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已然占據長江的上游,而朱元璋據守下游,應天決戰的局勢已然是顯而易見的了。
更有甚于此者,有消息說陳友諒已然勾結了元軍一同對付朱元璋。
朱元璋眼見局勢不妙,便在府中召集諸將,會商應敵對策。
李善長挨著朱元璋,高踞上座,首先倡議說:“臣聞言陳友諒已然派軍艦占領了采石磯,則長江天險敵已然與我共,如今賊勢愈大,其若將手中戰艦沿江而下,應天恐怕無法保得住了,到時候必然一敗涂地,滿盤皆輸。不如趁此猶有可為的時候,趁機早做決斷,異地再與陳友諒周旋。依我之見,唯有暫時避敵鋒芒,放棄應天,而據守鐘山,聞人言,鐘山有王氣,我軍若能移師鐘山,定然可以守的住陳友諒手下的大軍。”
常遇春聽了李善長說要放棄應天,心中不以為然,對著李善長叫板道:“軍師此言差矣,我等怎么可以懼怕敵勢之大而將應天拱手讓與陳友諒呢,未經一戰,自動棄城這種事情我老常可不答應。陳友諒要是有本事,就讓他從我老常手中將應天奪過去,如果沒本事,我還要讓他喊我三聲常爺爺哩。”
李善長面皮一紅,可是又不好發作,只好對著常遇春說道:“那么依陳將軍的意思,又當如何。”
常遇春站了起來,甩開戰袍的下襟,轉過臉來對著朱元璋主動請纓:“元帥,不如讓我領著五千精兵將太平再給奪回來,然后在那邊擺下陣勢,看陳友諒能將我怎么樣。”
李善長一時沒了言語。
朱元璋躊躇一會,對著常遇春說道:“常將軍,你作戰勇猛異常,這在我軍將士之中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可是眼下就算本帥給你五千精兵,讓你順利的攻下太平,最多也不過是能夠牽制一下陳友諒。如果陳友諒棄了太平不顧,一心一意想要打下應天來,別說好我方能占據一個太平,就算是十個八個,也是于事情無補的。反而有了壞處,分兵多處,很有可能讓陳友諒看出破綻,各個擊破。”
常遇春聽了朱元璋的話,心知自己剛才的提議實在是魯莽了一些,便垂著頭退回了原坐。
常遇春剛剛坐定,聽得一個將領嚷嚷的道:“元帥,陳友諒這廝實在是勢力強大,我軍又是立足未穩,而且陳友諒的軍艦的炮火實在是太厲害了,如果在應天和陳友諒接戰,陳友諒的軍艦一旦在江面擺開,應天必然玉石俱焚,是以迎戰必敗,以末將的看來,還不如及早歸順了陳友諒,還可以博得個封妻蔭子的。。。”
主張投降的將領的話還沒說完,剛剛坐下的常遇春霍然站起來,猛地踹了他一腳,口中叫罵道:“沒出息的東西,就想著女人孩子。”
主張投降的將領被踹到趴到了地上,周圍的一眾將領也是一陣哄鬧聲。
熱鬧過后,這些人又開始對于這些意見吵成了一團,屋內猶如一鍋熱粥一樣沸騰不已。
朱元璋默不作聲的坐在首座,一面聽著各人的意見,一面游目四顧,似乎在將領之中找什么人似的。
眾將士吵得熱火朝天的,沒有留意到朱元璋。只有坐在朱元璋身邊下首位置上的李善長心中明白,今日之會,有兩個在朱元璋心目中很重要的人沒有過來。忽然李善長發現朱元璋的眸子一亮,似乎有種快慰的神色霎那間就躍然臉上,不過很快就消失了。
李善長心中酸澀異常,心下卻洞然,肯定是劉伯溫或者楚流煙其中的一個人來了,否則以朱元璋如今的矯情鎮物的本事,不會有如此的神態。
所以李善長便把眼風掃向門口,果不其然,只見劉伯溫身邊武童笑笑立在門邊上,笑笑將門簾一拋,走進來了一個人,正是劉伯溫。
劉伯溫移步入內,身邊的笑笑也亦步亦趨的跟隨著劉伯溫的身后。
笑笑嗜武如命,初來到軍中之后,幾乎日日在軍中和將士賭斗,所以和軍中這些武功高強的將領好手都交過手,無一人不敗在笑笑的醋缽般拳頭之下,而笑笑猶不知足,干脆定下了規矩,一人獨挑兩個。
結果還是沒人能夠打贏他。
就這樣由一對二,加到一對三,一直加到了笑笑一人獨對八個將領,這樣方能夠稍稍的壓制笑笑。
可是八個對一個,畢竟是勝之不武的事情,軍中的將領都覺得極為丟人,所以后來笑笑再來請戰,將領們都不敢出來應戰了。
一來怕挨揍,笑笑的拳頭可不是好受的玩意。二來,這些將領害怕在軍中的兵士面前丟人,所以就是勉強應戰的將領都提出要求,要找個人跡罕至的山崗后面打斗。
這樣下來,笑笑的初來軍中慣成的日日賭斗的習慣遭到了破壞,笑笑熬得難受,便開始在軍中放言,并且讓劉伯溫給他寫了一份駢四儷六的“請戰書”,說是要賭斗一營的人馬,這面笑笑的“請戰書”剛剛在校場貼出來,軍中就已然嘩然。
一個將領不忿,領著自己手下的一營人馬來校場應戰,其他營的兵士們也紛紛來校場圍觀助威。
開始的原本那些校場圍觀的兵士還很同情笑笑,以為以一人之力,抵抗一個大營的人馬,實在是螳臂當車,自找死路。所以就以“殉難”之人的來視笑笑,替他助威。心中均以為就算是一營的人馬打倒了笑笑,也不過是徒恃人多勢眾,以力屈人而已。
不過,讓這些兵丁大感意外的是,笑笑居然以一人之力,在一刻鐘的時間里頭,將一營的近乎三分一人的人馬打得是人仰馬翻的,自己還是一副好整以暇的樣子。
所以一刻鐘之后,校場上的所有圍觀的兵勇都轉變方向,給自己尚在場中和笑笑對抗的袍澤吶喊助威了,不過結果卻已然不可更易了,一個鐘頭之后,校場之中只站著一個人,其他的兵丁都給打趴下了。不過笑笑下手還算是有分寸,除了兩個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腿骨之外,其余的要么就是給笑笑弄得脫了臼,要么就是拍笑笑拍昏了過去。
經此一役,軍中之人都視笑笑如同神人一般,后來聽說笑笑的這身力敵萬夫的功夫居然是劉伯溫教出來的,于是眾將士對于笑笑侍奉著的高冠羽衣,望之恍如神仙中人的劉伯溫也是尊崇萬分,仰止景從。
所以除了那些只顧著大發議論,沒有注意到這兩人進來的將領,抬頭見劉伯溫和笑笑踱到了自己的跟前的將領連忙起來讓座。
劉伯溫也不客氣,揮了揮手中的羽毛扇,對著讓座的將領點點頭,算是致意了,隨后撿了一個位子坐下來,笑笑伺候著劉伯溫坐下來之后,也挑了一個緊挨著劉伯溫的位置做了下來。
劉伯溫身邊的將領本來不想給笑笑讓座的,可是一見笑笑的虎眼一瞪,心里頭想起了前陣子的那場驚天動地,驚心動魄的比武,頓時想起了笑笑的凜凜虎微,乖乖的把位子給讓了出來。
朱元璋見得劉伯溫進來,便眼盯著劉伯溫。
朱元璋知道劉伯溫腹有良謀,用兵入神。所以心下里頭很想聽一聽他的意見。
時人許之曰劉基胸中有數萬甲兵,足以克敵制勝,所以朱元璋初見劉伯溫來投,如大旱之得云霓,喜不自勝,朱元璋知道自己得此人之幫助,定然能夠橫掃天下,廓清宇內。所以自從劉伯溫帶著笑笑等人來投之后,朱元璋更是刻意恩結,言聽計從。而劉伯溫也絕非徒具虛名的沽名釣譽之輩,其謀略深遠,兵法嫻熟,不下于諸葛武侯,替朱元璋參贊軍務民事,無不有中,所以朱元璋已然將他視作自己座下的頭號智囊人物,對人言及之時常常稱許劉伯溫為自己的子房先生,而李善長等人也因為朱元璋這種久旱逢甘霖的態度和如此推許劉伯溫不滿,不過畢竟不敢對于自己的主上說什么抱怨的話,所以只好將矛頭對準了劉伯溫,漸漸的生出了嫉恨之心。
劉伯溫何許人也,焉能看不出來李善長等人對自己的排擠之意,不過看在同殿為臣的份上,劉伯溫并沒有和李善長等人計較。而李善長等人卻以為是劉伯溫服了軟,自覺快慰,心中稍平,所以得以相安無事,不過李善長嫉恨的意思還是無時無刻不在。
劉伯溫聽了一陣子將士們的議論,依然是愜意的搖著扇子,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朱元璋倒是很像開口問一問劉伯溫的意思,可是看到了劉伯溫的態度,心中遲疑了一陣,怕自己貿然開口相詢,而劉伯溫別無善策,徒亂了人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