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正月十五如期而至,依舊萬國來朝,歌者舞姬如云,長安城內一片繁華,東西兩市人流如織。入夜,李賢依約邀婉兒同去安福門附近看花燈,兩人都換了裝扮,婉兒是一身翻領窄袖胡服,戴一頂時興的鑲著鳥羽的胡帽,李賢則是玄袍烏履,地地道道京城赴考士子的裝束。出了宮門,這一對璧人置身于喧鬧寬敞的大街,時而引得路人側目。
由于上元節宵禁取消,十四、十五、十六放夜三日,徹夜通行,無論王孫子弟,還是平民百姓,也不分老幼男女,幾乎人人都會出外賞燈。幸得長安九衢十分寬敞,即便數輛車架并行,也全無障礙,因此雖車水馬龍,也仍舊井然有序。
朝廷為了營造盛世氛圍,不惜耗費巨資在長安城內搭建燈樓,張掛的各種花燈更是造型別致、琳瑯滿目,民間也隨之效仿,千家萬戶都懸掛著彩燈,把長安大街的夜晚映照得如同白晝。平康坊內三曲的麗人悉數出動,穿著考究的艷麗長裙,歌喉婉轉,舞姿翩翩,宮中專程選出與民同慶的各色伶人更是身懷絕技,耍龍燈、舞獅子、踩高蹺的非凡技藝讓人嘆為觀止。
李賢二人慢著步子、停停走走,流連在歡聲笑語中,那一刻竟不知煩惱為何物,想來世間種種憂懼都不過是庸人自擾。婉兒撲閃著一雙大眼,盈盈而語:“此情此景,唯有欒城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可述風雅。”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李賢低聲念道,有感而發,“這首五律后世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樣最好,讓后來者都能從中瞻仰到我大唐歌舞升平的盛景。”
婉兒喜歡這樣意氣飛揚的李賢,正欲開口,只見身邊不遠處有一妙齡女郎,看著像是久居閨閣的世家女子,正羞紅了臉,沖一位年輕男子輕聲賠不是,原來人潮洶涌,女子不小心踩到了他,那男子衣飾樸素,但器宇軒昂,微笑著拱手謙讓……這一幕同樣落在了李賢視線中,他與婉兒對望了一眼,笑著說:“踏街觀燈,不知又會促成多少美好的姻緣。”
“請恕婉兒煞風景,這女郎八成是高門貴女,而這位郎君怕是寒門才子,兩人之間云泥之別,這一朝的浪漫和相思不要也罷。”婉兒雖也笑著,但極為冷靜。
李賢沒有反駁,更不愿往深了想,沒有繼續再說,拉了一把婉兒的手,指指不遠處:“那里有賣粉果的。”
婉兒順手握緊,拉起他便跑,迅速靈巧地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李賢難得有這樣肆意忘我的舉動,心境大好。
他二人在攤前停住,賣粉果的是一位年長的婦人,發白如銀,正用長筷熟練地從沸騰的油鍋中夾出炸得金黃的粉果。
“大娘,給我一碟粉果。”婉兒搶先說。
老婦人慈眉善目,一邊將粉果裝在白瓷碟里,一邊扯著家常,“這位小娘子和郎君是新婚吧?”
李賢微窘,卻是歡愉的,“正是,不知您老怎樣看出來的?”
老婦人有幾分得意,“別問我,小兩口那眼角眉梢都寫著呢!”
婉兒弄了個大紅臉兒,作無謂的解釋,“大娘,這是府上的六郎,我只是個婢子。”
“哪有這么編排自個人兒夫君的?老人家我可不信。”老婦人發出爽朗的笑聲,將揀好的粉果遞給婉兒,似是閑語道:“我十五歲從汀州到長安尋親,如今已在這里過了數十個上元節,做的雖是小生意,卻也見了許多人,有光明磊落的,也有蠅營狗茍的,有新人笑,有舊人哭,悲歡離合,早已見怪不怪,唯一難得的是平平凡凡走這一遭,一生一世守住一個不變的人。”
婉兒接過瓷碟,神思恍惚,老嫗的話雖有倚老賣老的意味,但仍是說破了一些塵世真諦。
“我家娘子就是喜歡說笑,您別見怪。”李賢聽慣了太多的大道理,只想放開一切,于是聽從本心打趣道,說完從腰間掏出銀子遞給賣粉果的大娘。
老婦人倒也厚道,忙擺手說:“哪里需要這么多!”
“只是一點兒碎銀罷了。”李賢平日用度根本用不上銀兩,因此說是碎銀,數額也并不小。
老婦人堅決不肯要。
婉兒用最低的聲音在李賢耳畔說:“不懂得民間疾苦了吧?”取出幾枚銅錢放到大娘手中。
“多謝小娘子!趕緊趁熱吃,不過也別燙著嘴。”老婦人不忘提醒說。
婉兒笑著點頭致謝,和李賢在一旁的小桌上坐下,她問:“你先吃一個?算了,還是我先嘗。”
李賢制止說:“那可不行。”又建議著:“你我各一個!”
看他眼神中藏著狡黠,婉兒頓時明白了,心中暗笑,遂著他的意,夾了一個粉果喂到他嘴邊,俏皮地說:“請您先用!”
李賢忍不住笑了,欣然受之,這炸過的粉果火候正好、外酥里嫩,十分香甜爽口,他不忘也夾起一個,送到婉兒面前。
婉兒卻躲開了,接過竹筷含笑說:“像什么樣子?堂堂一國——”自然是收住了話尾。
“此時我真希望自己什么都不是。”他微微喟嘆著,卻又隨即糾正,“不,我希望我普通到可以被忽略。”放眼望去,笙歌未停、燈火未滅,喧囂浮華中仍難覓一心安之所,“婉兒,你看這形形色色的人,現在看上去都是歡天喜地的樣子,可他們或許昨日才哭過,也或許明日就要遠行離別。我想你是對的,自承錯誤不是什么難事,我的頭可以低下,膝蓋也可以彎曲,如果她想要的只是我俯首臣服,那我全當是盡一份孝心了……這沒什么不妥當,只要我這李氏一大家和和美美,長盛不衰。”
“李郎,”婉兒被觸動了,心間柔情萬縷,這聽上去再尋常不過的稱呼對他們來說太過奢侈,“有你這些話,我知足了。”
李賢輕撫她的手背:“你的苦心,我都明白,之前我太為自己著想,以后我都會為你想一想。”
畢竟是喧嘩嘈雜的街頭,兩人掩飾著身份,話也說得很含蓄,可喜的是終于解開了心結。
回到東宮寢殿,已是三更后,熏爐中的香餅還未燒盡,空氣中還有著熟悉的白檀香味,李賢并沒有讓婉兒侍奉在側,而是以夜深人乏為由,讓她盡快回去休息。幾名近侍伺候著太子盥沐,一名侍兒輕輕將頭冠取下,開始為他梳發。
李賢微閉了眼:“趙道生呢?”
立刻有人回話:“還在候著等殿下吩咐。”
“叫他來。”言簡意賅。
有人躊躇不決,又請示了一句:“現在?”
李賢冷冷說:“不是現在等來年嗎?”
侍者趕緊疊聲稱是。
不一會兒,趙道生便到了,李賢摒棄閑人,只著了黼領白紗中單,披袍散發與他圍爐對坐。趙道生只是太子府上的家奴,平日打理一下東宮中的花草,可若走出宮去,通身的氣派被人誤認為五姓子弟也是常事。
因此,李賢見了他的第一句話便是戲言:“趙公子今日怎么不出去看燈?”
趙道生急急搖著頭:“殿下,您就莫要取笑小人了,都什么時候了。”
李賢聽得他的話一語雙關,想想叫他前來本就是為了言明心志,索性直說:“道生,我決定了,不再斗了。”
趙道生大為詫異,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失望之色,長嘆一句,“我就知道,紅顏誤事。”
“與旁人無關,有些事情突然就想明白了。”李賢卻不生氣,只是這樣說。
“突然?”趙道生質疑了,他竟生起氣來,“這樣的大事怎能如此草率?殿下您能想明白,可別人能像殿下一樣明白嗎?怕就怕殿下輸誠盡意,對方卻以為是個騙局,對您不屑一顧……”
“你也真是奇怪,以往的態度不是這樣,你總是說以和為貴,總是讓我釋懷,今日是怎么了?”
“我對殿下說過的話,無一不真,可情急之下的氣話,最真。”
李賢楞了一下,“你一定覺得我身為太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不希望有任何禍端因我而起,可你又害怕,我即便沒有任何作為,仍逃不過他人設下的圈套,你希望我為自己留一條強硬的后路……你總和羽林軍賭錢,也總是輸錢,不全是手氣不好,對嗎?”
趙道生頹然自責:“小人地位卑賤,又能為殿下做些什么呢?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沒用東西而已!”
“其實今日我覺得自己并沒有很糟糕,相反也是被眷顧的人。”李賢沒有安慰他,卻能起到同樣的作用,“我身邊有兩個真心待我的人,我同樣會用真心回饋他們。”
“真如殿下所言,倒可高枕無憂,可惜人心看不清、猜不透,上官女史戀慕殿下不假,可她戀慕的,卻又不止殿下。”趙道生思慮很久,還是決定說出心中的揣測,“女官之首林秀梧遲早要陪夫君司馬慎微返鄉,她的位子誰來坐?比起太子寵妾,上官女史怕是更心儀這個舞臺……她跟武后分明就是一種人……”
爐火添過炭,此時很旺,李賢卻心生涼意,他信婉兒,也不敢低估趙道生的話,起身推窗,吸了一口冷氣,看見廊下掛著一排整整齊齊的花燈,紅彤彤的,煞是好看,這讓他情不自禁想起婉兒的臉龐,于是猛地關了窗,轉身對趙道生說:“她若只是一個凡俗女子,料想我也不會鐘情于她,說來好笑,明明厭惡的類型,卻又偏偏克制不住的喜歡,說到底,誰和誰又不是同一種人呢?”還在為找不到的最新章節苦惱?安利一個 或搜索 熱/度/網/文 《搜索的時候記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這里有小姐姐幫你找書,陪你尬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