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徐長勝說老東西只是長骨骼變大了,不會有其它的影響,我這才放下心來,然后我就問他說,他既然這么清楚南派御靈家族的手段,那昨晚在那屋中吹葫蘆絲的人,想必就是南派御靈家族的人了吧。
徐長勝點了點頭,思考了片刻后,就開始跟我講起了南派御靈家族的事情。
他說御靈家族在民國初期的時候,由于戰火不斷,被迫分為兩派隱居山嶺。一派為徐家一脈,就是現在的北派御靈,另一派為黃埔一脈,就是現在的南派御靈。
到了抗日時期,徐家一脈投身革命,北上抗日,至此便一直跟隨解放軍,南征北戰,殺敵無數,立下赫赫戰功。而黃埔一脈,則是怕受戰火牽連,南下歸隱躲避戰禍,從此不問世事,再無音訊。
一直到解放后,國家成立了安全局,徐家至此又重新豎起了御靈旗幟,并且培養了一大批的御靈師,考慮到黃埔一脈居于南方,所以徐家就自封北派御靈。
他們在加入國安局以后,屢建奇功,曾經在眾多江湖朋友的協助下,一舉抓獲了潛藏于國內的數名日本間諜,并且消滅了兩支,由日本忍者組成的情報組,也由此確立了他們在國安局的地位,被封為御靈院,與其他四院并稱宗密局五院。
而黃埔一脈,在得知徐家自立門戶,他們便也在江西一帶自立山頭,舉旗為南派御靈。然而南派由于沒有,類似于國安局這樣的政治背景,而且這么多年,一直都隱秘于深山老林,所以江湖上的人,在說起御靈一族,就只知北派,不知南派。
徐家一直都想將南北兩派御靈家族合并,共同扛起御靈這把大旗,然而多次與他們溝通都無果。南派當時為了爭奪御靈家族在江湖上的地位,甚至還給北派下了戰書。但北派認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所以就沒有應戰,但同時也放棄了合并御靈家族的念頭。
然而在八十年代初的時候,一個自稱為拿督統領的人,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就接掌了南派御靈,此人才華縱橫,在掌管南派御靈沒多久的時間里,就讓南派御靈名滿天下。
拿督統領在接管了南派御靈之后,就立刻將原來的族人統治秩序打破,開始擴編南派,大量的招攬有識之士,更是不惜代價的,將御靈術傳于族外人,所以在短短的半年之內,就培養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御靈師,并且將南派御靈改編為“御靈軍團”。
改編后的南派御靈,由拿督統領一人掌管六大執法堂,四大罰天令,一十二路野獸營,教眾有3000余人,統領群獸更是數不勝數,天上飛的,海里游的,地上跑的,大到獅子老虎,小到飛蟲螻蟻,是無所不有,無所不能。
南派的實力大增后,為了確立江湖地位,曾在臺灣大鬧日月教,還在南洋勇斗黑巫僧,更是在澤龍山大敗緬甸武士,一時間是名聲四起,風頭蓋過了北派。
在拿督統領的統帥下,南派創造了有史以來最為輝煌的時期,也正因為如此,拿督統領成為了當時為數不多的后起之秀中,最為杰出的少年英才,名聲直追皇城的十大奇人。
只可惜后來不知道發生了什么變故,拿督統領帶著南派御靈投入了圣法教的門下,就此將南派御靈帶入了萬劫不復之地。
成為了圣法教的十二堂主之一拿督統領,心性突然大變,從原來的當世豪杰,成為了一個做事狠辣,歹毒,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完全不顧一眾手下的死活,做出了很多的離經叛道之事,對于不服從他安排的教眾,一律都是殺無赦。
當時有很多的舊部,本來就對于,南派御靈投靠一個無惡不作的邪教組織就很不理解,現在他們的老大拿督統領,又變的麻木不仁,根本就不是他們以前所追隨的老大了,所以就都有些心灰意冷,而且也都不愿意為圣法教賣命,就都紛紛轉投了北派,還有一部分則是選擇歸隱山林,從此不問世事,至此之后,南派御靈便開始從輝煌走向了沒落。
尤其是在當年的昆侖山一役中,圣法教和宗密局大戰了三天三夜,拿督統領在這次戰役中,所統帥的御靈軍團,幾乎是全部被滅。其中執法堂的六大長老全部戰死,一十二路野獸營也全部陣亡,就連四大罰天令,死的也只剩下一名御靈將軍和四大御靈校尉了,當時的拿督統領也是身受重傷,差點就死在昆侖山,最后還是圣法教教主親自出手,他才撿了條性命。
后來據說是為了躲避宗密局的追剿,拿督統領帶著剩余的一些殘兵舊部,逃到了滇南一帶,至此便音訊全無。
當年輝煌一時的南派御靈家族就此覆滅。
然而就在前幾年的時候,南派御靈存活下來的,四大御靈校尉,又都重現江湖,并且制造了很多起的慘案。
四大御靈校尉都有各自擅長的御靈術,山獸校尉黃埔雨人,主要是統領山中猛獸,如:老虎、群狼、野豬等;地獸校尉黃埔樹人、主要統領的是爬行動物,像:蟒蛇、巨蜥、還有兩棲爬行的鱷魚等;飛禽校尉黃埔金人主要統領的是大型的猛禽,像:老鷹、金雕、貓頭鷹等;靈蟲校尉黃埔山人主要統領的是各種蟲類,還有蝗蟲、金蟬,白蟻等等。
徐長勝在說完這些后,點起了一支煙,眉頭緊鎖著嘆了口氣,似乎心中頗有些感概,他抽了兩口煙之后就又跟我說道,說如果他沒猜錯的話,昨晚與我們惡戰的吸血蛾,就是出自四大御靈校尉之一的靈蟲校尉黃埔山人之手。
黃埔山人除了能驅蟲之外,還煉制各種邪物,他在成名之前,一直都在苗疆和南洋一帶活動,學了不少的蠱術和巫術,用于了御獸之術。之前提到的尸血養成術,就應該是他搞出來的。
此人陰狠歹毒,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據說他年輕時,為了能夠快速的練成御靈白蟻術,拿自己的母親做實驗,結果他母親被白蟻活活就啃成了一具白骨,簡直是喪心病狂,他是這四大御靈校尉中,近幾年犯案最多人。
而且很多的江湖門派在提到黃埔山人的時候,無不是談之色變。
他先后殺害了平遙清風觀的清塵真人,開封的大牛兄弟,以及少林俗家弟子吳林久,而最為喪心病狂的,是他為了搶奪兩件寶物,將河南很有名氣的兩大家族全部滅門。
兩年前河南的倒斗家族老四門,和古董世家老金門,一夜之間都被滅門,而且所有的死者身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手指粗細的黑色孔洞,像是有什么東西,從死者的身體里鉆出來了一樣,那些孔洞里,從里往外冒著黑水,那死狀是極其恐怖,當時有兩名法醫當場就被嚇暈過去了。
被滅門的這兩家,在河南都是有很高的地位的,不論是倒斗摸金,相地堪輿,還是占卜相術,古董鑒賞,這老四門和老金門都算得上是行業中的龍頭翹楚,手下的能人異士不在少數,尤其是一眾護院,更是高手如云。
像中原游俠柳南春,洛陽雙刀方世杰,彎刀雙客無花姐妹,金手指白眉老人,掌舵者上官云仲等等,這些人各個都是在江湖上,能排的上號的人物,都是一等一的高手,然而就是這樣的高手,在那次的禍事中,也都是無一幸免,都死于了非命。
在此案發生之前,黃埔山人曾向這兩大家族各自索要一樣東西,一樣是老四門的鎮門之寶“分金定穴盤”,此盤定穴從不失手,老四門就是憑此羅盤,在倒斗這一行當里混出了“尋龍不失”的美名。
而另一樣東西是老金門的鎮店之寶“血玉寶瓶”,相傳此瓶是秦始皇在煉制長生不老仙丹時所用的寶瓶,任何丹丸,只要一入此瓶,便可瞬間成丹,無需再煉,對于煉丹之人來講,可是比黃金珠寶還要珍貴。
這么貴重的東西,這兩家自然是不會給他了,并且還將上門討要的黃埔山人,趕出河南境內,不許他再入境,當時黃埔山人就放下了狠話,說日后定要滅他們全門。
然而就在此事發生后的不久,老四和老金這兩大家族,就真的被滅了全族,無一生還。
警方在后來的調查中,發現了很多的證據,都能夠證明是黃埔山人所為,但案發之后,此人就沒了蹤影,再也沒有出現過。
其他三人也分別在江浙一帶作了數起案件,但影響都不是很大,只是有一名警察在查案時慘遭毒手。
警方和宗密局也一直都在追查他們的下落,但這四人行蹤一直都是飄忽不定,極為詭秘,所以至今都沒能捉拿他們歸案,沒想到黃埔山人居然會出現在這兒。
吳家莊發生的這樁屠村事件,定是黃埔山人這個老兒所為,他這么著急的要煉制出這么多的吸血蛾,還弄出這么大的動靜,并且還能夠如此的有恃無恐,看來肯定是有人給他背后撐腰了,說不定那個人就是拿督統領。
如果要真是這樣的話,那就說明他們是早有預謀,恐怕吳家莊屠村一案只是個開始而已,估計其他三大校尉也都會在近期搞出一些動靜的,而且很有可能,這是拿督統領要復出的前兆,這次搞不好真的是要出大事了。
我聽他說完后,就覺得事情不會是這么簡單,一個御靈統領復出,有必要搞這么大的動靜嗎?雖然我對御靈家族的認識不多,對圣法教更是知之甚少,但我總覺的這次案件的發生和太行山的案情應該是有很多的關聯。
太行山一案中,陰陽四鬼也是不息冒著被抓的風險,頂風作案,抓了那么多的人,不是為了錢就是另有目的;而這次陜西同樣是如此,為了快速的養成吸血蛾,不息做出屠村之事。
他們雖然都是同屬于圣法教,但不屬于同一個堂口,陰陽四鬼是猴頭判官的人,而這黃埔山人是拿督統領的人,所做之事雖然不同,但作案的手段都很極端,這就說明一個問題,能同時調動兩個堂口的人,并且不息一切代價的做這些事,恐怕就只有圣法教總堂了,區區的幾個堂口,恐怕還是不敢搞出這么大的動靜的,看來是圣法教總堂要有什么大動作了。
當然了,這只是我的猜想而已,我也沒有說出來,而是問他昨晚那“御靈困獸陣”是怎么回事。
徐長勝告訴我說,他那天趕過來救援的時候,看到天上飛有那么多的吸血蛾后,就知道是御靈術了,在趕過來的路上,就跟慧明他們幾人粗略的說了一下這院子里的情況。
南派御靈和他們北派不同之處就在于,南派是需要靠陣法提高御靈術的戰斗力,而他們北派靠的是用內力控制音域,來加大催眠力度,從而加強戰斗力。
南派為了使御靈術發揮更大的作用,會在一個區域內布兩種御靈困獸陣,一種是覆蓋整個區域困獸陣,像之前的整個吳家莊,其實就是一個御靈困獸陣,陣眼一旦啟動之后,村里就會與外界隔絕,這樣一來,就算里面的人發生什么事,外面的人也都不會不知。
而另外一個困獸陣,則是布置在啟動御靈術的空間里,在陣眼啟動之后,可以控制自己所御之獸,昨晚那些吸血蛾,如果是沒有困獸陣的控制,他的那些夜貓子就能將那些吸血蛾全部趕跑,所以這困獸陣的主要目的一是自保,二是為了控制所御之獸。
一旦屋中的那個困獸陣被破除以后,整個村子的困獸陣也會隨之消失。
徐長勝說到這的時候,有人給他打來了電話,他接通之后,突然就臉色大變,隨即就掛了電話,跟我說:“出事了,張局他們出事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