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帶著神龍回娘家 正文 第二百一十四章 桃園的傳說

作者/撿貝拾珠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飛毛腿很快回來了。告訴李洪,他找到了那眼水井,什么也看不出來。向附近的村民打聽了一下,都說是晚上夜靜以后,才能聽到響聲,甚至有人聽見喊“救命。”

    白天去看,又什么也沒有。嚇得膽兒小的人都不敢在村里住了。這個說法,與王金虎說的幾乎一樣。

    “還真沖突了。”李洪說道,隨即把亓曉婷這邊應下除妖一事告訴給了他。

    “這一打出除妖隊的幌子,還真來買賣兒。” 飛毛腿笑笑:“兩下里沖突,哪邊要緊先哪邊。這邊關系到一個女孩子的生命,那邊只是傳聞鬧妖,不關乎人命,可以持時候。先救小女孩兒要緊。”

    李洪:“我也是這樣想:先把小女孩兒這邊解決了,再說井里的妖怪,估計那里關系不到人命。”

    見二人都說的很對自己的心意,亓曉婷高興地應了下來。

    晚上,是有李洪陪著去的。飛毛腿和李財主的拐彎兒親戚感興趣,也一同跟著。

    雖然有空間里的龍一指揮著,亓曉婷還是裝模作樣地先燒了一把香,又拿出幾張鎮妖符,讓家人貼在陶媛媛的屋門口、睡覺的炕上、枕頭底下。

    還讓陶媛媛一人睡在屋里,他們和家人都躲在東里間,熄滅了燈,聽著西里間屋里的動靜。

    晚上十一點多,忽聽西里間屋里傳來“嘭”的一聲悶響,并伴隨著女孩“啊”的一聲驚叫。亓曉婷忙點上燈,領著家人和跟來的人沖了進去。

    一進去,人們不由得都怔住了——女孩正卷縮在床頭渾身發抖,面色土黃;

    而炕下靠近糧食甕的地方,躺著一個紅荊疙瘩,再什么也沒有。

    “是個紅荊疙瘩精。”

    亓曉婷這里正納悶,龍一通過阿魅已經看出,傳音說道。

    “怎么消滅它?”亓曉婷忙問。這樣的情況她始料未及,手里的銀針對紅荊疙瘩也無法扎入,亓曉婷有些不知所措。

    “趕緊往它身上拍鎮妖符!”龍一催道。

    “噌!

    就在二人傳音間,那紅荊疙瘩精忽然化作一道火星,從窗欞間竄了出去。”

    “讓它跑了!”亓曉婷氣得跺腳丫子:“沒考慮到是個紅荊疙瘩精,我手里拿的卻是銀針,無法扎入!”

    “紅荊疙瘩精?”

    陶婆婆和李財主的拐彎兒親戚同時驚呼道。

    亓曉婷:“是的,剛才把它鎮現了原形,我一時沒反應過來,給了它喘息的機會逃跑了。不過,家里經常貼著符紙,它再也不敢來了,媛媛沒事了。”

    “還能打殺了它嗎?”李財主的拐彎兒親戚驚恐地問。他是在擔心:既然有妖怪,不來這家去那家,不禍害這個女孩兒禍害別的人,總歸桃園村里不安靜。

    亓曉婷:“能,明天到地里看看,把那墩紅荊疙瘩刨了,曬干當柴燒掉,就沒事了。”

    “這樣敢情好。”陶婆婆也余驚未消地說:“可別再是那個老紅荊疙瘩精!要是它,打殺起來恐怕不容易。”

    亓曉婷一怔:“怎么?你們這里原先鬧過紅荊疙瘩精危害人的事?”

    “咳!”陶婆婆嘆了口氣:“說起那個紅荊疙瘩精,我們村里的人們都知道,與我們村的村名還有很大關系哩!”

    “與村名有關系?”一聽說與村名有關系,亓曉婷更加納悶了,也來了精神:“奶奶,你能給我說說嗎?知道了底細,對消滅它有幫助。最起碼知道它有多少年的道行。”

    陶婆婆望了一眼李財主的拐彎兒親戚,說道:“那我就說說,不對的地方,你再補充。”

    李財主的拐彎兒親戚點點頭:“這個故事是我們村名來歷的一部分,已經深入到桃園村每一個人的心里,你說吧,錯不了。”

    于是,陶婆婆給亓曉婷講述了下面的傳說故事:

    很早以前,這里是一片荒涼的鹽堿地,“澇了吃蛤蟆,旱了吃螞蚱,不澇不旱吃堿嘎巴。”雨天過后,地上一層白堿。

    地上的植物也只有紅荊、臭蒿和野柳。坑塘里的水又苦又澀,無法食用。

    隋煬帝時代的某一日,山東袁氏女與丈夫陶根明逃荒走到這里,連累帶餓,陶根明一病不起,不久就離開了人世。

    當時袁氏女懷著笨重的身孕,求人掩埋了丈夫后,在墳前哭的肝腸寸斷。

    這時,東晉大文學家陶淵明正巧走到這里。

    原來,陶淵明從小就立下了“濟世救民”的志向。努力進取,一心想以自己的才智拯救黎民。

    在仕途中輾轉了十幾年,終因看不慣官場里盛行的腐敗風氣,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官隱居,過起了自食其力的農家生活。

    陶淵明的品行,感動了玉皇大帝。尤其他寫的《桃花源記》里農民們過的那種安居樂業的生活,讓玉皇大帝很受啟發。

    玉皇大帝心想:身為萬眾生靈崇仰的上帝,不為萬眾生靈做一些好事,也枉為了這個身份。

    于是,玉帝召見了陶淵明,封其為桃神,命他到人間創建他書中所描寫的桃花源。

    臨行前,王母娘娘給了陶淵明一個桃核兒,囑咐道:“逢陶而桃,人神可共享。”陶淵明謝恩畢,復又回到了人間。

    有道是天上一日,地上百年。陶淵明只在天上待了兩日,人間已過兩世,朝代也由晉朝改南北朝又改隋朝。隋煬帝楊廣弒父殺兄霸嫂,道德全無;橫使暴()政。

    “黃河以北,千里無煙,江淮之間,則鞠為茂草”;官府以賄代政,無官不貪,腐敗透頂。陶淵明見狀,甚是悲哀。

    及至到了家鄉柴桑,哪里還有他熟悉的陶氏家宅?向人詢問,找到了一個在縣衙當衙役的陶姓人。推算起來,那衙役竟是他的第十世孫。

    這個第十世孫告訴他,幾經戰亂,陶氏家族東的東、西的西,已遍布全國各地。

    陶淵明有心把桃核兒給這個十世孫,又恐他近墨者黑,有負上天。就離開了這個十世孫,到全國各地仙游,找可靠的陶姓人去了。

    這日,陶淵明游至棘津州境內,見荒野中有一年輕少婦,渾身素白,跪在一新墳前嚎啕痛哭,就走上前去解勸。

    年輕少婦見一老翁過問,哽哽噎噎地說道:“妾乃山東袁氏女,因家鄉連年干旱,已有三載未收。官府的賦稅不但不減,反而加重。

    “在家鄉已無法生活,與丈夫陶根明逃荒到此。不想丈夫病餓而死,妾又有重孕在身。無一生計,故而痛哭。”說完又哭。

    陶淵明聞聽,黯然傷神。心想:在這荒野,一個柔弱女子,又有重孕,如何生存得下去?

    況她丈夫姓陶,腹內嬰兒乃陶姓根芽。王母娘娘叮囑我“逢陶而桃”,她又正在難處,我何不助她一助,也算救陶姓百姓于水火之中。

    想罷,就對那少婦說:“人已死,哭也枉然,小娘子還是保住陶姓根苗為要。”

    袁氏女見說,止住哭道:“公公說的極是。只是俺種地無籽,飼養無畜,何以為計?”

    陶淵明說:“我有桃核兒一顆,你把它種在你丈夫的墳前。待桃樹結果,你要施舍給逃荒的饑民。

    “待饑民食了桃肉,你再把桃核兒種在你丈夫的墳地周圍。只要有桃樹在,雖無大福大貴,卻能豐衣足食。切記:莫為官、莫貪財。”說畢,把桃核兒交與袁氏,飄然而去。

    袁氏接了桃核兒,把它種在了丈夫墳前。心想:一個桃核兒種在地里,長樹、結果也得幾年光景。

    眼下灶里沒柴,鍋里沒米。待桃樹結果時,恐怕我母子也都化作泥土了。

    想著哭著,進了臨時搭建的家門。抬頭一看,只見光禿禿的庭院里堆滿了柴禾;進得屋里,掀開鍋,鍋里有米;揭開盆兒,盆兒里有面。

    袁氏知是遇上了神仙,少不得焚香磕頭,祭祀一番。

    就在這天夜里,袁氏生下一個又白又胖的男孩兒。依著丈夫和自己的姓,給兒子起名叫陶袁。

    種在地里的那顆桃核兒,也在當年開出了雪白的花,當年結出了碗口大的桃子。

    袁氏遵了陶淵明的囑咐,把桃子施舍給過路的饑民。看著饑民把果肉吃了,她就把桃核兒種到地里。不幾年,鹽堿地上便長成了一片桃林。

    由于地鹽堿,桃樹生長的不是很健壯,袁氏就在桃林里挖了一眼井,打算用井水改良鹽堿地,同時也解決吃水問題。

    不承想那井正好坐在泉眼上。那泉眼東通清涼江,西通索瀘河,水源甘甜清澈,永不干枯。

    有了甜水井,吃水解決了,桃樹也得以澆灌,茁壯茂盛起來。春天繁花似錦,秋天碩果累累。

    又因袁氏賢惠,肯施舍,饑民們無不感恩戴德,有的饑民就在這里落了戶。

    很快,這里便形成了一個自然村莊。人們為了感謝袁氏的恩德,把村莊定名為桃園村。

    桃園村周圍的土地,因受了桃園井水的澆灌,鹽堿得到改良,莊家欣欣向榮,桃園郁郁蔥蔥。

    桃園村的百姓,不分本土外地,都春種秋收,生活既富足又愉快。孩童們縱情歌唱,老年人笑聲不斷。那情景,一點兒也不亞于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適逢天使下界視察,發現了這一情景,奏與玉皇大帝。玉帝大喜,加封陶淵明為桃神祖,又念袁氏植桃花園有功,封為桃仙。

    袁氏自接了陶淵明的桃核兒,種籽成樹,已沾染了一些靈氣。今又被封為桃仙,越發出落得亭亭玉立,嬌艷無比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缙云县| 海宁市| 塔河县| 琼海市| 新绛县| 瑞昌市| 望谟县| 桓仁| 寿宁县| 田东县| 三亚市| 纳雍县| 房产| 乌拉特后旗| 六枝特区| 沙雅县| 罗源县| 浠水县| 溆浦县| 南乐县| 罗源县| 鄂伦春自治旗| 翁牛特旗| 长乐市| 怀来县| 东乡| 白河县| 女性| 囊谦县| 元阳县| 沂水县| 十堰市| 肥东县| 岳普湖县| 南木林县| 津市市| 宜兴市| 岳阳市| 图片| 潜江市|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