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帶著神龍回娘家 正文 瓦蓮蓬 第五十二章 壽場見聞

作者/撿貝拾珠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亓曉婷說道:“做壽就是在生日這一天舉行慶賀活動。老年人一般都以子女出面操辦,表示對父母孝敬。

    “做壽時,親友不送不請。但來時必帶禮物。禮物多是衣料,鞋襪、雞公、酒、壽桃、壽面,個別有贈送匾額的。主人家操辦壽宴,辦的越紅火了越好。”

    嬌娜:“現在冰天雪地的,凡間哪里有桃,如何送?”

    亓曉婷:“壽桃一般用發面蒸成桃形,壽面就是面條。都是象征一下。”

    嬌娜:“壽宴呢?都是什么?”

    “你吃過喜宴嗎?”

    亓曉婷反問。她知道龍是長壽神獸,只要不出意外,一般沒有老死這一說。而且年齡連自己都記不清楚,所以龍宮里沒有“慶壽”這一說。

    嬌娜:“吃過。逢有大事也擺宴席。”

    亓曉婷:“壽宴和一般喜宴類同,就是擺很多菜肴。究竟多少,要視家庭條件而定。但不論多少,頭道菜一定是壽面,取壽延綿長之意,并且吃面時,廚師要到席前加面,叫‘添壽’。”

    嬌娜:“非得活到八十歲才做(壽)嗎?”

    亓曉婷:“不是。在習俗上,五十歲以前不做壽,叫‘過生日’,也叫‘內祝’,一般不動親友,一家人在自己家中慶祝慶祝就行。

    “到了五十歲時所做的生日才可稱‘做壽’,親朋好友也要送賀禮祝壽。之后,每十年做一次,稱為大生日。各年紀的大生日都有不同的稱呼:五十歲稱暖壽、半百添壽;六十歲稱小壽;七十歲稱中壽;八十歲稱上壽、大壽;九十歲稱絳老添壽;一百歲稱期頤。

    “凡間有‘人活七十古來稀’的說法,活到八十歲已是鳳毛麟角了,所以兒孫們十分重視,一般人家都要慶祝。有繁有簡,視生活條件及本人社會地位而定。最窮的也要吃頓長壽面。

    “富家祝壽,特別是整旬,如六十、七十、八十壽辰,必大擺宴席,親朋好友要為壽星準備壽幛、壽燭、壽桃、壽面等壽禮,由主家招待客人。

    “隆重的還要設壽堂,燃燭結彩。做壽者稱為‘壽星’,于中堂,受親友的祝賀與晚輩的叩拜。獻壽禮畢,入席共飲壽酒,吃壽面。

    “豪富之家,多有的都請戲班來家,演戲娛樂來賓。大戶人家請的戲班大,就把戲臺搭到空曠處,讓更多的人享受歡樂氣氛,為壽星祝福。”

    “你知道的真多。”嬌娜的臉上終于露出一抹羨慕的神色。

    “還有呢!”亓曉婷志在表現自己,繼續說道:“已嫁閨女特別重視為父母親慶壽。鄉諺有:‘六十六,閨女送一刀肉;七十七,閨女送只老母雞;八十八,閨女送只鴨;九十九,閨女送條狗。還有一句是‘七十三,送條鯉魚猛一躥。”

    嬌娜:“七十三這個有什么說道嗎?”

    亓曉婷:“有啊。民間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說法。就是說七十三、八十四是老年人的坎兒,在七十三、八十四這個歲數的年頭容易故去。閨女送條鯉魚猛一躥,就把這個坎兒邁過去了,以后就可以健康長壽了。”

    嬌娜:“為什么只說閨女呢,兒子不行嗎?”

    亓曉婷:“其實這是教導人們不要忘本。出嫁的閨女不常在父母親身邊,記住父母親的生日,帶著丈夫孩子和特定的禮物來,即享受了天倫之樂,還哄老人喜歡。”

    嬌娜:“你要和九叔回娘家的時候,也要帶這些東西嗎?”

    亓曉婷心里一熱乎,喃喃說道:“我要是能回去,帶的要比這個貴重。”

    嬌娜似懂非懂。不過,對她吸引力最大的還是宴席,想象著龍宮里那滿桌的山珍海味美食佳肴,咽了兩口唾液,忍不住問道:“是不是所有看熱鬧的人都能吃上壽宴?”

    亓曉婷:“能坐上壽宴的都是人家自家人和送了禮的親戚朋友。外人只是看熱鬧而已。”

    嬌娜嘴一撅:“咱過去捧場也吃不上宴席了?!”

    亓曉婷心道:原來還是想著吃!嘴上說道:“咱跟人家一文錢的關系也沒有,吃哪門子宴席?”

    嬌娜雖然心里失望,但愛熱鬧是她的本性。不由地隨著人流向西走去。

    亓曉婷見狀,心想:既然趕上了,何不也去湊湊熱鬧,萬一沾點兒福氣碰上個算卦的,平生也算開了張。也跟著嬌娜一同走去。

    伍財主果然是個大戶人家。路北一拉溜三處宅院,都是他的。路南則是個大場院,與路北的三處宅院一般大小。

    戲棚就搭在場院里。

    在戲棚的北面最顯要的位置,還搭著一個看棚。在看棚里無論是看戲還是看雜耍,都是最好的角度。伍老財主的母親及其家人,都坐在看棚里觀看。

    一些小商販們都在場院外面擺上了攤點兒,幾乎占了一條街。場院里場院外,用水泄不通來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

    場院里人聲嘈雜,鼓聲與吹彈聲震耳欲聾。

    亓曉婷在場院里轉了一圈,便把情況了解了個大概齊。

    戲棚其實很簡陋,就是用木板搭了一個高臺,上面用秫秸箔圍住三面,頂上用苫布搭住的那種。看戲的也大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和帶著孩子的婦女。年輕人都去看雜耍了。

    雜耍有練拳腳的,練氣功的,耍猴的,玩兒蛇的,變戲法的。都遠離戲棚各自占著一塊場地。每練一遍,就有一個人捧著小笸籮或者是小盆子,向圍觀的人討一回賞錢。有給幾文的,有給十幾文的,倒也回回不空。

    原來,戲班是伍老財主請的,這個白看,不要錢。雜耍的則是聽到風聲后自己來趕場子賣藝的,收看錢也就很自然了。

    場院里也有算卦的,都是扛著卦簾在人群中走動。看來也和亓曉婷一樣,一邊看熱鬧,一邊招攬生意。有算卦的就喊住,有的走到僻靜處當場算,有的則報出街道,讓算卦的到那里去找他們。

    不過,人家的卦簾上大都寫著“某某神算”,“某某仙卦”什么的,這讓亓曉婷很有些自愧不如,下意識地把竹竿往下落落,讓自己的卦簾低一些。

    當亓曉婷與嬌娜轉悠到看棚跟前時,忽見一個藝人帶著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兒,挑著副擔子走上前來,對一個管家模樣的人作了一個揖,說道:“今日我帶著徒兒剛好路過此地,遇到老太太老壽星做八十大壽。也算有緣,我師徒倆表演一套戲法為老壽星助興吧。”

    管家模樣的人說:“那邊已經有擺地攤變戲法了,你巴巴地跑到看棚這里來,不知可有什么特別拿手好戲?老壽星可是在這里坐著觀看哩?”

    那藝人說:“小子不才,曾學得一門異術,想在老壽星壽誕之日,變個壽桃博老壽星高興,逗大家一樂,圖個吉利。”

    人們一聽說變壽桃,一下子哄嚷起來,說:“讓他變一個,冰天雪地的,看看能變出什么樣的壽桃來?”

    只見伍財主離座走過來,對變戲法的說:“你變吧,變的好了,有重賞。不過,你可得給我變出一個像模像樣的桃來,讓老太太高興高興。”

    藝人笑笑說:“那是一定的,你就?好吧。”

    管家模樣的叫一個小廝模樣的到人群中打場子,請師徒表演。

    眾人散開,讓出一大片空地,一個個喜笑顏開地看藝人如何變壽桃,可否使人大開眼界,一飽眼福。

    這消息又像長腳了似的,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場院里傳開了。最后蜂擁而至的看客竟達數百人,圍在看棚前面,堵得水泄不通。

    見人群圍得差不多了,藝人雙手抱拳,笑著向四面各作了一個揖,朗聲道:“借著老壽星的洪福,小的表演一個變壽桃的戲法。有錢的幫個錢場,沒錢的幫個人場。小的帶著徒兒四處游走,吃喝拉撒住,也得處處用錢不是。好來,閑言少敘,現在表演開始。”

    藝人轉身又對身邊的徒弟說:“徒兒,為師剛才說話過頭了,夸海口要在大冬天變個桃子出來,你看怎么辦?”

    那徒弟也是個妙人兒,鼓著眼睛道:“師傅,你既然說出來了,就應該守信用。這壽桃你非變不可了,拿出你的看家本事,給大家露一手吧。”

    藝人故作沉吟,良久才緩緩道:“為師一時糊涂,忘了時令了。這天寒地凍,人間是絕不可能再有桃子的了,倒是天庭之上,王母娘娘蟠桃園中的桃子不分四時季節,如此,咱們就需要上天去偷了。為師年紀大了,身體衰弱,只有勞你去一趟。”

    徒弟睜大了眼睛,望了望天空,驚恐地說:“天高萬丈,徒兒怎么爬得上去?”

    藝人道:“不礙事,為師有法術助你。咱豎繩子,你爬繩去天庭偷桃,怎么樣?”

    徒弟抱怨道:“師傅,你這不是為難徒兒嗎?一根繩子怎么能爬得上天庭?萬一中途有什么意外,我就會摔得粉身碎骨,到時就沒人為師傅養老送終了呀。

    “我看倒不如這樣,咱把繩子的一端拴個扒鉤,將繩子直接伸到蟠桃園的桃樹上,師傅再打開你的千里眼,用扒鉤扒一個下來不就得了。”

    藝人:“徒兒說的好輕巧,這天上人間,萬丈不止。桃掉下來還不摔個稀巴爛。今天是給老壽星慶壽,咱總不能變個爛桃給人家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云安县| 运城市| 临安市| 平昌县| 垣曲县| 焦作市| 察哈| 武隆县| 垣曲县| 南通市| 封丘县| 祁东县| 钦州市| 万山特区| 桐城市| 肥东县| 兰西县| 肥东县| 伊金霍洛旗| 和平县| 肃北| 伊宁县| 伊宁县| 福泉市| 岳阳县| 浦东新区| 花莲市| 理塘县| 溆浦县| 会昌县| 柏乡县| 新龙县| 无锡市| 江孜县| 巴林右旗| 河北区| 嘉荫县| 尖扎县| 黄浦区|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