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的大明朝歷史長一些,而后并未有清軍入關(guān)占據(jù)北平的悲慘事件發(fā)生。
大明朝名存實亡,一份為而,割長江而治。
史稱南北明!
北明自諭朱家正統(tǒng),一向瞧不起南明,但北邊草原上的勢力虎視眈眈,連年征戰(zhàn)不斷。
南明雖說是旁系出身,但江南多富庶,糧食充裕,都城南臨更是夜如白晝。
但也不盡安全,當時海航已經(jīng)發(fā)達,未分裂前就已經(jīng)有岸口通商,南明占據(jù)地利,吃下了百分之七十的海航資源,但也承擔了海面上百分之八九十的危險。
南北明時期其他版塊日日發(fā)生變化,戰(zhàn)爭不斷。
而戰(zhàn)爭才是促進發(fā)展的利器,偏偏不管是南明還是北明都繼承了它老爹明朝的腐儒主義。
舉國上下以科考為首要任務,文官高人一等,窮苦人為了一個讀書的家破人亡,忍饑挨餓都是常有的事兒。
格物早就丟到姥姥家了,航海慢慢被商賈控制,而商賈又被儒派拿捏,整個南北朝形成了另類的漢武帝‘獨尊儒術(shù)’,但此時的儒系也和春秋早期不同,更和漢武帝倡導的獨尊儒術(shù)不同。
這也就造成了這群儒系越來越?jīng)]有家國意識,以至于后期一大群文官想著隨便來人坐皇帝,哪怕是外夷上位也無所謂。
這種思想是南北明覆滅的根源所在,南北明兩百年之后,這片大地再度陷入混亂,形成了另一幅五代十國的景象,各族人起兵分化地盤,明朝最后的地盤被擠在最北邊,瑟瑟發(fā)抖,茍延殘喘。
不過這種局面并未持續(xù)多久,海面上洋人的到來摧枯拉朽的平A了過去,熱武器開始出現(xiàn)在視野之中。
半個大華版塊幾乎被海面上來的洋人占據(jù)。
畢竟有幾千年的古老思想,大統(tǒng)一思想更是從秦皇就深埋人心。
各地運動興起,長江流域那位率軍興起的偉人就跟開了外掛,吃了韋哥一樣。
僅僅用了三年統(tǒng)治了另外一半大華,和另外半邊形成對峙之勢。
畢竟是老祖宗的地盤,再加上另外一半大華版塊上的洋人也不是一個國家的,內(nèi)戰(zhàn)完畢后外戰(zhàn)連半年都不到就徹底勝利了。
當時民族愚昧,盼望著君臨天下,誰知道那位偉人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
什么君制封建制,都他媽滾蛋,大華終于建立,舉國歡慶。
這都是一百多年前的歷史,陳安歌這輩人是沒有資格經(jīng)歷的,當然他老爸也沒資格,他太爺爺小時候可能還經(jīng)歷過那段時間的余威。
沒有了皇帝,大家都歡欣鼓舞,但有一部人卻擔驚受怕。
甚至當時還鬧了幾起復明,大肆懷念明朝繁榮。
跪久了,站起來的膝蓋骨都他媽自己挖走了。
而后開了外掛的大華經(jīng)濟起飛,科技更是后來居上,上世紀八十年代重回世界巔峰,直到如今,已經(jīng)快五十年了。
回顧歷史的時候,多數(shù)人對于明后期和南北明深惡痛疾,市面上曾留下不少一針見血的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楊國保老先生的《南北明200年》,這本書楊國保老先生聽了他父親的口述,翻閱不少資料寫出來的著作。
全書九萬九千零七字,字字見血,句句落淚,段段發(fā)人深省,堪稱歷史血淚。
……
博微上口誅筆伐的事情自然也鬧到了黃金屋,天龍的書評區(qū)已經(jīng)被爆了。
被煽動而來的新人瘋狂的攻擊,角度刁鉆,思維奇葩,令人稱贊。
當然護著的也不少,大伙兒就是看書圖個爽快,你偏偏跑來添堵,行,你叫我不爽,老子就叫所有人都不爽。
一時間網(wǎng)站傳道者的粉絲開始大規(guī)模反抗。
頗有些你方唱完我登場的味道。
陳安歌覺得應該給這些人的頭上標記紅藍條,罵的沒血沒魔了就趕緊下場在商店買道具,又或者回泉水等待滿血復活,再加入戰(zhàn)場。
實在是精彩絕絕,讓人不忍拍手叫快。
終于,一直因為過年休息沒怎么更新的傳道者,出現(xiàn)了新的篇章。
等蜀山的希望更新的蜀山新章節(jié),等射雕的希望出射雕的新章節(jié)。
但唯獨沒想到是《志異合集》出現(xiàn)新的故事了。
如今《志異合集》里面已經(jīng)有好幾個小短篇了,每篇都是愛情故事,女主人從鬼,到狐,千奇百怪。
雖然短,但勝在精彩。
如今有了新故事大家一擁而上。
只是讀著讀著就感覺有點不對勁了。
孔乙己!
一些暫時沒懂的只是覺得是一個很普通的小故事,其中的一些片段描寫有點搞笑而已。
但看懂了的人,只覺得腦子嗡嗡作響,如炸雷一般,讓人的呼吸都逐漸急促了。
這……
這短篇有毒啊!
看傳道者書籍的有不少大學生,就讀歷史系的某些粉絲一看短篇立馬明白了。
當然最騷的還是陳安歌發(fā)完《孔乙已》之后標明可以轉(zhuǎn)載的字樣。
那些粉絲能不明白什么意思嗎?
當即就有人買了博微大V,徹底把這短篇搬到了博微上。
一股風云肆虐的波濤,就像是七八月的雷雨一般,在震耳欲聾的打雷閃電中開始了。
“我滴乖乖,這篇文章……”
“真的不敢想象,如今年代竟然還有人能這么嫻熟的運用高端諷刺手法!”
“只能說,社會的悲哀!”
“大抵是懶吧!”
“作者毫筆很鋒利!”
《孔乙己》這篇文章個人有個人的看法,對孔乙已的嘲諷,嘆息,社會局勢的譴責種種。
但不管怎么說,那群讀書人的五谷不分和自命清高終究是顯而易見的。
只是結(jié)合當時社會局勢而言,似乎挺正常,但現(xiàn)在是什么社會?
“凡事都追求個性,追求開放性,人人有權(quán)利,人人平等,若是在當今社會還有孔乙已這種人,只能說腦子不好使!”
“真臉疼啊,猶記得某人說傳道者只會寫取悅于人的兒童小說!”
“一篇《孔乙己》送給某位文壇大佬!”
“我能說傳道者有點賤賤的可愛嗎?”
“一定是一位有怪脾氣,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怪老頭兒!”
網(wǎng)上風波正盛,但陳安歌并未滿足。
真的就是那北派儒系挑起來的事兒?
不見得吧,如今可是資本為主,就算真正的文壇大佬依舊不是某些資本敢指揮的,但梁余慶在文壇應該還沒到那種地步。
究其原因,應該是動了某些人的利益,不然網(wǎng)上的火焰不至于這么快就點燃來了。
“真不消停啊!既然你們想玩,那我就一人單挑文壇大佬和資本了。”
陳安歌喝了口茶,打開網(wǎng)站,十指跳動,終于在博微上注冊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