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帶著神龍回娘家 正文 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造八景(二)

作者/撿貝拾珠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可這大平田里沒有人居住,更沒有村落。這煉丹房能冠以什么名字呢?

    如果按照前世棘津州的版圖,在煉丹房西北約一里處點化一個村落,起名“果村”,則“果村晚照”名字能以成立。

    但是,如果太上老君——或者元始天尊、通天道人問起來,自己又如何回答、如何圓這個場呢?會不會因此而暴露自己的穿越身份?

    如果為了掩蓋身份而胡亂起個名字,又豈不是違背了自己的初衷?!

    任強百思不得其法,郁悶得真想一頭撞在煉丹房上。

    哎——這思路一走向極端不要緊,心胸突然間豁然開亮起來:是啊,我連死都不怕了,還怕暴露什么身份呢?何況還不一定的事情。

    前世的棘津州境內,有我的父母、鄉親、同學、同事,有我熟悉的環境,有我熱愛的工作。

    只身穿越到這洪荒中,壽命是延長了,都不知自己活了幾萬年。而在前世棘津州生活的那二十多年,哪一刻又何曾忘卻?哪一刻又不是在思鄉之情的煎熬中度過。

    好容易有了一個寄托念想的所在,怎么又患得患失、前怕狼后怕虎起來?!!!

    任強自責一番。按照方位,在煉丹房西北里許的地方,點化了一個十來戶人家的小村莊,起名“果村”。把景點定名為“果村晚照”。

    為了應付太上老君,任強打腹稿說:就說東海西岸有個姓果的大家庭,為人厚道,自己對這家很懷念。建個小果村,略寄懷念之情。

    也可和大師尊開個小玩笑,就說打算哪天請他們來大平田做客,預備給他們住的。

    第一個景點——果村晚照——就這么名符其實地聳立在了那里。

    第二個景點:渡口漁舟

    《棘津州文史資料》是這樣描述的:

    棘津州城西南二十余里,有鎮江口村。其北又有靳、何、劉、商、李五江村。從前連接這些村莊的是一條河,河水潺潺日夜不息。雖說只有半篙的河水,卻引來漁船往北返南。若站在渡口細看,對對鴛鴦來自蘆葦之間,一排排楊柳網罩在云天,斜系在岸。天上白云片片,河灘羊群團團。每到夜晚,漁翁在在船頭,或是垂釣,或是唱晚,甚或舉杯邀明月,烹調鯉魚鮮。遠寺傳來的鐘聲,異常幽遠。這優美的圖景,使人留戀忘返。

    這個景點不涉及村莊,純屬自然景點,任強覺得容易很多。

    而讓任強高興的是,在大平田里,這里正有一條小河。小河里有半槽水,水邊生長著茂密的蘆葦,岸上有灌木叢和垂柳。柳枝倒垂在水面上,把河水映的碧綠幽深。各種水鳥在綠水上嬉戲游玩。

    任強按照文章提示和詩意,在后世鎮江口村的地方,點化了一處渡口。渡口上還點化了三兩只石質漁船,一個石質漁翁頭戴草帽,身披蓑衣,正坐在船頭聚精會神地釣魚。

    第三個景點:高閣臨秋

    《棘津州文史資料》這樣記載此處:

    高閣就是大閣(讀音gao).位于棘津州城南門外約五百米處。南臨小閣,北臨南門,鼓樓歸衙門前的儀門,俗稱六扇門,都在正南正北的子午線上。

    高約二十米,分上下兩層重樓式建筑。外層用澄漿磚包砌,里面夯土而成。

    大閣的下層,成四棱臺形,恰像一個量糧食的大斗,每個側面都呈梯形。在東西兩側,附有斜坡式的蹬閣道,沿下層的中線,砌成縱橫兩條跟城門洞一樣的長洞,洞高約五米,寬度能容兩輛大車由南向北或由東向西并行。

    沿閣道拾階面上,便可看到四棱臺的上頂呈方形,四周筑有多半人高的女兒墻,中央筑有一矩形箭樓,飛檐十字拱脊聞聳,雕梁畫柱,紅窗紅門,灰磚灰瓦,顯得異常雄偉巍峨,絢麗多彩。

    每當天高氣爽的秋季,文人騷客登上斯閣,扶著女兒墻,極目遠眺:萬頃碧海,一望無垠;微風陣吹,秸稈搖曳,長葉飛舞,沙沙作響,好像波濤洶涌澎湃,又像萬馬奔騰,引頸長嘶。胸襟為之開闊,豪氣橫生。細看近景,谷黃梁紅,碩果累累,豐收在望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當那晚霞飛、滿天紅、夕陽落到黃茅屋的時候,屋頂的炊煙絲絲裊裊直上紅天。天邊歸巢的烏鴉,陣陣聲喧,紛紛飛過箭樓頂顫,真是一幅優美的畫卷,令人陶醉。

    按著方位和文章提示,這高閣應該是舊時棘津州縣衙的儀門。坐落在縣衙的南面。

    可到了任強所在的前世,城市建設不知進行了幾次改造,舊縣衙早已無了蹤影。而新的縣委縣政府,也早已是高樓辦公。

    高閣究竟是個什么樣子的,任強一點兒也不知道,甚至連參照物都沒見過,只能憑著文章中的介紹去想象了。

    而且,在這大平田里,八景宮只是一個府邸。總不能把個高閣建的比府邸還高還大吧!別再設景不成反添堵,丑化了八景宮。

    任強有些為難,一個勁兒地嘬牙花子。

    改建別的樣式的景點,對大平田倒沒什么,太清大平田八景宮還是太清大平田八景宮。但棘津州八景在大平田里就缺失一景,沒了棘津州八景原貌。這讓任強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

    那就依照文章中所描述,點化一個縮小了的高閣,讓其與八景宮比例相符,起到襯托美化作用。

    任強點化了一個,.看看比例適中。又把高閣與八景宮之間的道路,都鋪成石頭路面。路面上錯落有致地鑲上一些幾何圖案,光滑而美觀。

    嘿!這樣一布置,把個八景宮襯托的肅穆莊重,更加水霧氤氳,仙氣繚繞。

    “高閣臨秋”突出的是一個“臨”字,而且時間是在秋季。只有那時登上高閣,才能望見遠處萬頃碧海涌禾浪,近處谷黃高粱紅。

    大平田里還沒有農作物,也沒有春夏秋冬。

    任強站在高閣上,手扶女兒墻,放眼往大平田望去,在一望無垠的碧海中,仿佛有無數的農民在那里耕作。

    他們有的鋤地,有的揮鐮,有的放牧。不時還抬起頭來,擦一把臉上的汗水,給自己送來一個微笑……

    “鄉親們,我想念你們……”

    任強大聲呼喊了一句,眼淚卻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第四個景點:平原獵馬

    據《棘津州文史資料》記載:

    棘津州境內,系一片大平原,冬春季節,這片廣闊平原就成為武職官兵練習騎馬射箭的地方。帶領兵士,騎馬圍獵,為多數官吏所愛好。他們騎著高頭駿馬,背著彎弓雕翎,威風凜凜,后面士兵衛護,個個身穿號坎,有的架鷹,有的牽犬,浩浩蕩蕩,出城后少事練習便去放圍。馬鞭一揚,群馬四蹄蹬開,如箭離弦奔騰疾馳,不管溝坑壕坎一躍而過,如履平地。駿馬昂首長嘶,驚得林中鳥雁往空飛去。武士們抽箭搭扣往空射擊,只看亂箭齊飛,禽鳥飲血而墜,任歡馬叫,田間狡兔聞聲喪膽,連跑帶跳,疾馳而逃。

    空中放鷹疾飛,地上黃犬緊追,一段決賽之后,不是死在鷹爪,便亡在犬口,更使人驚嘆的,還是駿馬的腳程,真是快似逐電,疾像追風,騰騰凌空,橫馳萬里。看取拂云飛,是“綠耳”歸來,飛揚歡躍。正像李賀的名句“回看南陌上,誰道不迎春”。

    這一處可以說指的是整個棘津州大平原,官兵騎馬圍獵的壯麗場景。

    此處也屬自然景點。把大平田想象成大平原,驕勇的獵人騎著高頭大馬,在這里彎弓涉獵。場面之熱烈,氣氛之濃郁,完全可以憑空去想象。

    這里任強沒有發什么愁,很快定了下來。

    此景點最主要的是人和馬。在這大平田里,最缺少的是人。就是有馬奔跑,沒有人駕馭也是白搭。

    任強在八景宮東面開闊地帶,點化了幾匹石質駿馬,駿馬上坐著身背彎弓雕翎的石質獵手。一個個威風凜凜,奔騰疾馳。一切都是象征性的。并在駿馬的背后,點化了一塊醒目的大牌子,上書“平原獵馬”四字。

    第四個景點告成。

    第五個景點:常河楓葉

    《棘津州文史資料》是這樣記載這里的:

    常河村位于棘津州城東北四十余里,清涼江西支流,由西南流來,橫在村前,納清涼江水流流向東北。

    河岸堤外,廣種梨樹,一片林帶長約十華里。每當秋風蕭瑟、白露橫江的時候,梨樹葉漸漸變紅。

    斜陽一照紅光四溢,使河水也泛起了紅色。照得洗羽的鵝群,舉棹的漁翁,分外光彩。有幾片紅葉,飛出長林,落到河里,就隨波逐流,向東飄去。

    當南方鄰村初次看到北天一片紅光,大為吃驚:沒有降雨怎么會出現長虹?為了解除這一懷疑,就朝著紅光走去,隔江一看,才知不是長虹,是一片楓葉。

    葉是那樣紅,又是那樣艷,真是好看。怪不得唐朝詩人杜牧說:“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常河是一個村名。在大平田里,方位在距八景宮東北處四十余里的清涼江西支流岸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平县| 定西市| 崇义县| 鹰潭市| 澄城县| 天镇县| 丰宁| 图们市| 沧源| 曲阜市| 通海县| 望奎县| 仁寿县| 大港区| 广州市| 芷江| 敖汉旗| 许昌市| 贺州市| 凯里市| 兴和县| 乐平市| 普安县| 阳山县| 嘉祥县| 诸暨市| 吴桥县| 容城县| 广河县| 原阳县| 凤城市| 尼勒克县| 明星| 平乐县| 交城县| 昆明市| 龙里县| 弋阳县| 盘山县| 德保县|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