟了便丟了。
而白波谷黃巾更是囂張得不行。不僅攻下太原郡,更是乘大勢攻下河東郡不少縣城,威逼洛陽。四月,汝南郡葛陂更是響應白波大勝之勢,再起黃巾,攻沒郡縣。
中平五年三月之時,太常劉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上書靈帝,建議改刺史為州牧,以重其職。靈帝為鎮壓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遂從劉焉之議,改刺史為州牧,并選派列卿、尚書出任州牧。
同月,任命劉虞為幽州牧,鎮守幽州,平叛軍,抵外族。任命丁原為并州牧,處理并州白波叛軍一事;任命黃琬為豫州州牧。其余各州仍由刺史總督,暫不設州牧。至于北域不必多說,本就獨立設政。只是還未曾給項敖頒布正式的任命文書而已,以衛將軍之名代管罷了。
“主公,將軍府胡長吏來信,稱并州牧丁原來信求援,請求吾北域派兵增援太原郡平叛!”
“并州牧?”項敖驚道:“何時又來州牧一說?”
“主公連日征戰尚不得知!”戲忠解釋道:“上月陛下下詔,聽從皇室宗親劉虞建議,個別州設立州牧,掌軍政,欲盡快平定天下叛亂。”
“陛下糊涂!”項敖低聲急喝:“如此放權地方,吾大漢不日必亂!”
“主公此時急也無用!”戲忠也是嘆氣道:“詔令已告知天下,已設置幽州牧劉虞、豫州牧黃琬及并州牧丁原。”
“幸好!”聞言,項敖略松氣道:“劉虞乃是漢室宗親,應無異心。黃琬乃是當世大儒,對朝廷忠心不二。至于丁原吾也曾詳談,對漢室也無二心。”
“即便如此,割據之勢已成也!”
“哎!”項敖嘆氣,對于如此情形,項敖也改變不了何事,只得望著天空興嘆道。
“至于并州牧丁原請求援兵一事,暫且推脫,待吾北域收拾掉鮮卑之后再說。”項敖想了想道:“不過吾等仍是要表示表示,遣人送去輜重數車!”
“諾!”
“紹心痛百姓困苦,心痛大漢彌亂,然紹行孝,無可為也!今厚臉獻計于劉州牧,蒼天保佑得以成,乃是吾大漢之幸,漢室之幸也!今日紹書信劉州牧,聊表祝賀,望州牧切莫嫌棄!”
呵!袁紹此人倒有些意思!不過不管袁紹此意是為何,吾此時乃是封疆大使,足以!劉虞看著手中書信,心中略顯興奮。成為州牧之后,劉虞便可按照自己心中所想,實施政令,造福百姓。尤其是針對外族,劉虞一直不甚贊同漢朝往日一味殘忍打壓,殺害驅逐,招撫外族成為漢人附庸才是王道。
整個天下,或許只有劉虞、袁紹二人得知,重提州牧一事乃是袁紹提出,關乎整個大漢興衰的決策竟然是袁紹一手在后推動。可是何人有曾知曉?又有何人能夠阻止?即便劉虞此時也不甚在乎,完全沉迷在自己將會實現自己抱負的幻想之中,不可自拔。
而項敖更是緊急上奏洛陽,分析其中利弊,勸諫劉宏收回州牧權利,然而皆是枉然,徒勞而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