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蘭陵笑笑生4,感謝狂奔的洋蔥兩位的1000賞,感謝何必輕斟淺酌和曦燕520兩位的500賞,本章為大家的打賞和推薦票加更,下午還有一章。
另外,以后加更規則是:總打賞每達到10000起點幣加一更,推薦票達到一萬加一更。新書期不能多更,不過達到加更規則的,我會盡快兌現,望諸位理解。)
以下是正文:
……
說實話,收廢品是沒有夾野物賺錢的,但勝在安全,而且長遠。
野物夾著夾著數量會變少,總有一天會夾無可夾。試想森林面積不變,野物卻變少了,再加上野物被夾多次了,它們變得難以夾到。
上一頭野豬,郭去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才搞定,下一頭呢?
兩個月?三個月?還是半年?
而且繼續夾下去,會嚴重破壞食物鏈,導致沒有天敵的野物變多,然后又銳減,最終害蟲會變多,老百姓的糧食會被害……
這些事情雖然發生時間很慢,往往是幾年的周期,但郭去不想這么做,雖然做了之后,若是發生大范圍的害蟲災害,也沒人知道起因是他,但他良心上過意不去。
很多人或許不相信,舉個例子,黔省農村蛇多,很多人見到蛇都會捉住,要么燉湯吃了,要么拿去賣了,還有拿去泡藥酒的,最終結果是老鼠變多,家里的糧食放不住。
然后,老百姓就去買老鼠藥來藥老鼠,死老鼠被蛇吃了,蛇也被毒死。
這樣做的后果是,短時間里老鼠變少,但不到一個月時間,鼠暴漲三四倍!因為老鼠的生育周期是七天。
所以先輩所說的“斧金以時入山林”是很有道理的。
言歸正傳。
今日事,今日做。
剛一回到家,郭去便馬不停蹄的帶著口袋,以及一桿小秤,背上背兜,牽著丫頭,在村里挨家挨戶的在村里挨家挨戶的詢問,是否有廢品要賣。
這年代里,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有書籍,因為再怎么窮,自己的孩子還是會去上學,盡管大都只上了小學一二年級,然后就輟學在家,等到成年后,就會外出打工。
上了學,那家里肯定就有書,可是書于老百姓來說,很多是不愿意賣的,寧愿放在家里腐爛也不賣!
此時就要勸他們了,因為書放在家里腐爛,還不如賣了,有幾分錢算幾分。
雖然帶著口袋和秤,但他知道,今天下午是不可能收到多少書的,但能收到金屬廢品也不錯啊。
抱著這樣的心態,也就沒了急迫心理。
整個村子里,五六十戶人家,每家最少也得有兩三斤書吧?如此算下來,最低都有一百八十斤書,至于廢鐵,爛鋁盆,銅線等金屬,每家一兩斤還是有的。
要說這些東西的來源,其實就是鋤頭,盆子,發動機上的線之類的,呃,銅可能少一些,幾兩還是有的,等到村里通上電,估計就多了。
“二嬸,有廢品要賣沒?我現在開始收廢品了。”郭去隨意找了一家,敲了敲門,門開后道。
“你個瓜娃子,這么小就學人家收廢品,還是叫你爺爺送你去上學吧!”
這話聽起來讓郭去有些不舒服,或許是前世在城里待久了,不習慣農村人“話糙理不糙”的風格,不過他也知道,這二嬸說的話沒毛病,農村人沒讀過多少書,在譴詞用句自然很是粗糙。
不過呢,這粗糙中更多的還是質樸,聽慣了人,都能從中聽出夾雜著的關心。
“二嬸,讀書的事情以后再說吧,我家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今天是真的來收廢品的,您家的廢鐵、鋁,舊書還有沒?”
女子看著郭去一眼,“算了,我也不說了,家里廢品還是有的,只是……”
“街上收廢品的,舊書三毛,我給四毛,若是一百斤以上我給五毛。”
后一句話等于沒說,因為一百斤書,很多人家里都沒有。然而,后來郭去才醒悟,他還是低估了村人的算賬能力。
“至于鐵,街上收七毛,我收八毛。鋁街上八毛,我九毛。至于銅,我收一塊一斤!”
這樣做雖然會引起同行不滿,但郭去必須這樣做。
原因有二,一是價高者得,即價格比別人高,容易收到更多的廢品。
其二是,街上壓價太狠,他有些看不慣,不入此行還沒什么,入了,懂了價格,那自然就很不舒服。想起以前老爺子低價賣掉的廢品,那就更不舒服了。
“是不是真的啊?”
“哎喲,我的二嬸欸,不信明天可以去問嘛,明天是趕場天,順便問一句不就知道了?”
“也是哈,那我明天問問。”
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村人還是分的很開的。
接下來又換下一家,同樣是不想賣,要賣也是等明天問過價格以后再決定。
郭去自然是表示理解,然后拉著丫頭前往下一家。
……
“先生家的孫子!來我家,我這里有幾斤鐵,還有一些書。”
說話的是村子的中年人,大概四十幾歲的樣子,老爺子在他小時候時,給他教過書,那時還是叫先生,養成了喜歡,所以傳了下來。
“黃三叔,怎么?你不去問價格啊?”郭去打趣笑道。
“問什么問,上個月才賣過一些廢鐵,價格還沒你高。”
說完,黃三叔回屋把廢鐵拿了出來,隨意的放在地上。
郭去見此,先是把鐵裝在蛇皮袋里,然后提秤稱。
“黃三叔,十二斤六兩,去一兩皮,算十二斤半行不?”
“行!”黃三叔看了郭去一眼,笑道。
他當時滿意,蛇皮口袋可不止一兩,郭去有意讓他占便宜,他豈能看不出來?
“那行,一共十塊錢。”
郭去放下蛇皮袋,然后從兜里拿出兩張五塊遞過去,“三叔,你數數。”
“數個屁哦,就兩張錢,三叔又不眼花。”
郭去笑著道:“是是是。那我走了,以后有什么廢品,告訴我一聲,我上門來收。”
“好嘞!”
郭去和黃三叔的對話,自然被幾家村民看見了,那幾家倒沒有選擇觀望,直接拿出了廢鐵之類的廢品。郭去也裝了一大口袋。
然后他搬不走,只得就地大聲把他爺爺叫來。老爺子用背兜背了幾次才背完。
農村的廢鐵,其實就是那幾樣:壞了補不了的灶鍋,電焊了多次,再不能焊好的鋤頭、柴刀、鐮刀等。
也只有這總沒法用了,沒法補好的東西,村人才會拿去當廢鐵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