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諸夏紀 正文 第二十四章 煉藥可成丹,器與氣同修

作者/會說忘言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見過百草先生,吳回真人!

    姬叔君帶著姬考、青女兩人,向此地之主與通神真人打招呼。

    “叔君小友也來了啊,這兩位是你的晚輩吧,到一旁一起坐著吧。”

    對于姬叔君,百草先生還是很熟悉的,畢竟前段時間,帶著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來問他,讓他都感覺無奈。

    吳回真人則點頭一笑,沒有說話。

    岐山一脈,或者說所有醫家一脈,都有不成文的規定。這種規定,從黃帝軒轅氏之時,醫道創立開始,便已經有了。

    醫道修士收徒極多,不論是煉氣修行的醫者,還是人間治病的醫者,都在其中。人間醫者學得醫術之后,便下山云游,選一個方國定居,為眾生診治疾病。

    而煉氣修行的醫者,最終也只能一個執掌主脈,其他都成為支脈。

    像長桑君與青囊君的師父百草先生,其實也有很多同門師兄弟姐妹,只是后來岐山這一脈傳承給百草先生之后,他們自然出去,選擇其他地方修行傳法。

    要是日后,百草先生要將這一脈繼續往下傳承之時,長桑君他們這一輩的同門,也需要一個個散去,最終只留執掌者在岐山之上,收徒傳道。

    這樣一來,醫道傳承,會越來越多,人間醫者,也會越來越多。

    這一次,很多長桑君他們的師門叔伯之輩,竟然也趕回來了。

    長桑君心中疑惑,這位吳回真人,到底有什么事有求于老師,聲勢竟然這么浩大。

    只是這種事情,吳回真人不講,長桑君他們也不好多問,與各位長輩一一打過招呼之后,只得到旁等著。他們帶著姬叔君姬考青女三人,在靠著殿柱之地坐下。

    本來以長桑君他們的身份地位,老師講道,從來都是坐在中間的。這一次來了不少長輩,他們也就只能靠邊坐了。

    ······

    “吳回真人這次,帶來了很多奇異藥草,請我煉一爐丹藥。剛好趁此機會,為岐山附近修士,傳一下我醫道煉氣一脈的煉丹之法!

    等到岐山之外的修士上山之后,百草先生終于講出了這次擊鐘的目的。

    他這話一出,不管是岐山一脈的眾修士,還是外面的煉氣士,全部都驚喜莫名了。

    人道法門與眾不同,乃是一代代完善開創之法。藥草之學,在赤帝嘗百草之時,不過草創,而到岐伯之時,也不過恰恰奠基。到了今日,經代代口耳相傳,又有文字存世,自然遠勝當初。

    赤帝便是炎帝神農氏,普通人族以炎帝稱之,但是天下修行之輩,卻都稱之為赤帝。

    而藥草之學,到了煉氣士手中,又有了進一步的拓展。

    集人間之藥石,采日月之精華,奪天地之造化,熔于一爐之中,便成丹藥。

    用爐鼎燒煉金石,配制成藥餌,以之為載體,用有招無,把陰捉陽,煉氣士服之,或可錘煉內氣,或可增長壽元,其效用遠勝直接服食藥草。

    近兩千年之前,黃帝伐蚩尤之后,曾多次召集天下煉氣高人,對人道種種法門,梳理定基。

    那個時候,高人匯聚,幾乎人道之中的絕頂人物,都會于帝都之中。大家相互探討,一起研究,丹道,只是種種法門的一道。

    岐伯因為本身便效仿赤帝,親嘗百草,對藥性的了解,即便是煉氣修行遠在他之上的幾位高人,也有所不及。

    因此,在丹道一脈的造詣,岐伯可以說是最頂尖的了。他的傳人,自然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多謝百草先生!

    這種好事,讓岐山之外的修士一個個面色激動,感覺不虛此行。他們心中,甚至還在感嘆,那些沒來的修士真是可惜了。

    這也沒有辦法,岐山一脈,以醫道立足,此前也傳道好幾次了,卻從來沒有傳過一些高深法門,或者斗戰之術,故此,這一次很多修士,都不愿意過來了。

    醫道之術,或許對普通人來說很重要,但是煉氣之士,外邪難侵,一有傷痛,也可以靠一氣而治理,實非必要。

    甚至很多傷難病痛,煉氣士都以之為修行之難,依靠胸腹之中,那口先天之氣,磨滅劫難。

    丹道卻又不一樣了,他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神丹妙用。如今聽到能從岐山之中學得此道,豈有不喜!

    百草先生見到眾人歡喜,含笑點頭,緩緩說道:“草木藥性,能治病救傷,卻埋之即腐,煮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故此先賢創立丹道,以保存藥性。

    而后丹道一步步發展,分三品丹藥,下品為藥,治療諸般傷痛;中品為液,可助呼吸吐納;上品為丹,普通人服之延年益壽,煉氣士服于體內,則演化氣機,洞悉真元。”

    “當然,還有更上者,或可令人壽無窮已,與天地相畢,乘云駕龍,上下太虛。此次不談此神物,因吳回真人所請,只煉上品之丹。”

    百草先生說完,張口一吐,頓時整個大殿之上,云氣蒸騰。彌漫的云氣之中,一口三足兩耳大鼎現出,古樸卓然,見之非俗。

    “好厲害的大鼎。”

    姬叔君見到這大鼎,心中陡然一驚,其威浩蕩無比,讓她的法相之靈,都在震顫。

    “這是老師開始修行煉氣之初,便祭煉的法器吞云鼎,此鼎以吞云為名,實則可吞吐風云雷電,天地氣象!

    聽到長桑君這么一說,姬考便將目光,盯著這尊神鼎。

    煉氣士雖說祭煉胸中一氣,可以內化不朽,外演神通,但是很多修士,都會祭煉一些法器。

    一則可以用來與人相爭,二來也能借器而煉氣。

    器與氣合,對煉氣修行而言,有著諸多妙用。對于很多高深煉氣士,外煉之器,與內煉之氣,其實沒有太大區別,已經成為煉氣士在天地之間的象征。

    雖然說是傳煉丹之道,但是百草先生,卻沒有口吐一言。所有煉丹玄妙,都在眼前動作之中。

    不傳以言,而傳以行。不傳以表,而傳以里。

    在場都是煉氣士,一切以神意而觀,不以耳目來觀。其中一切真意,都憑自身理解。

    大殿的云氣之中,忽然風雷呼嘯,不斷響起,這尊大鼎,則在空中不斷旋轉。

    片刻之后,百草先生覺得已經差不多了,朝著旁邊吳回真人點頭致意。吳回會意,按照他們所討論的丹方,將手中藥石,按照順序,掐著時間,一件件扔到云氣之中。

    每有一種藥石進入,百草先生便都手掐藥訣,或是風刃掃過,或是雷霆劈下,或是水潤,或是火炙,不一而足。

    處理之后,這些藥石,便以或快或慢,或集中或分散的狀態,落入鼎中。

    藥石落入的中途,吳回真人又得到百草先生致意,點了點頭,仰天一吸。

    眾煉氣士都能感到,天地之間,浩瀚的靈機元氣,匯于吳回真人周圍。

    轟!

    隨后,他口中一道氣機吐出,落在大鼎周圍,化作熾熱火焰,將其圍起。

    這種火焰,內部色紅如血,外部則是一圈白光,神秘莫測,無人能識。

    吳回其名,來自上古時期祝融部落吳回氏,祝融,乃是上古堯帝之前的夏官火正之名。

    可是火正之所以叫做祝融,卻又是另有來歷,祝融,乃是最為出名的巫神之一,以火行入道。

    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人間官吏以此稱,其實都是神靈之名。

    他出身吳回氏部落,自然極擅控火之術,這火焰,集火道祝融與醫道雷公兩脈所長,對于煉藥來說,可以說是最為合適的了。

    火焰圍繞大鼎之后,又有幾種藥石材質落入鼎中。

    每種藥材入單之時,所需條件各有不同,有高溫有低溫,時間有長有短,一旦哪里出問題,則所煉非丹,反而成毒了。

    這些東西,在煉丹之前,百草先生與吳回真人,早便商量好了。

    隨后,百草觀照諸藥,吳回控制丹火,煉藥之事,有條不紊進行。

    虛空之中,云火之氣蒸騰,時有風雨雷電侵襲,種種異象不斷。

    “這,就是煉丹啊!

    姬考看了半天,搖了搖頭,他就是在看戲,完全沒有看懂。

    雖然說也能以神意觀測,但是他畢竟不懂氣機變化,不知煉氣奧妙,哪里能看出其中究竟。

    倒是他旁邊的姬叔君,眼神一動不懂,盯著這煉丹之事。

    她所看的,不是煉丹,而是其中靈機變化。她心中所想,乃是如何應對吳回真人的火焰。

    她常在戎狄之地,與圖騰一脈的修士經常相斗,卻很少和煉氣士爭鋒。這倒是一個機會,讓她了解煉氣士一道的靈機變化。

    見一葉而知全枝,未必全準,但也能見一般。

    青女在一邊若無其事,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百無聊奈。

    姬考看遍四周,也覺得太無趣了,信念一動,便靠著旁邊的柱子,隨意一坐。

    這個坐姿,完全與獸皮之中,那位先民的姿勢一模一樣。

    便是神態表情,都沒有多大區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河子市| 改则县| 十堰市| 成武县| 米脂县| 黄龙县| 美姑县| 泸西县| 荆州市| 五原县| 福海县| 甘南县| 土默特左旗| 台江县| 沾益县| 铁岭县| 泸西县| 长宁区| 寻甸| 永平县| 平谷区| 东方市| 大宁县| 雷波县| 秦皇岛市| 县级市| 南溪县| 邳州市| 富蕴县| 莆田市| 张家界市| 九江市| 旺苍县| 甘德县| 穆棱市| 涟水县| 昆山市| 图们市| 漳浦县| 卢氏县|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