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十日,秦重足不出戶,在他的居所,對照著守一訣,一直不停地練習。
經過頭五天的煎熬,終于讓秦重摸出一些功法的差別。
天地感應篇,乃是感應天地的基礎,也是吸取天地間靈氣的法則,這個功法雖然普通,但就是因為普通,才足以證明這篇功法的精確,流傳數千年的東西,功法中糟粕的部分,早就被前人給淘汰剔除了,留下的,都是精華中的精華。
即使道者境中達到很高修為的大神通者,面對這篇最最基礎的感應篇,都難以改動其中任何一個字。
更關鍵的是,這篇功法,兼收并蓄,與其它的更為高級的功法毫無沖突,可以實現無縫對接。
才使得這篇功法流傳至今。
但在運用外力箭術運氣流向時,再對接到守一篇時,則出了大麻煩。箭法講究的是以外為主,以內為勁。而守一篇則是講的以內為主,融合外體,于是修練的第一個大麻煩來到。
兩種不同的功法,就有兩種不同的真氣和靈力運行路線,要硬生生地將兩種獨立的功法無縫對接起來,無疑是癡人說夢。
強練之下,秦重吃了大苦頭。
這五天之內,秦重只要一運起功法修行,全身經脈就如沸水,運轉不靈,導致有時候識海都變成亂七八糟,幾乎要將經脈給廢了。這個后果,比之前和解暉那最后一戰還要嚴重。
到了第五日,不堪折磨的秦重,狠下心,放下箭術和守一訣,將兩個功法都丟出腦海,再這么強行將兩個功法修練下去,自己馬上就要終身在院里干雜役了。
他只練起一個,天地感應篇。三個小周天中,經脈就恢復了大半。這讓秦重嘗到了甜頭。
也讓他隱隱摸到其中一點征兆。
再有三日,全力運轉感應篇的秦重,已將受創的經脈,恢復如初,體內的真氣活躍勝于從前。氣海中的小佛珠,轉速也快了一些。
這讓秦重如釋重負,如獲至寶。
原來這最為普通的感應篇,還有這種效果。
如果說,用天地感應篇去協調箭道和守一訣之間的沖突,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最后兩日,他嘗試先運行箭道功法,再運天地感應篇,最后才轉入守一訣,果不其然,沒有再出現之前那種經脈逆轉,全身如沸的情形。但也并不意味著三者之者馬上能如魚得水般順滑,畢竟要將三者進行無縫對接,不是這二日的時間就能完全體會和領悟的。
其它新弟子,則沒有他這種煩惱。那些弟子,沒有一個又教他箭術,又傳說他錘法,還在錘法暗藏五元歸宗功法的神秘師父,更沒有一個一入院門,就被他賣到冶煉堂當苦力的師父。
如果他一入院就入菜鳥堂修天地感應篇,將自身的修為提高,再入手五元歸宗功法,與藏于錘法之間的原本五元歸宗殊途同歸,也不至于有現在這樣的困局。
好在膽大心細的秦重,終于在十日修行間,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箭術與守一訣,如同馬車上的左右兩個輪子,而天地感應篇,則是這兩個輪子間的軸,輪子間因為有軸,只要經過時間磨合,就會慢慢實現同步運行,感應篇先與箭道融全,再與守一訣融合,最后是三者同時融合,再無分彼此,合而為一。
如果這個功法感悟能傳播出去,院里不知道多少弟子,又或是整個大陸王朝,又或是整個七界,將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在功法繼承與銜接上,又將造化多少人?
可惜的是,現在的秦重還境界太低,只能想到用這個方法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根本無法將這種修行方法上升到理論階段。
第十日,秦重睜開雙眼,感受自己自己體內充沛的真氣靈力,甚至皮膚都能感覺到之前要強硬。毛孔間感受著天地靈氣的細微流動,氣海中活躍的氣團,所有這一切,都表明自己的二三重境界開始慢慢對接了,已經是一只腳踏入三重門坎。錘法是早就入三重了,經過這十天的不停修練,已接近于三重大成境。現在是箭術,也無限地接近三重了。
按這個速度,再有二十日,秦重的境界,最低階的箭術也將完全入三重,而感應篇和冶煉術則往第四重快速而去了。
就在秦重沉迷于這種三種功法同步進階的修練飛速狀態時,偶爾也會出去試一下箭術和煉器術。這兩種道術的進展,都比較明顯。
他在琢磨著,下次再去萬經堂,是不是應該把那部六合箭功法給拓回來,自己箭道原來的手段,看過他比斗或聽過他的人,幾乎都有些印象了,自己要是不增加一些新的壓箱底本領,后面的中比和大比,可是會很艱難的。
至于煉器術,他現在能在半刻鐘,連續掄錘三百下而毫不喘氣的。
但修為上去了,冶煉術仍然沒什么進展,還是無法煉出二星道器。
這讓秦重有些郁悶。
他不知道問題在哪,是材料,火侯,錘法,還自身的境界?
冶煉堂中,什么材料沒有?最低階的陰鐵,玄鐵,還有更高一級的蒼龍木,扶桑木,甚至世間難尋的神木梧桐木,神龍木等。這一段時間,材料方面,跟著鐵柱和大師倒是認識了不少。
但高階的冶煉術,卻是還未入門。
至于錘法,中年鐵匠教的錘法,不會低于院里任何一人的錘法,而火候,冶煉堂的一元純火,是比中年鐵匠那里的普通爐火強十倍的道火。
那問題究竟在哪呢?
最近鐵柱和球大師都忙得很,而他只能晚上才過來冶煉堂,都沒有時間和機會向他們請教。
望著那融合的最后階段又碎成一堆廢鐵的陰鐵,秦重臉陰了下來。這已經是這十天來連續失敗的第七十九件了。在融合的最后這一關,感覺無論怎么發力,用火,都難以融成一體,使得二星道器的光材料合成這一步驟都不能竟全功。
現在就算秦重的煉器神術,也無法再進行得下去。
就在秦重為煉器術無法進階而煩惱時,他的身份令牌中接到院里下的一道任務,菜鳥堂弟子,秦重,因被律堂與金風堂雙雙推薦下,將參與院門的一項任務。
秦重在完全摸不著頭腦的情況下,去找了菜鳥堂的黑大師問個清楚。
黑大師也覺得很是驚訝。待他了解完情況后,才將整個情況告訴秦重。
原來,在離戒齋院北去二百里,有一處宗門叫龍門谷的,多年來,一直依附于戒齋院,相當于戒齋院的一個下屬宗派,每年將谷內所特產的如扶桑木,蒼龍木等煉器的上好材料的三成提供給院里。而但凡龍門谷有需要戒齋院出面才能解決之事,院里自然也會派人進行處理。
這種關系,一直良好持續著,至今已有數百年了。
直到今年,不知為何,本因上個月送到的各類神木,遲遲未到,又未收到龍門谷方面的信息,因此,院里才準備派出弟子一探究竟的。
這個任務本身,幾乎是沒有危險可言的,并且那兩個堂的人說得很明白,秦重作為新弟子中的代表人物,現在與下屬宗門提前接觸一下,也是好事。也讓下面的宗門看看咱們院里新一代弟子的風采。
此去都有數名有經驗的師兄照看,既可增長見識,也可讓新弟子增加一些閱歷,為院門計,這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任務。
據說這個建議,是金風堂的夏德全師兄與律堂的幾個要好的師兄一起提議的。
聽到夏德全這個名字,秦重的心里沉了一下。
但在這種無根據的情況下,秦重完全找不到任何反對的理由,黑大師也是這么認為。因此,這件事,就板上釘釘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