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誓不為后 正文 四到六,賢主明君

作者/懷箴公主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李大人到底有何事需要面見皇上?不知道是否可以透露一點給我?”看著李善長躲躲閃閃的樣子,楚流煙覺得這其中有什么事情,因而故意問道。

    “唉,還不是一些瑣碎之事;可是不請示皇上,出了事,我可擔不了責任。”李善長顧左右而言他。

    “看來左相國所要稟報的事情,不像是瑣碎之事;如若不然,為什么在今天這個日子里來求見皇上;我想李大人沒忘記今天是什么日子吧。”不想讓李善長蒙混過關的楚流煙,可不像如此輕松的讓他混過這一次。

    “哎呀!自己怎么忘記這個事情了,看來自己今天要小心,可不要被這個婆娘給搞砸了整個事情。”心中暗自思量你,李善長你嘴里卻說:“我可是記得,今天是皇上讓文武百官與民同樂的日子,我怎么會忘記;再說了,平碩王大人這好像也是從宮里出來吧。”

    “我今天只是為了如何恢復國力,而進宮向皇上進言;我楚流煙做事從來沒有不可對人言,這下你滿意了吧。”楚流煙直直的看著對方,語詞簡練的將難題再次推給李善長。

    “看來平碩王全心為公,此言非虛,在這普天同慶之時,楚王爺還在操勞國家大事,佩服!佩服!老夫可是自嘆不如。”李善長避開話題,不斷地稱贊著。

    “李大人這是不愧是相國,說話辦事竟然圓滑到了如此地步,說了這么些廢話,就是沒有說出自己求見皇上有什么事情。”楚流煙直接講話挑明,看看這只老狐貍再如何瞞著不講。

    “這個....這個......這個也沒什么事情;啊...對了,我這次進宮的目的和楚王爺是一樣的,也是為了增強國力這方面的策略;希望得到皇上的批準,以求盡快得到實行。”狡猾如狐貍的李善長,眼珠一轉,轉口說道。

    “既然李大人不想說就算了,我又何嘗真的想知道李大人的建議;但是,我還是相勸大人一句話,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有些事情在辦以前,還是掂量掂量為好。”說完,不等氣的目瞪口呆的李善長出聲,楚流煙一抱拳,就轉身離開了午門。

    “你........你........”剛想出聲反擊的李善長,眼見楚流煙挺胸大步離開,只好氣呼呼的轉身向御書房走去........

    *********

    三日慶典很快就過去,在第四天早朝的時候,楚流煙沒等朱元璋開口詢問,就走出隊列,將奏折舉過頭說道:“皇上,臣有本奏。”

    “呈上來。”皇上大聲的說道;黃門官走下品臺,將奏折呈交給皇上。展開一看,朱元璋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抬頭說道:“平碩王所奏,整合寡人執意;黃門官,傳下去,讓諸位大臣都看看。”

    躬身接過奏折的黃門官,快步走下來;將奏折首先交給了左相國李善長,他趕緊展開,瞪眼細瞧,沒等讀完;他就出聲說道:“這個主張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嘴里一邊說著,眼睛卻繼續瞧著;等他看完,將其遞給了右相國徐達之后,嘴里還是嘖嘖有聲的稱贊。

    看到李善長也是如此推崇楚流煙的奏折,沒有看到奏折的滿朝文武們,一邊交頭接耳,一邊不時的看著還沒有傳送過來的奏折;而看過奏折的官員,卻積極忙忙的相互說著什么。

    當滿朝文武紛紛評論此事之時,皇上開口說道呢:“眾位愛卿,你們覺得如何?”

    “啟奏陛下,楚王爺的奏折說的太精辟,如果照此辦理,國力很在不長一段時間里,就會有很大的改善。”一直和楚流煙唱反調的李善長,此時卻站出來,大聲的支持。

    點頭稱是的皇上,臉上的笑意更多;長期困擾自己的問題,在這幾天里,就被謀略出眾的楚流煙所解決;看來自己將她封為平碩王這件事,做得可是太對了。

    心中暗暗稱贊自己的朱元璋,眼看眾臣還在議論楚流煙所奏之事,因而在此問道:“既然眾位愛卿對于平碩王所奏之事,沒有反對意見,寡人將責成中書令將此寫入正式的法規之中,從即日起,通報全國,開始實施。”

    “皇上英明!”眾文武官員齊聲山呼道。

    “退朝!”在山呼聲中,朱元璋走出了大殿,向后殿走去。很快,禮部所頒布的法規,送達全國的各個縣衙;再由衙役們寫為布告,張貼在四鄉八鄰,希望每一個人知道。

    由于朝代剛剛建立,各級官員還是比較廉潔,因此,此法規的實施也比較規范;很多沒有田地的窮苦百姓,拋家舍業,到荒蕪人跡的大片平坦之地,開墾出屬于自己的土地;這樣一來,原本在戰爭中被荒蕪的良田,被再次開發出來。也因此讓很多家庭有了屬于自己的生活來源。

    坐在御書房,看著地方官員轉奏上來的報喜奏折,朱元璋感到心情很好;等到吏部送來了全國的國庫收支情況之后,更是喜笑顏開。

    太師中書左丞相錄軍國重事兼太子少師韓國公李善長此時正好陪伴在旁,看到朱元璋對于全國賦稅比例的規定很贊賞的樣子,卻插嘴說道:“陛下,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愛卿,有什么話,就不要吞吞吐吐,就只管說嘛。”心情很好的朱元璋,神情很隨和的說道。

    “臣怕攪了陛下的好心情。”李善長躬下身子,行了一禮說道。

    “寡人免你無罪就是了。”朱元璋一擺手說道。

    “臣看到‘江浙地區’這四個字,想起了陛下上次宣我進宮所交代的事情;我派人經過調查,在江浙地區地區的人們,卻是家家都心中擁戴著已死的張士誠;他們借著設置神牌的借口,家家設有張士誠的靈位。”

    “原來這件事是真的,曠費我如此好的政策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看來對于這幫刁民,就應該好好懲治一番。”朱元璋惱怒的罵道。

    “不知陛下想如何懲治這些刁民?”李善長小心的問道。

    “李愛卿,你說如何對待這些人?”朱元璋轉過臉,看著李善長問道。

    “這個......這個.........對于這個問題還是陛下您來拿主意為好;您是皇上,可是金口玉言,你說什么都是正確;全國的臣民都應該遵從。”不想被人唾罵的李善長,唯唯諾諾的說道。

    “怎么?一向直言的左相國,今天這是怎么了,怎么吞吞吐吐,不敢暢所欲言。”朱元璋熟知李善長對于自己的態度,今天見他這樣,因此有些奇怪的問道。

    “既然皇上詢問老臣的意見,老臣就直言了;我覺得既然這些地方的人,一直如此暗中對抗朝廷,我們不如在賦稅上做做文章;讓他們知道一下,朝廷的威嚴是不容觸犯。”李善長將已經準備好的話,趁機說了出來。

    “嗯,這個辦法好;你立刻寫出具體的方法,將奏折交到上書房,然后我發下詔書,讓這一帶的官員奉旨行事,我就不相信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心情去懷念張士誠。”朱元璋用惡狠狠的語氣,大聲說道。

    “皇上,既然要實行新的賦稅制度,不如這些地方的官員調動一下,也許這個制度實施起來,會更快一些,不知陛下的意思如何?”本來就在想法設法安插自己的勢力,如此良機,李善長怎么會放棄。

    “好,你在奏折中,可以斟酌幾個一心為朝廷的官員,將他們的名字寫在奏折中;我順便將他們寫在詔書中,在朝堂之上公布出來;讓他們奉旨前往這些地方,以便由他們治理這些頑劣的鄉民。”

    “臣遵旨。”滿心歡喜的李善長,再次躬下身子,行禮說道。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吧;你明天將奏折呈上來,我會盡快處理此事。”說著,朱元璋抬手向外示意。

    “臣告辭。”說完,李善長退出了御書房,轉身向宮外走去;走在空曠的石子路上,李善長有一種很想大笑的心情。只是在這森嚴的皇宮之中,這種行為的后果,他李善長可是清清楚楚,只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快步走出午門,坐在自己八抬大轎中,低聲嘿嘿的笑著............

    **********

    又是幾天過去了,就在全國的百姓歡呼自己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的時候,江浙一帶的百姓,卻在衙役張貼在村鎮的布告上,得知從即日起,這一帶的百姓要交的賦稅,是鄰省百姓的十倍;如此一來,百姓剛剛獲得的喜樂心情,又一次跌倒了谷底。

    江浙一帶,原本是張士誠的地盤。當地的百姓對張士誠十分擁戴。朱元璋當上皇帝后,江浙的百姓多有怨懟,引得朱元璋很不滿意,又加上李善長的一番挑唆,朱元璋自然就對百姓們進行壓制。

    在百姓連番的呼聲中,一些有功名的讀書人和一心為百姓的官員們,聯名上書朝廷,希望廢除這個不合理的條款;最后惹惱了皇上,派專人將這些人中領頭的幾個讀書人和幾名官員,抓了起來,押解到京城,投入到了天牢。

    很快這些事情也被劉伯溫和徐達所聞;這一天,劉伯溫匆匆來到右相國府,來找徐達商量此事如何辦理。

    來到府門外,不等門官通報,劉伯溫就直接走進了府內;熟門熟路的他,直接就來到了書房外。

    “老徐,你在里面嗎?”嘴里一邊喊著,劉伯溫推開門就走了進去。

    “劉軍師今天是什么風,把你給吹來了。”剛一進門,徐達就笑著迎了過來。

    “你別給我打馬虎眼,我就不相信了你會不知道江浙一帶的賦稅被加了兩倍。”火急火燎的劉伯溫,直接說出了來的目的。

    “唉!我雖然是右相國你,可是這些事,根本就不必通過我,就會被吏部發布下去;我這位右相國只能管管軍事方面的事情罷了,我對此事也很心焦。”徐達嘆了一口氣說道。

    “可是我們這些為官者,總該為這些百姓做點什么吧;難道我們還不如那些有功名的秀才和地方官嗎?”劉伯溫抖抖手,有些怒氣的說道。

    “現在皇上剛剛宣布這項法規,我想短期內很難收回,還是等些時候再找機會,上書奏明此事為好。”深知朱元璋品性的徐達,無奈的說道。

    “是啊!依照皇上的性情,恐怕真的很難再立刻收回成命,看來只好再等等;只是這樣就苦了江浙一帶你的黎民百姓。”感到痛心疾首的劉伯溫,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江浙一帶的百姓,陷入到艱難困苦中,而無能為力...........

    ***********

    在湖州路烏程縣南潯鎮的鎮南頭,有一座規模很大的園林似的建筑群,建有各式花木扶疏的大小花園,亭臺樓閣一應俱全,回廊曲折,花木成林;而每一處亭臺之間,更是被一個個清澈見底的小池塘所包圍;然而這些小池塘又被各種精巧別致的細流或暗流所通,從而讓這些池水,常年保持清澈。內部,是五進大院相連,而且建造的卻復雜多多,連一間耳房也別有洞天,重門疊戶進出不易。

    就在這所建筑的主廳內,一個全身打扮的好似貴婦摸樣的中年婦女,對一位坐在大廳正位上的年約半百出頭,方面大耳膀闊腰圓,留了掩口髯,一雙虎目亮炯炯,氣概不凡的男人說道:“老爺,你真的要這么做嗎?”

    “唉!難道我能眼看著百姓們就這樣掙扎在死亡線上,而無動于衷嗎?”老者嘆著氣,輕聲說道呢。

    “可是,如果皇上最后還是不答應你的請求,可怎么辦?”貴婦人抹著眼淚說道。

    “呵呵,如果真是這樣,就算我沈萬三沒有掙到這分家產就是了。”底氣不足的沈萬三,只好自說自笑的給自己打氣。

    “老爺,你還是再想想吧,別惹惱了這位新登基的皇上。”夫人苦苦的勸道。“別再說了,我主意已定。”沈萬三一甩袖子,轉身離開了正廳,向外間走去。

    很快,全莊園內的所有人,都知道了老爺要到京城,為江浙一帶的黎民百姓請愿;這一下,莊園內變得熱鬧起來;馬夫們開始準備馬匹和車輛,管家也開始吩咐下人準備這樣,準備那樣,忙忙碌碌的準備了好幾天。

    到了沈萬三就要出門的這天早晨,沈府內再次傳來各種吆喝聲,引得眾鄉親們也跑出家門,送送這位為民請愿的沈老爺。

    可是在內廳里,沈夫人還是在不斷地抹著眼淚,輕聲吩咐丫鬟們,仔細的將沈萬三出門所需的物品,包扎妥當,以備不時只需。

    “夫人,老爺此次出門,可是為民請愿,不知道皇上會不會降罪于他。”一位貼身丫鬟,也在抹著眼淚問道,由于在不斷地抽泣,因而語調時斷時續。

    “小紅,老爺此去,吉兇不定,我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大禍臨頭。”老夫人的語氣已經變成了哭音。

    “我說夫人,你就不要太擔心,我這次到了京城,無論皇上提出了什么條件,我都會盡量答應他;這樣一來,我覺得他也不會太為難我吧。”一步跨進屋里的沈萬三,看到夫人如此的悲傷,就趕緊勸慰道。

    “老爺,你可要保重自己的身體;無論皇上要什么,只要我們家里有的,你可不要不答應........”話音未落,夫人已經哭倒在丫鬟的身上。

    “好了,好了;我只是上京請愿而已,又不是上刑場,你就不要太擔心了。”拍拍還在哭泣的夫人背后幾下,沈萬三走出了房門,到四下去看看.........

    **********

    “皇上,有江浙商人沈萬三,在午門外候旨,求見皇上;不知是否準許他進殿面見皇上。”右相國徐達在早朝之時,走出隊列,向朱元璋稟報。

    “他所為何事,就想直接進殿面見朕。”朱元璋一聽是江浙商人,心里就有些不快,冷言說道。

    “他聽說皇上想修建皇城的圍墻,因此想毛遂自薦來為皇上分憂;他想出資修建皇城的三分之一;不知皇上是否接見于他。”徐達話音剛落,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就驚嘆不已,紛紛議論此人的富貴,簡直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

    可是這些話落到朱元璋的耳朵里,讓他的憤怒更將高漲;這也是最后沈萬三被差點殺掉的最直接的原因。

    朱元璋真是想就此殺掉沈萬三,然而他想到徐達所說的話,資金確實是自己目前最大的難題;想到這里,他壓住怒氣,放平了語氣,對還站在大殿之中的徐達說道:“現在不必宣他進宮面見與我,你去告訴他,只要他將皇城東面的城墻修建完畢;到那時,我就會宣他進宮。退朝!”怒氣簡直要沖出來的朱元璋,好容易說完了這些話,立刻轉身離開了大殿。

    “你覺得皇上最后真的能夠答應沈萬三的請愿嗎?”走出大殿的徐達,走到劉伯溫的身邊問道。

    “這件事,恐怕沈萬三想得太容易;如果鬧得不好,沈萬三難免有性命之憂。”劉伯溫搖搖頭說道。

    “可是,你既然知道會有這么一個結果;你為什么不勸勸他,打消這個念頭。”徐達一聽劉伯溫的話,額頭上就立刻冒出了汗珠,有些埋怨的說道。

    “唉,勸她又有什么用呢?他一心為了百姓,根本就不聽人勸阻;既然如此,讓他試試也好,說不定皇上最后真的會答應他的請求。”劉伯溫看了看徐達,苦笑著說道。

    “但愿如此吧,你這么一說起來,我這心也提起來;你說皇上為什么會頒布這么一條法規?”徐達看到劉伯溫的苦笑,自己只好轉個話題說道。

    “你沒忘記江浙一帶原本是誰的地盤吧?”劉伯溫思量一下,臉色有些凝重的問道。

    “這我倒沒忘記,江浙一帶原本是被張士誠所盤踞;可是這有怎么了,全國每一個地方都不是我們明朝的地盤;可是現在還不都是照樣受我們的管理,為什么江浙一帶要特別頒布法規。”徐達雖然在軍事上極其精通,可是對于人性還是不是十分了解,因此還是十分不解。

    “老徐,你就不要再問了;你還是回家自己好好思量一下,就會明白。”對于議論皇上,劉伯溫還是很謹慎,因此,他拍拍徐達的肩膀,笑著說道。

    “既然你老劉都這么說了,我又有什么辦法呢?只好自己回家好好想想了。”有些開竅的徐達,也是笑著說;可是笑容里還是帶著一絲惆悵。

    “不要想得太多了,你趕緊去和沈萬三說說,和他好好思量一下,也許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劉伯溫眼看著他還是愁容滿面,只好如此提議。

    “是啊!我在這里發愁又有什么用,我還是和沈萬三商量一下,讓他自己注意一下。”說完,徐達就要快步離開。

    “你有這么急干什么?等眾人都走了,你在和他相見,也許可以稍惹一點麻煩;而且,你和他見面之后,不要告訴他這些事情;只讓他好好地修筑城墻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再生事端。”劉伯溫再次勸道。

    “好吧!我聽你的。”說著,徐達還是快步離開...........

    ********

    接到皇上讓他正式修建城墻的旨意之后,沈萬三在京都租下了一個很大的莊園,開始召集資深泥瓦匠,以及很多普通建筑工人,開始了城墻的修建。

    完全不知已經惹火上身的他,每天早出晚歸的視察在建筑工地之上;此時的他對于工程質量,可是抓得很嚴,不許任何地方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發生。

    在他修建的這些城墻,他使用了上好的花崗石修建,以糯米為漿,外涂石灰,據說可以稱之為鐵壁。

    “管家!”在看著賬本的沈萬三,抬頭喊道。

    “老爺,有何吩咐?”快步跑進來的王管家,微微躬下身子問道。

    “最近工人們的伙食如何?沒有人克扣他們的糧食吧?”沈萬三一邊在記著什么,一邊隨口問道。

    “沒有什么問題,這些事情都是我親手查驗;我知道老爺最厭惡這些事情,所以我每天都要詳查。”王管家說著,將一本小帳薄遞到沈萬三的面前。

    接過小帳薄,沈萬三略微翻動了一遍,轉手又遞給王管家;隨即吩咐道:“對于磚瓦木料,你也經常去查查,不要被人以次充好,而鬧出事情來;我們這次是為民請愿的,才接過這個活,一定要好好修建,絕不能讓人找出毛病,而抓住把柄;如果是那樣的,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沒有什么意義了。”說到這里直嘆氣,臉色也不是很好。

    “老爺,我們為國家出錢出力,難道還換不來一個好嗎?”王管家眼見他愁眉不展的樣子,小心翼翼的問道。

    “你難道沒聽說,伴君如伴虎;這些大臣們倘且如此,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又怎么能夠預測到天威呢?我們還是小心一點為妙,你下去之后,讓那些管事的也都注意一點,千萬不要出亂子。”沈萬三擔心的吩咐道,臉上的神色變得更加暗淡。

    “老爺,既然我們很難討到皇上的歡心;為什么老爺一定要辦這件事呢?”王管家一副疑惑的樣子,有些奇怪的問道。

    “事在人為,我不試一下,又怎么知道皇上會不會就此收回成命;我身為江浙一帶的一員,總得為百姓盡一點心意。”搖搖頭,沈萬三臉上帶著一絲苦笑說道。

    聽到他如此說,王管家也無言以對,只好站在一旁,悄悄地抹著眼淚,靜靜地看著還在查看帳薄的沈萬三;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老爺為什么就要為百姓請命。

    看著不時由于輕輕地咳嗽,而有些顫抖的身軀;王管家恍惚覺得這是一個孤單的背影,卻想為百姓撐起一點平安的生活;這讓他感慨萬分,暗暗地祝福老爺的好心會得到好報。

    “王管家,趕緊去準備轎車,我要去工地看看,可不要有人不按規矩干。”沈萬三轉頭看著王管家,繼續說道:“你有事嗎?怎么整個人變得愣愣的。”

    “沒什么,我只是忽然有些想家,就有些走神。”王管家趕緊解釋道。

    “是啊!你也很久沒回去了;可是這里也離不開你,不如你就寫封信,讓人捎回去吧;我們快一點干完,也可以快一點回家團聚。”沈萬三深有同感的吩咐道。

    “謝謝老爺的關心,我一定會把事情干好,請老爺不必掛念小人的事情。”王管家勸慰的說。

    “好了,我們不想這些傷感的事情了;你趕緊去準備吧,我們快點到工地上看看,也可以安心點。”

    “是!老爺。”王管家彎腰行禮,接著轉身離開了房間.......

    **********

    “啟稟皇上,沈萬三在宮門外候見。”早朝之時,黃門官進來稟報。

    “宣他進殿。”朱元璋皺皺眉頭,看了文武大臣一眼,這才說道。

    “宣沈萬三進殿!”一聲接一聲的傳喚,逐漸遠去,直至消失。

    功夫不大,沈萬三氣喘吁吁的彎著腰,低著頭跨進大殿;緊走幾步,撲通一下,跪在大殿之上。

    “草民沈萬三叩見吾皇陛下;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沈萬三一邊叩頭,一邊說道。

    “你為何事,求見寡人?”朱元璋陰沉著臉,聲音低沉的說道。

    “草民奉皇上之命,修建城墻,現已完成使命,前來交旨。”沈萬三趴伏在地,低聲說道。

    “既然如此,等朕派人接受之后,會好好封賞你的;現在下殿去吧。”朱元璋臉色一擺,沉聲說道。

    “草民還有個請求,希望皇上能夠恩準。”一聽朱元璋要趕自己下殿,沈萬三只好硬著頭皮請求道。

    “大膽,你一個小小的草民,竟敢依仗一點錢財,就像在寡人面前炫富;不但如此,還想以此要挾寡人;來人吶!將他押入大牢,等到大理寺審訊之后,立刻問斬!”早就對沈萬三不滿的朱元璋,立刻借著他想要挾自己為理由,將這個眼中釘誅殺。

    就在侍衛沖進來將沈萬三拖出去之時,劉伯溫一步跨出隊列,向上行禮說道:“請皇上息怒,沈萬三剛剛建好城墻,無論有功與否,總是為朝廷出過力;如果就此將他誅殺,恐怕天下人,會議論皇上;請皇上三思。”

    “如此蔑視朝堂之人,我還殺不得嗎?”朱元璋幾乎咆哮著說道。

    “臣不敢如此說,只是就此事而論,沈萬三還罪不至死。”劉伯溫繼續爭辯道。

    “哼哼!一個小小的草民,依仗有幾個臭錢,就想讓我答應這答應那,還有沒有君臣之禮;不殺此人,難以消除這種蔑視朝綱之風。”朱元璋依然火氣難消的吼道。

    眼見得劉伯溫所奏之事,完全被駁回;無奈之下,徐達也走出隊列,向上行禮并說道:“請陛下息怒,微臣覺得中書令所言極是;如果天下的百姓,聽到沈萬三在建好城墻之后,卻被皇上給殺了;他們會怎么議論皇上,他們恐怕很難知道,這是沈萬三蔑視朝廷而獲罪;臣懇請皇上赦免他的罪行。”

    “誰也不許在為他求情,不然將和他同罪。”朱元璋怒吼道;接著一甩袖袍,離開了大殿;隨即,黃門官宣布退朝。

    眼見得事情真的到了難以預料的地步,劉伯溫和徐達在退朝之后;在文武百官驚訝的目光中,快步走出了午門,坐上轎子,急急忙忙的向各自的府中走去。

    徐達剛一進門,就直接來到了內室。“夫人,你趕緊收拾一下,到內宮求見馬皇后。”

    “老爺,你今天這是怎么了?無緣無故地你要我去求見皇后干什么?”不知發生何事的徐夫人,推開伺候在身邊的丫鬟;站起身了驚異地問道。

    “唉!”徐達重重的嘆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這才說道:“那個自愿為皇上修建城墻的沈萬三,你知道吧;我就是為了他的事,要你去求見皇后,以便為沈萬三求情。”說著,徐達就從頭至尾將沈萬三為什么要修建城墻,又如何面見皇上而獲罪的前因后果講給了夫人聽。

    “聽你這么一說,這位沈萬三不是一個很好的人嗎?皇上為什么要如此的對待他。”徐夫人還是有些不明白的問道。

    “皇上本來就對江浙一帶的人,在當年擁護張士誠不滿;最近不知道是誰再進讒言,結果皇上要加征江浙一帶百姓,高出別的地方十倍的賦稅;同時,沈萬三又是這一帶有代表性人物,皇上也是有殺雞儆猴的意思在里面。”徐達只好為夫人解釋一番,以便讓她進宮之后,可以交代好事情的前后經過。

    “好的,既然這樣我就趕緊去吧。”徐夫人轉身吩咐道:“桃紅,趕緊去吩咐轎夫,準備好轎子;柳香,你去吩咐賬房,準備好進獻給皇后的禮物。”說著,轉身向內房走去。

    看到夫人去準備了,徐達臉色稍稍緩和了一點,轉身離開了內室,向書房走去......

    **********

    “徐夫人,劉夫人求見皇后娘娘。”一名宮娥,走進后宮,輕聲說道。

    “快快有請。”馬皇后一聽,趕緊吩咐宮女。

    “娘娘有旨,宣徐夫人,劉夫人覲見。”一名站在宮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镶黄旗| 肃北| 莱阳市| 化德县| 克拉玛依市| 泉州市| 项城市| 清镇市| 永寿县| 合作市| 利津县| 北辰区| 闸北区| 沛县| 武陟县| 太保市| 勃利县| 崇阳县| 林西县| 潜江市| 昌都县| 东乌珠穆沁旗| 泰兴市| 休宁县| 农安县| 自治县| 丹江口市| 马尔康县| 塘沽区| 南漳县| 和龙市| 融水| 延长县| 东乌珠穆沁旗| 沁阳市| 北宁市| 乳源| 讷河市| 安康市| 额敏县| 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