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拐李撓了撓頭皮:“師傅,這里離著呂洞賓的藏經廟不遠了,那七個也許都在那里,不如咱們過去集思廣議,總會想出辦法來的。”
太上老君:“可是,它得走呀?”說著又試著趕了趕青牛,仍然在原地打轉兒。
鐵拐李:“這是怕我們走了就不回來了。干脆,把他們招了來,在這里共同想辦法。”
于是,太上老君點了一支信香。
工夫不大,呂洞賓、漢鐘離、張果老、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曹國舅七人都來了。給太上老君問安后,分站在兩邊,聽候太上老君的吩咐。
太上老君說明了青牛的意思后,讓大家想法在清涼江上建一座牛骨橋。
這七個人一下也愣住,都犯起了愁。最后還是呂洞賓出了個主意。
呂洞賓說:“關鍵是如何把大大小小的牛骨頭接起來,而關鍵的關鍵是粘合劑。世上最好的粘合劑莫過于龍涎了。
“只是這個得老師出面去說,讓四海龍王號召他們各自的家族,奉獻他們口中部分唾液,將大大小小的牛骨頭粘合在一起,就可以修橋了。”
大家都覺得這辦法切實可行。
太上老君想想,也只有這樣了。便讓八仙看著青牛,自己親自去了東海,對東海龍王敖廣說明了來意。
敖廣是個熱心腸,很愿意為天下的民眾辦事情,當場表決說:“保證大力支持!”
太上老君:“牛骨很小,要修一座橋,龍涎少用不了,恐怕得動用整個龍族的龍們。”
敖廣:“沒問題,不就一口唾液嗎?有什么吝嗇的。”
隨即用紙鶴傳來了南海龍王敖明、西海龍王敖順、北海龍王敖吉。對他們一說,三個龍王也大力支持,并表示要帶著蝦兵蟹將親臨現場,幫助建起這座牛骨橋。
四海龍王到齊后,太上老君給人們分了分工:
由他自己帶領手下黃巾力士,將遠近的牛骨頭都收集起來,堆到清涼江兩岸;
四海龍王乃水中神獸,水里作業嫻熟,用大牛骨修水里的立柱;
八仙陸地作業方便,用小牛骨修橋面。
然后,東海龍王敖廣使出看家本領,吐出一團濃霧,封鎖了這段兒江面。凡人進去伸手不見五指,又有滾滾的江水流動,人們怕出危險,沒一個敢靠近的。
太上老君又稱“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其手下的黃巾力士不下千余員,一個個面如紅玉,須似皂絨。仿佛有一丈身材,縱橫有千斤力氣。無論牛骨埋的多深,多么細小,都能被他們發掘出來。
蝦兵蟹將每人提著一個裝有龍涎的小桶,將黃巾力士撿來的牛骨,按要求粘結起來,送到每個人面前。
由于供料及時,干將們又都肯賣力氣,修了七天七夜,一座牛骨橋終于修成:
橋面很平坦,有人行道也有馬車道。牛肋骨做的欄桿,兩邊各有八個牛頭排列。
牛頭栩栩如生,遠遠望去,就像十六頭牛分列并排在那里,為人們拼成了一座牛橋。
牛骨橋修好了,太上老君、四海龍王、八仙正飲酒慶賀,他的神牛又跪下了。
太上老君喝得正高興,就說道:“你跟隨我這么多年,現在按你的要求,既給你的同類留了紀念,也給這一方的百姓辦了件大好事,我也讓你會說話了吧!”
太上老君隨著站起來,口念咒語,在青牛頭上拍了三下,說道:“你有什么話,要說就說吧!”
青牛張了張嘴,真的說起話來了:“瘟疫還沒過,還在死牛,請老祖大發慈悲,在橋上貼一張符,讓所有活著的牛從橋上過一趟,就不得瘟疫了。”
老子聽了很受感動,嘆了口氣說道:“哎呀,我怎么就沒想到呢!看來人還不如牛,就依你說的辦。”
隨即寫了一張符,讓呂洞賓貼在了橋上。
酒席散后,龍王敖廣收起濃霧,清涼江上云開日出,一座銀光閃閃的牛骨橋赫然挺立在清涼江上。
四海龍王、八仙都各自隱去。太上老君由于還有話要說,獨自留了下來。
一會兒,那個老艄公來了。一看這兒忽然有了一座橋,把老艄公震驚的目瞪口呆。心想:這不是做夢吧!
太上老君過去說道:“我的坐騎青牛要為這一方的人辦點好事,我便與八個徒弟和四海龍王將牛骨拾起來,修建了這座牛骨橋。
“你快去把沒死的牛牽到這橋上走一趟,有病的病好,沒病的再也不得瘟疫了。”
老艄公方知遇到了神仙,趕緊跪下磕頭,說:“感謝神仙為我們這一方造福。”
太上老君擺擺手,騎著青牛離去。
老艄公回去向村里人說了此事,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四村八鄉傳了開來。來看牛骨橋的人和牽著牛來這里給牛去病的人絡繹不絕,天天擠滿了橋。
還很靈驗:生病的牛只要從橋上走一趟,立時就精神起來,該吃的吃,該喝的喝,干活也有了力氣;
有那農戶的牛正在倒氣兒,叫幾個人把牛抬到橋上,不一會兒,那牛便起身自己跑回家去了。
這事一傳開,遠近百十里的人都把牛牽來過橋去病,這牛骨橋上天天跟趕大集一樣熱鬧。
有了牛骨橋,人們來回過清涼江方便了;牛骨橋又治好了牛瘟,保住了農家的耕牛,人們十分感激太上老君和他的徒弟及四海龍王。
后來,為了紀念太上老君、八仙、四海龍王,由各村捐錢,在橋東修了座八仙廟,廟里塑著太上老君和八仙神像,門口修了亭子,里邊塑了個神牛像。
廟西修了座龍王廟,塑著四海龍王像。
兩座廟的香火都很興旺。
為紀念牛骨橋,清涼江西的五個村莊一同改名牛骨村。于是,便出現了先時說的前牛骨、后牛骨、姚牛骨、閆牛骨、東牛骨五個牛骨村。
………………………………………………
“沒想到,這里面還有龍一家族的功勞呢!”
聽完故事,亓曉婷高興地說。
東生:“那是,要不是四海龍王的涎水,牛骨橋也建不起來。到了以后,咱過橋祭拜龍王神像去,要是東海龍王不走多好哇,讓他親眼看看他在民間的尊榮。”
一行四人說著笑著,不覺來到東牛骨村邊。
亓曉婷到空間里換了一身女兒裝,從今以后,她要以女性身份,面對眾人了。
李洪用紙鶴傳來了飛毛腿。
“蛇王妃呢?在哪里?”李洪迫不及待地問。
飛毛腿:“我知道他們裝扮成了一個老道士和一個年輕道士,就一路走,一路打聽。打聽到這村時,有人說,見一老一年輕道士去了這村東邊的一座關帝廟里,光見進去了,還沒見出來。
“我趕緊趕過去,正好看見老道士從那廟里出來,去了村邊一戶人家。進門后,他好像隱身了,或者在外面偷窺,因為我沒有聽見說話聲,出來時也沒見有人送出門來。”
亓曉婷:“蛇妖老道一個人去的?”
飛毛腿點點頭。
亓曉婷:“他在那戶人家待了多長時間?”
飛毛腿:“很短,也就打個晃的工夫,出來就奔了村東那座關帝廟。大門緊閉,再沒有什么動靜。我過去推了推,廟門從里面閂上了,推不開。我怕驚動他們,就在一旁躲起來,給你們傳紙鶴。”
“大白天閂廟門,難道說他們知道咱在后面追他們,還是在里面干什么不可告人的勾當?”李洪疑惑地說。
亓曉婷:“肯定知道咱來追他們,只不過不知道來的這么快罷了。”
亓曉婷趕緊把這一情況傳音給空間里的龍一。
“讓阿魅到兩處里看看去!”龍一傳音。
亓曉婷讓飛毛腿帶著他們,認了認關帝廟和村邊蛇妖老道串門的那處宅院,然后放出阿魅,并指給了它要觀察的地方。
“關帝廟里沒有人。看樣子好像有暗室,你們不要輕舉妄動。”龍一通過阿魅看清楚以后,傳音亓曉婷:“蛇妖老道串門的那家里有個病孩子,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但很詭異,你們先去救孩子要緊。”
亓曉婷把情況告訴給了大家,又發愁說:“龍一讓我們去救孩子,可我們都是外村人,與人家又不認識,這個門如何進?”
“我有辦法。”東生忙說:“這里離著我們蕎麥莊也就十來里地,我們村有個當家姑姑嫁到這村里了,我找她給咱們做介紹。”
亓曉婷:“這樣最好了。我們自己有很多話不好說。”
很快,東生叫來一個中年婦女,對大家介紹道:“這是我當院兒的霞姑,是個接生婆,對那家的情況很了解。”
霞姑也是個快言快語的人,對亓曉婷說:“你們要去,我想,他們一定很歡迎。
“他們家在我們村里是個富戶,有的是東西和錢。就是三代單傳,只這一個兒子,寶貝的不行,已經到了有病亂投醫的程度。”
“很嚴重嗎?”亓曉婷問道。
霞姑:“很嚴重。我已經勸他們放棄了,他父親不死心,又從一個老道那里借來了一個項鏈,說是能還魂。不承想還真有了起色。咳,咳,我也說不清楚,反正很詭異!
“這樣吧,我先頭里給他們咳嗽一聲兒,爭取他們的意見。愿意讓看呢,你們就給他看看,不愿意就算了。反正我對這個孩子不看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