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二狗的狼吞虎咽,郝東和女王就顯得文雅的多。不過這個文雅其實也是被逼無奈,女王最后甚至剩了一大半解決不了,二狗居然也不嫌棄,就直接幫忙給清掃了。
郝東抱著一搪瓷缸的老白開,半天,才終于把自己的那份釀皮給吃完,就覺得嘴唇和舌頭都已經沒知覺了。
那搪瓷缸還是當年的老貨,一缸子能裝兩斤老白開的那種。郝東一盤釀皮吃完,水也喝光,然后接下來一個小時都沒消停。
好在這段時間里也沒有需要行動的地方,跟蹤那頭給回來的消息,那個王奔在湟中縣和另外倆人碰了頭,然后就跑去嗨皮了。
這架勢,看起來那應該是同伙,跟蹤的人員通過遠距離采音器零星探聽到一點消息,似乎是后半夜才會有人來旅館這頭跟那個王奔接頭,所以他們現在也不急著回旅館,反而在市里玩了起來。
“有人要跟他們接頭?能是干嘛的?”二狗有些隱約的猜測,但是吃不準,“往這里進來交通不是很便利,難道他們的資料是公路運輸的?”
如果走公路,那最后幾批從南都出來的資料,到達時間似乎應該就是這幾天里。
女王點頭:“很有可能,所以我們現在絕對不能打草驚蛇,只要晚上能把人逮住,事情就能明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大家一直到晚上都沒敢離開監視的屋子。
西寧地勢高,偏西北,又是高緯度地區,六月底的時候,也沒有夏令時給調整時差,太陽到了晚上七點,還亮的跟東南城市的四五點鐘似的。
監視本來就是個枯燥的活兒,如今還要隨時聽取外頭跟蹤的匯報。偏偏那匯報都是關于被跟蹤人到什么大浴場,什么大酒店,什么ktv之類的,就是一點兒也沒有回轉的打算。
人都有叛逆心態,具體來說就是,越意識到不能做什么事兒,就越是想做什么事兒。
這會兒被關在屋子里,幾個鐘頭下來,其他人還好,二狗情緒就有些暴躁。牌也打不下去了,一會兒就到窗邊探一下頭,盯著一直不下山的太陽,嘟嘟囔囔的,不知道在說啥。
那司機比較會判斷情緒,看了眼時間,提議不然出去吃晚飯,順帶可以看看風景。
結果二狗眼睛剛亮起來,女王一句話就把他又砸回了原型:“這人很重要,不要做可能造成功虧一簣情況的事情。”
眼看著出去是沒可能了,二狗只能把一腔郁悶全都發泄在食物上。晚飯的時候讓小司機喊了一大鍋的羊蝎子湯,連湯帶水用電鍋裝了上來,插上電源,吃火鍋。
反正西寧高緯度高海拔,最熱的天氣里平均氣溫也才十五六度,是素有夏都美譽的清涼城市,在這里隨時都能毫無顧忌的享受火鍋的美味。
羊蝎子就是羊大梁,也就是羊的脊椎骨。
這里吃的羊肉,基本是以綿羊居多,肉質細膩嫩滑,入口即化。羊蝎子本身連骨帶肉,雖然是處理羊肉之后剩余的下水一類,但因為風味獨特,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種吃法。
比如醬羊蝎子,香辣羊蝎子,甚至老北京傳統食品里還有專門的羊羯子火鍋。
羊羯子和羊蝎子指的是同種食材,不過那是清湯鍋。到了大西北,清湯就不帶感了,必須辣的過癮才夠味兒,麻辣羊蝎子,吃到一身汗,才叫舒爽。
不過有鑒于下午的經驗,小司機在喊火鍋的時候,還是關照了一下,讓鍋湯里少放辣,另外再配辣醬過來。
羊蝎子鍋本身做起來不難,重要的地方在于選材和配料。
羊蝎子有普通蝎子和專門吃肉的肉蝎子的區別。
肉蝎子是準備給愛吃肉的人的,肉多,啃著能吃到東西。普通蝎子肉沒那么多,但骨頭厚,燉起湯來,反而更香。
郝東他們喊的依然就是樓下小店里的家常菜羊蝎子鍋,也不是特別的肉蝎子,就普通的綿羊脊椎骨。
大骨頭斬成小段,在滾水里焯個幾分鐘去血腥,撈出來,清水沖干凈。
選上好的蔥姜草果,輔以花椒桂皮胡椒孜然入油鍋翻炒到香味出來。如果偏好麻辣的,可以多加花椒;喜歡香味濃厚一點的,可以再多加一點香葉。
炒香的輔料里,羊蝎子加進去,繼續翻炒,直到羊肉香味兒出來,把所有肉骨頭連同香料一起,換到砂鍋里。
砂鍋里放沒過羊蝎子的水,撒足夠的干辣椒,開大火先煮開。煮開之后面上會起浮沫,仔細把這些浮沫撇去,然后下生抽和料酒,火調小,開始燉。
燉的時間不能偷工減料,說要一個鐘頭,四十分鐘就絕對不行。燉的中間添加老抽,讓肉湯味道和顏色更加濃郁。
火候燉到足夠了,起鍋放鹽,撒香菜,這就算好了。
這道菜做法其實不難,就是費點功夫。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鹽一定不能放太早。
鹽這種東西,對肉質會產生刺激性。豬肉魚肉可以先放鹽調味,那會讓肉質更緊湊卻又更滑嫩有彈性;但如果做羊肉,燉的時間不夠就放鹽,反而會讓肉質變硬,變成煮不爛。一旦弄成那樣,口感就差了。
所以鹽一定要到最后,肉已經燉爛,才能放下去。
不過現在的小吃食店,一般都不會這么花功夫,畢竟燉湯也要費煤氣。
所以郝東他們要的這個鍋拿上來一看,雖然同樣也是香氣四溢,不過在郝東這個專業的眼里就很明顯,那羊蝎子不是小火燉出來的,而是高壓鍋壓出來的。
因為小火燉講究的就是那個燉字,用很低的溫度,一點點把肉骨頭里面的味道和營養都熬出來,所有的美味都溶在湯里。湯鮮,里面的骨肉也鮮,吃到嘴里,有股活泛的勁兒。
可如果是高壓鍋壓出來的,整個就爛在一鍋里,湯還是可以很鮮,但骨肉會變得沒有味道,也沒有嚼頭,因為全部爛了。
這家小店還算比較有職業道德,沒有完全用高壓鍋全程。應該是開始的時候壓了一下,看骨頭開始酥軟,就換到鍋子里燉的。所以除非是專業級的饕餮,否則味道里頭的差別倒也沒那么容易能被吃出來。
既然是火鍋,自然不可能只有一個羊蝎子湯。
跟著湯一起上來的,還有大量豐富的配菜和小料。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本地特產的羊肉,肉質細膩,肥瘦適中,光看就能看得出,肉的質地十分之好。
其余還有羊肚羊筋,羊蹄羊腰子,羊心羊血羊肝羊肺。雖然都是雜碎,但處理干凈,去除過于濃烈的血腥味之后,下鍋涮來吃,味道極為鮮美。
羊肉吃膩了,還有本地特產的干板魚。這種魚以往是以本地特產的湟魚而聞名,如今湟魚已經屬于保護物種,市面上的干板魚究竟是什么取料就不好說。只能保證,味道還是不錯的。
本地有大量回民,所以豬肉類制品反而不多。小司機點菜的時候沒特別要大肉,送上來的生鮮菜里,葷菜就基本都是魚羊類,其余還有一些鵪鶉蛋和家禽下水。
除了葷菜,素的和豆制品類的也不少,畢竟他們有七個人,而且個個胃口都不小。
菠菜生菜油麥菜,豆泡面筋金針菇,土豆白菜寬粉條,小玉米凍豆腐黃豆芽都有不少,甚至還有一些魚丸和蟹肉棒。
最后則是一大盆主食,西北地區特產的面片兒。這是用來在火鍋最后,下到鍋里吃的。
面片兒顧名思義,就是面粉做成的薄片。
這是種有著悠久歷史的食物,制作簡單,吃法也省事兒,下面片所用湯頭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靈活選擇。基本上,除非是完全只吃干菜一點湯都不接觸的,否則都能在自己喜歡的湯頭里下面片吃。
其實正經來說,曾經正宗的面片兒都是需要靠手工來揪的。
其中一種名叫貓耳朵的,南北聞名。那就是揉好了面之后,搓成長面條,然后用手揪出小劑子,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搓,成為微微打卷兒的小面片,直接下到沸水里,煮開之后撈出來,配上鮮湯食用。據說連當年的乾隆帝都吃的贊不絕口。
這種吃法,發展到現在,真正會用人工手工來揪的很少了,而會地道揪面片技術的老師傅數量也在日漸減少。雖然家庭里日常吃面片還有不少人會自己來揪而不是完全依靠買成品,但絕大部分的店家,都會置備一臺小型的面片機,完全依靠機器操作。
這也就導致一般餐飲店里賣的面片這種食物,如今沒有什么口感可講究。
因為大家都是直接機器生產,都是一樣大小的方形菱形片,沒了手工的那種自然隨性,也少了一點面食經過人手之后才會揮發出來的特殊香味兒。
不過好在西北地區的面粉本身質量很高,這點差別也能多少彌補掉一些。還是那句話,不是專業級的老饕,也不會講究到這個程度。
一屋子人,除了女王全都是大男人,鍋子插上電,里頭湯水剛翻滾開,羊蝎子就被撈掉了一多半。空出來的空間,大家七手八腳往里頭放配菜。
小料除了比較清淡的芝麻醬和花生醬,另外還有專門重口味的辣油醬,也有偏鮮甜的豆瓣醬和海鮮醬,基本上都能找到合自己口味的蘸醬。
配著鮮辣爽口噴香撲鼻的火鍋,一邊撈一邊往嘴里塞,一群人吃的熱火朝天滿身出汗。
那羊蝎子質量確實好,麻辣味兒十分勁道,卻依然能吃的出羊肉的細嫩,以及骨髓里的芬芳。勾引的吃的人嘴里被辣的不停呼著氣灌飲料,結果剛覺得不太辣了,就忍不住去撈第二碗。
其它配菜也夠新鮮,份量又充足,像鮮豆芽這些,卷著辣湯入口,口感爽脆暢快,不用多的調味就能讓人胃口大開。
不過就算是這么吃著,大家手里的事兒也不敢耽誤,窗邊始終留著一個人注意著對面旅館的情況。
等天漸漸黑下來,一鍋羊蝎子肉都被撈光,配菜基本都被干掉,面片兒也差不多一人一碗塞下肚,湯也加到第四遍味道都開始淡了,通訊里終于傳來了消息:“他們返程了。”
差不多時間里,正好輪到去窗邊監督的二狗也注意到,幾十米開外的街口,有一輛非本地牌照的車開了進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