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陽長公主得知孫媳又有了身孕,果然十分高興。雖然長公主已經有三個曾孫了,但大房出事之后,就剩了一個寧朗清,二房父子兩代都是單傳,寧家的子嗣一下子就因為大房出事單薄下來了,長公主當然是盼望著孫媳能夠爭氣些,多生幾個嫡出曾孫和曾孫‘女’才好。
結果卓昭節過‘門’還不到三年,不但就給寧家添了一子一‘女’,如今又懷上了身子——既然二房已經有了嫡曾孫,那么這一胎是男是‘女’都不打緊了,加上寧夷曠和寧夷徽的容貌讓長公主非常的滿意——畢竟卓昭節容貌再好,到底不是長公主的血脈,寧家子孫生得好看,才更能讓長公主感到欣慰。
長公主一高興,加倍的體貼,不但把常嬤嬤又派到侯府來幫著主持事務,少不得又要賞賜一回東西。
東西對寧搖碧和卓昭節來說可有可無,橫豎兩人都不少什么。倒是常嬤嬤的過來,雖然知道以長公主的‘胸’襟,不會讓這老嬤嬤到侯府來攬權,更不會借機給二房做手腳,是真心出于疼愛孫媳。
問題是……瑟蘭居,蘇史那這會跟著雍城侯在西域,寧朗清的身體當然就讓卓昭節管起來了,聽說常嬤嬤要過來代為掌家,好讓自己安心的“養胎”,卓昭節不免就擔心起來。
好在寧搖碧安慰她道:“這事情回頭我去和常嬤嬤說一下,你不必擔心。”
卓昭節驚訝的問:“嬤嬤會肯?”
“常嬤嬤對祖母最忠心不過,向來就不大喜歡大房的。”寧搖碧淡淡的笑了笑,道,“再說如今叫祖母曉得這個消息對祖母也不好。”
倒也是,常嬤嬤這種愿意一輩子不嫁來伺候主人的下仆,那是真正忠心之極了。當初寧戰沒良心的傷害生母,紀陽長公主被氣得幾十年來都憤恨難平,常嬤嬤這忠仆能不煩大房嗎?別說常嬤嬤了,家令龐綏不也因為長公主對大房的不喜,長年都替得寵的二房說話?
說到底長公主府里的這些有頭臉的下人,不管是出于忠心還是出于踩低拜高,總歸是覷著長公主的臉‘色’做事情的。
因此常嬤嬤對寧朗清未必多么同情——畢竟對長公主來說,寧朗清是她可憐的曾長孫,對常嬤嬤來說,這小子是那討厭的寧戰的孫兒……
而且常嬤嬤即使同情寧朗清,也要為長公主考慮,現在的長公主是只能聽好消息不能聽壞消息的了。這會雍城侯重傷的事情都瞞著她呢,孫兒一直算計著曾孫的事情怎么能夠叫長公主知道?
這一點寧搖碧心知肚明——常嬤嬤再不贊成也絕對不會去稟告長公主,總歸是先尋了寧搖碧和卓昭節警告的。
卓昭節把頭往他肩上一靠,嘆道:“既然要瞞祖母,別處也不能不說,不然就太假了。”
“你是怕義康姑母又過來要什么生子的秘方嗎?”寧搖碧調笑著道,“上回不是叫她抄了一個去了?”
“義康公主殿下‘性’情又不壞,就算過來又怎么樣?”卓昭節撥著他的手臂,道,“我想的是,定成郡主、淳于家的六娘子都是下半年出閣,既然千秋節要不去,這兩處怕都不去了……這兩處還還罷了,但我那八妹出閣,可就在千秋節后半個月,到那時候……”
寧搖碧微笑著道:“回頭補她點好東西罷。”
也只能這樣了。
卓昭節有些遺憾的道:“唐表哥若是沒有那么曲折的婚事,本來他和我八妹的婚事真的不壞的。”
“我倒覺得現在更好。”寧搖碧打趣道,“原本是你的堂妹,嫁了你表哥那就是你的嫂子了。如今嫁你另外的表弟,那是弟妹,這樣才不虧啊。”
——雖然卓家三房很想繼續和唐慎之結親,為此還請求卓昭節在皇后跟前多說卓昭姝的好話。實際上皇后倒是無所謂唐慎之娶卓昭姝,畢竟卓家上下,也就卓昭節因為長得像祖母,比較得皇后偏愛點。
至于卓昭姝,在皇后眼里只是一個普通的臣‘女’罷了,卓家從前親近延昌郡王,不屬于皇后心目中的自己人,這卓八娘嫁了唐慎之,往后是什么前程,皇后才不關心。所以皇后并不反對這‘門’婚事,只不過皇后意思意思的叫了唐慎之到跟前一問,本來以為唐慎之也不會有意見,不想唐慎之卻借口之前父母一直未能合葬,所以打算把父母并葬之后再考慮此事。
這是孝義,皇后也不好阻攔。
‘私’下里,唐慎之又透過游氏表達了前程莫測,不愿意耽擱了卓昭姝青‘春’的意思。卓家三房當然不愿意相信這是唐慎之的真心話,畢竟三房里對唐慎之所處的景遇也不是太清楚。在三房看來唐慎之既然沒被天家問罪,還封了個多少人都夢寐以求的侯爵——是,卓家也有侯爵之位,可這是卓家上代在戰場上九死一生拼殺出來的,還有敏平侯當年站隊正確、處置政事利落的功勞才從伯升到了侯。
但唐慎之僅僅憑著齊王之后的身份、憑著他的血脈就得了個侯爵。在從一開始就與世子之位毫無關系的三房看來,卓家的爵位,庶出的三房是怎么都輪不上的。
但唐慎之的爵位就不一樣了,卓昭姝若是嫁他做了正妻,往后的嫡長子可不就是世子?
所以知道唐慎之拒婚后,三夫人和丁氏一致認為這是唐慎之身份轉變后瞧不起三房的‘門’楣了。這讓三夫人很是氣憤——唐慎之還沒改回原本姓氏之前,可是個無父無母的清貧士子!那會三房都沒嫌棄他,這人!
三夫人氣過了又懷疑這里頭也有唐慎之之前被丁氏‘逼’得太多的緣故,把媳‘婦’狠狠罵了一頓,游氏在其中勸說了好幾回,也沒少聽三夫人夾槍帶‘棒’的話,若非大夫人圓場,妯娌兩個差點就翻臉了!
虧得卓昭姝好‘性’情,知道母親和四嬸為了自己的婚事鬧起來后,顧不得小娘子家臉皮薄,出來說和。念著這乖巧懂事的‘女’兒和侄‘女’的份上,妯娌兩個才揭過。只不過卓昭姝也有十八歲了,之前以為可以嫁唐慎之,就沒再物‘色’旁的人家,這會唐慎之這兒斷了,這年歲真的要讓家里人急了。
——倒是古盼兒提了個好主意,便是游煥。
雖然沒有爵位,中榜的名次也遠不如唐慎之。但游煥一樣是三房看在眼里過兩年,曉得‘性’情的人。這個游家四房的嫡長子不像表哥唐慎之那樣好脾氣好說話到了近乎懦弱的地步,但也不是暴躁的人,真正論起來他倒比唐慎之更堅毅些。
而且現在也是進士了。
游氏又打包票說游霄為人雖然迂腐了點兒,但為人是極正直的,而游煥的母親邊氏更加不是會苛刻媳‘婦’的人!三夫人雖然差點和游氏吵了一架,但對這個弟妹還是信任的,聽說游煥的父母都好相處,且也只有一個胞弟,就是之前惹過禍的游煊,但也是被人算計了,并不是紈绔不講理會成拖累的人,心里就有些意動。
結果倒是赫氏一句話說得三夫人眉開眼笑,當下就決定趁早把這‘門’婚事決定了——赫氏含蓄的提醒三夫人,游霄和邊氏結發多年,并無一妾,甚至連個寵愛的使‘女’都沒有。
這里頭的緣故也就四房知道些真正的緣故當然是游霄一直都不死心的認為自己必能考上,整日里埋頭讀書。但三夫人卻誤以為這是游霄特別的有規矩,厭惡‘侍’妾。
歸根到底三夫人雖然想把‘女’兒高嫁,但也不是賣‘女’兒的人。唐慎之固然富貴,可往后未必卻不會不納妾。倒是游霄這么有規矩的公公,游煥看著也不像是忤逆的人……卓昭姝是個很守規矩懂道理的‘女’兒,不怕夫家規矩大,就怕夫家長輩不慈、夫婿蠻橫。
既然游家四房有這樣的規矩,加上游煥已經中了榜,前程在望——三夫人哪里還會再猶豫?而且吸取了唐慎之的教訓,生怕再發生變故,把這個好好的‘女’婿給再錯過了,催促著游氏匆匆問了游煥——好在之前想把卓昭姝許配給唐慎之的事情除了卓家幾個媳‘婦’知道外,這些寄居的侄子們都不太清楚,倒也不怕游煥聽了有什么。
而卓昭姝溫柔嫻靜、人也長得秀氣,又是侯府的小娘子,游煥見過兩回,雖然沒生出過什么心思,但也不討厭。由于邊氏是個非常賢惠的人,游煥受母親影響,本來對妻子也是喜歡這種賢妻良母的小娘子,不嬌縱不任‘性’、文靜懂事的卓昭姝給他印象不壞。
是以聽了游氏的詢問,本身就有些意動了,只是還記著規矩,說要問過祖父祖母。游氏就笑了:“年前你祖父祖母就寫了信來,說你和你表哥的婚事讓我幫著掌眼,若有合適的直接定下來便是。只是如今你們這表哥身份不一樣了,又惦記著合葬父母,我想過些時候再說。橫豎你們不是一個姓,熾郎都娶了孟家小娘子了,你的事情也該定了。”
……游熾因為堂弟考上了,自己卻落了榜,很覺得面上無光,加上和孟家約好的婚期就到了。所以開‘春’后不久,就辭別姑母,回秣陵去成了親,索‘性’留在秣陵,到下一科才打算回長安了。
倒是游煥領了吏部的差使,跟著堂哥回去覲見了一番長輩,重新回了姑母家。
游若珩雖然在朝野都還有點薄名,但年紀長了,往后很難幫到孫兒什么,當然盼望著孫兒能夠在長安結‘門’親事,作為扶助。
倒不是游氏對侄子不上心,故意不給侄子選個好人家,或者是拿了侄子去和三夫人和好。只不過游煥中的這一科,直接引出了唐慎之的事情,如今朝中暗流洶涌——而且游氏能夠說到的人家里,都沒有合宜的小娘子。
畢竟游煥的出身,雖然還成,但放在真正的高‘門’大戶眼里就不太夠看了,當年游若珩還在翰林任職,嫡長‘女’游氏嫁給敏平侯的嫡次子,那還是其時的駙馬時斕幫說親才成的。
這還是‘女’方,正常來說結親都是男高‘女’低。而且游若珩也說了,在長安尋個官家娘子,這不只是看著對方的出身,也是因為游煥既已入仕,往后妻子還是能夠幫些忙的好,官家娘子打小耳濡目染,對于如何做個合格的賢內助比其他出身都懂得多。何況天子腳下長大的小娘子,心‘胸’眼界氣度見識放在了那里,除了極少數奇葩,總該勝過秣陵當地的大家閨秀們。
不過游若珩又心疼孫兒,也叮囑‘女’方‘門’楣不能太高了,免得游煥受委屈。
綜合游若珩的要求,游氏為侄子挑選了丈夫的嫡親侄‘女’卓昭姝,溫柔懂事大度,生得也好,至于‘門’楣,三房弱了些,這樣往后借助游煥的地方多,不會讓游煥受委屈。而且游氏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嫁得好,覺得游煥往后的助力足夠了,沒必要再拉攏個妻族來扶持——還不如選個合意的妻子過日子。
……也是因為卓昭姝兩次許婚都和游氏有關,雖然游氏自覺自己沒有什么錯,但因為卓昭姝主動出來勸了三夫人,對這個侄‘女’的印象很好,游氏特意叮囑了自己的子‘女’,卓昭姝出閣不但人要到,禮也送厚些,特別給這小娘子長長臉。
本來這對卓昭節來說是一句話的事情,可現在要在千秋節裝不舒服,那不日之后的卓昭姝的婚禮自然也不好去了。
卓昭節本來有點遺憾的,被寧搖碧這么一調侃,倒有些哭笑不得,捶了他幾下才作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