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稻花十里香 正文 第四十一章:這個夏天,有點涼

作者/萬人不迷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很快,沒過幾天,周家的農會已沸沸揚揚的辦了起來,平山村,竟有五分之四的人家入了農會。

    “你家入會沒有?”這是平山村最新的問候語,相當于“吃了沒?”“今天你喝了沒有?”

    入了農會的,聽過都會心一笑,暗暗松了一口氣,面上還得帶出些矜持:“左右是給周家面子,俺家,可是張大山大哥親自來請的……”

    “那是,那是,你老哥是誰呀!”心里卻說,俺家是周大虎來簽的,周大虎那是周大少爺身邊的人呢。

    沒入農會的,吐口口水,撇著嘴道:“俺家是正經良民,憑什么給周家當雇工?”

    眼睛還得四下望望,表情也不屑的緊,心里罵道,俺家的小三子多么機靈,周家卻看不上,不讓掙那一個月幾百個大錢,呸,什么東西!“周家那銀子,狐貍精變的,不定哪天變成石頭了!”

    聽的那位,鋤頭就重重鋤在地上,“可不是咋滴,好好的人不當,去做奴才……”

    “農會里哪條是要賣身為奴的?”身后莊稼地里閃出來里正,沉著臉,看著眼前的二位。

    里正的權威在小小的平山村那一向是好使的,二人慢慢低下頭,打了招呼,找個借口溜了。

    看著他們的背影,里正許久才嘆息了一聲,怎么感覺自己有些仗勢欺人?

    他又何嘗不知道,周博的做法,雖說是為大多數人謀了福利,但總讓他有種壓抑的感覺。

    “爹,你就是想太多了,咱們跟著周家,日子眼瞅著也會比以前更好,您老人家的身份又在村里擺著,村里誰還敢不敬重您的?”

    王俊峰的聲音雖然壓得很低,但聽在他耳朵里,卻還是略左右瞧了瞧。

    看著他的動作,王俊峰失笑,接過他的家伙什,道:“回家了,回家了,看這天要下雨,咱家那鴨舍,可得再搭些蘆草上去,周家小七娘說了,這鴨子呀……”

    里正聽著兒子的話,連連點頭。

    爺倆個聲音越行越遠了。

    凡入了周家農會之人,現在有富裕銀子的,都統一在周家買了鴨子,周家的鴨子不吃禾苗只吃雜草,而且價格和外面的一樣,就算不一樣,大家也只信周家的。大家都不笨,周家那是得過山神保佑的人家,現在肯幫拉大家,還等什么?

    平山村窮,那沒富裕銀子的,如宋山冬之流,更是大多數,也在周家租來了神奇的鴨子,每月需要上繳一定數量的鴨蛋即可。

    “啥叫玉米?”宋山冬遲疑地開口,“收了小麥,還可以種這個?”

    周滿倉略頓了頓,又看了他一眼,才說,“冬子,讓種啥種啥,咋忘了?”

    看他態度軟和,宋山冬這才松了一口氣,低聲道:“俺沒說不種,就是不知道這是個啥物件。”

    他低頭,也不看著大家,只低聲道:“真的,真的,俺真沒別的意思。”

    大家笑起來,這虎家伙不耍壞心眼,敢說敢干,倒也不讓人煩。

    饒是這樣,還讓周康瞪了好幾眼,背后的東平也捅了他幾下子。

    “冬子說的是,這個玉米,是俺家少爺托白大公子問過農政司的,說是產量足好種活,特意給咱們要過來的,只種這一季地里還免稅一年呢。”

    “說了吧,跟著周家盡沾實惠光!”

    “免稅一年,那今年過了秋,可以剩下不少糧食啦!”

    “過冬的時候,再換些酒,肉,等著過個好年吧。”

    里正也咨詢過縣里,知道周滿倉說得俱是實情,也跟著點頭說:“跟著農政司,總沒錯的。”

    這場面,周博是不會出面的,周滿倉抬手阻止了大家的議論,“俺老漢覺得,收了小麥地正好閑著的人家,可以種些,力氣總歸是有的吧!”

    “周老爺子說得是!”周家也沒說讓你拔了地里的莊稼種玉米,只說收了麥的有閑地的可以種。

    家里種了兩樣莊稼的就輕松了,免了一年的稅,還能跟上周家的步子。

    有周家托著,不怕啥!

    麥收后,農會各家在周家的號令下,皆在自家的空地上,種上了大豆和新引進的玉米,雖然不知道這玉米是個啥物事,但周家讓種,大家就都果斷種上了。

    周家的農會建立得非常順利,讓雪見這個新新人類都怔目結舌,對周博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放前世,絕對的商業奇才,比自己更像穿越人士,雪見特別想跟他探討一下朝鮮挑戰全世界的事,想聽聽他是哪個時代穿過來的?!

    “比我還更像穿過來的,這讓我情何以堪?”雪見下意識的搖著頭,深深的感慨著。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管在哪朝哪代哪個時空,都會像癤子一樣,早晚出頭!

    珍味齋的蘑菇賣得出奇得好,再加上端午時的贈送給大家品嘗的腌鴨蛋和松花蛋,連青州或者更遠些的州縣,也慢慢知道了安寧有這樣一個小小的聽說可以四季出蘑菇的店鋪,都紛紛過來批發。

    反正山洞的蘑菇長勢良好,這無本的買賣,不光讓周家眾人徹底脫貧,還讓白逸天數錢數得眉開眼笑。

    周博在周宅旁邊又蓋了一家簡單的三進庭院,外院養鴨子,里面兩進專門腌鴨蛋和松花蛋,四娘做了此處的“院長”,并點了王家的媳婦曉月和馬嬸做管事的,月銀一兩銀子。

    四娘對曉月和馬嬸說:“咱‘松花院’還需要招幾個干活麻利不懶不尖的,只一樣,大哥說得在農會的人家里選才是。”

    “這事包俺娘倆身上,四娘子請放心吧!”曉月大聲說,“包管挑的人,個頂個的好使!”

    四娘點頭,“曉月姐辦事,四娘自然是放心的。”

    當天,這事兒在平頭村都炸開了鍋,大姑娘小媳婦還有婆娘們,都紛紛過來毛遂自薦來做工,聽說在這腌蛋的活每日只需半天,月銀六百錢,這不是天上掉銀子嗎?

    到底曉月和馬嬸斟酌再三,挑了老實厚道的五人。沒被挑中的也不著急,都知道明年全縣可能都要養鴨,這蛋自然周家會收上一大半,俺蛋的活計,自然還會招人的,再招也只入了農會的人家挑,咱總是有機會滴。

    杜海也回村,挑了東平在內的四五個機靈的小伙計,月銀也是五百錢到一兩銀子,一月還有兩天的休息,直讓村里人羨慕的要命。到底周家三叔找上門來,三叔家的長子周陽年紀比東平小了兩歲,也還算是伶俐,也一同去了安寧縣。

    這個炎熱的夏天,平山村人一直都是熱血沸騰,每日除了農忙,就是聽關于周家的各種新鮮事,忙得不亦樂乎。

    相比于平山村民眾的繁忙,周家就平靜許多了。

    幾個孩子營養跟得上,自然雨后春筍般的竄個兒,衣服穿不了一個月就見小,二娘等人自然邊做新衣邊埋怨著邊樂得合不攏嘴。

    四娘每日上午過去“蛋房”,下午陪姐姐一起做衣,忙碌而滿足。

    七娘自不用說了,凡是白逸天買來的鴨子,必定是要過七娘的手“培訓”的,培訓后合格的鴨子,才能上各家的稻田上崗。這后面小園葫蘆架下,均成了七娘的領地。

    只五娘和六郎,這兩個猴子,大夏天的竄上竄下,看得大家都鬧心。

    井水里,始終都有湃過的果子解暑;新式的浴房里,隨時可以充個涼;雖然無冰,但各屋都有幾盆洼涼的井水降溫。

    這個夏天,有點涼。

    雪見和周博也很忙碌,小葫蘆已陸陸續續的長了出來,石膏模子,周博也前前后后做了幾百個。

    商量著,是不是可以開始給葫蘆穿上石膏“外衣”了?

    兩個人全是外行,全靠猜的,但也知道此事重大,索性鎖了小園的門,周博自己裝了鑰匙。

    家里人倒不在意,小些的孩子巴望著去大青河邊玩水,對自家的小園,早沒有興趣。

    這半個月來,倆個人摸索著試驗著,如何給那么小的葫蘆掛上模子,于是天天泡在小園中,葫蘆多,模子少,剩下的葫蘆,周博想了一個最簡單不過的辦法,干脆尋了許多精致刻花的木板,每個葫蘆用兩個木板夾起來,纏上細細密密的漁線。

    雪見眼睛一亮,笑瞇瞇地說:“這個好,這個好,還是大少爺這個法子好,又簡單,又易成功。”

    這樣說著,雪見也來了靈感,直接用了漁線按一定的距離均勻地豎著拴在葫蘆的表面,可以想象得出來,因拴有繩子的部位不再生長,沒拴繩子的部位繼續生長,這樣就可以制成極具觀賞性的三棱、四棱等多種圓棱形葫蘆。

    范制葫蘆起源于明朝,興盛于清朝,當然這是雪見不知道的,幸虧這是一個架空的歷史,否則她就要像其他穿越人士一樣改寫歷史了。

    倆個人越忙越起勁,靈感更是源源涌現,每天雪見都會把這些靈感記下來,留待明年再用了。

    明年,明年什么樣呢?雪見心中充滿了希望,她知道,明年會更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畴县| 区。| 通许县| 株洲市| 福清市| 丰城市| 巩留县| 孟津县| 海安县| 都江堰市| 岢岚县| 友谊县| 汉源县| 胶南市| 长寿区| 华亭县| 集贤县| 夏邑县| 恩施市| 枝江市| 旺苍县| 汉中市| 石泉县| 汉中市| 宽甸| 迁安市| 清丰县| 化州市| 三台县| 双牌县| 奉新县| 东乡县| 繁峙县| 定边县| 乐昌市| 长岭县| 略阳县| 莱西市| 曲周县| 天水市| 西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