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橋山的寓意,不是漂浮的橋,它是音譯過來的名字。
在當地原始居民的土話中,“浮橋”的意思是,通往天國的門。
當然也可以理解為通往地獄的門。
反正都是死人去的地方,沒啥區別。
我只要給車上的人講一講山名的來歷,恐怕就能嚇退一大半的人。
只是不太好講。
關于浮橋山的由來,首先要從地理方面說起——
很多人不知道,浮橋山其實是兩座山。
它整體的樣貌,可以類比于女人的胸,如果男人胸肌發達一點,也差不多,雖然比喻有點低俗,但就是這個樣子,兩座山頭中間有一條很深的溝,正經說是大峽谷……
之前說過,浮橋山位于南北分界線上,北邊有人住,南邊無人區,分界線正是那條大峽谷,南北各有一座山頭。
今天要去的浮橋山,是北邊的這座山頭。
我們龍嶺山區的人,之所以沒人涉足南邊的無人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條深不見底的大峽谷,天然隔開了南北兩岸,想要過去的話,需要長一雙翅膀飛過去。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沿著峽谷一直往西走,走上幾天幾夜的原始森林,走到內蒙的境內,繞過峽谷再走回來。
真有人這樣走過,到過南邊的無人區。
只是沒有回來的。
介紹完地理方面,就很容易理解,浮橋山為什么叫通往天國的門——
相傳,住在這里的原始居民,由于世代無法到達峽谷對面,所以把對面神話,比作天國。
他們發現,峽谷兩岸有兩座一模一樣的山,他們堅信,這兩座山可以互通,是到達對面天國的唯一途徑。
他們還發現,每年的月夕,圓月照上兩個山頭的時候,會出現層層光暈,猶如天國之門正在打開。
于是便形成了一個世代延續的習俗:
每年的月夕,也就是中秋之夜,會選出一對幸運男女,在北岸的浮橋山頂舉行登臨儀式。
儀式上,被選中的幸運男女,會被蒙上眼睛,帶著無上的榮耀,跟隨著自己的心,一步步走向天國之門。
墜入峽谷。
大家相信,幸運男女已經到達了對岸的天國,繁衍生息,過著神仙一般的生活。
這便是“浮橋山”的由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們村子白骨坡的傳說中,方遠和月兒這兩個孤兒的身世,正是從浮橋山登臨儀式上逃走的一對男女,一路向北逃,逃了一百多公里,逃到我們村子安了家,相依為命。
所以說,浮橋山才是方遠和月兒的老家。
……
去往浮橋山的路上,我對大家講述了這個故事。
一車人表現得非常淡定,沒有害怕的,甚至都很激動,迫不及待想要到山頂看看,看看舊習俗殘留的遺跡。
很正常。
因為我的故事是經過美化的。
我不會對他們說:浮橋山是有人類居住的最后一站,那里的人們不經常與外界接觸,所以習俗至今仍然在延續。
我也不會對他們說:山頂有魔咒,每年從山頂掉到峽谷里的探險隊員,數以百計。
我更不會對他們說:幾千年來,去往天國的鬼魂經常會從對岸回來,山上各種鬧鬼……
當然,這些傳聞都是我小時候聽村里的獵戶們說的,我自己從來沒有去過浮橋山那么偏遠的地方,我只跟疤拉子打獵的時候遠遠地看到過兩座高峰,疤拉子說它很像姑娘的胸,所以我一直記到了現在。
兩個半小時的車程,不算太久。
大家在敞篷車里聊聊天,開開玩笑,賞賞風景,不知不覺就到站了。
這一路閑聊,我或多或少了解了伍夜深,這個碎發遮眼的靦腆少年,和隊上的其他人都不熟,是分組之后才互相認識的,隊上沒人知道他的背景。
總的來說,十分可疑。
下車后,我無意中看到伍夜深的背包里有一把野營刀。
這次活動,每人只發一套裝備,伍夜深的刀在包里,說明那晚在山洞里的第六人不是他,另有其人!
其實想想也對,假如伍夜深是巫婆的后人,他要殺害荀千靈,怎么可能出手相救。
突然覺得,這一百個人當中真是臥虎藏龍。
大家下車的地方,距離浮橋山還有一段距離,景區的路只修到了這里,前方不遠處是一片矮矮的房屋,是最后一片有人煙的地方。
應該是這里的原始居民不愿意搬遷,景區拿他們沒辦法,只能規劃到這兒。
近距離站在浮橋山下,視線都被龐大的山體擋住了,根本看不到后面的峽谷和另一座山頭。
給我的感覺只有一個字:冷。
&n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