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想法是,到了并州會有公孫瓚的幫村。
公孫瓚是野心勃勃沒錯,但是公孫瓚不會對他不利。
公孫瓚要難為的,只不過是劉協(xié)而已。
對于這個小皇帝的處境,劉備表示同情,但不會付出忠心。
生逢亂世,人人爭先。
弱小,就是他最大的過錯,誰也幫不了他。
還有就是并州,現(xiàn)在是無主之地。
劉備借著正統(tǒng)之名,說不定會大有作為。
劉協(xié)想了想,“并州,是不是太苦寒了?”
“陛下,你放心,微臣是不會讓你受苦的。
并州遠離中原,會讓很多亂臣賊子望而祛步的。
反之我們進入了中原,很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劉協(xié)從小就被軟禁,即使早慧也沒有什么見識。
自然三言兩語,就被劉備給唬住了。
“一切就按照皇叔所言吧!”
“能得陛下信任,是微臣的榮幸。”
“.....”
董卓退守函谷關(guān),袁紹以為自己已經(jīng)穩(wěn)超勝券了。
自然對劉協(xié)疏于防備,主要也是他手下的名士太多了。
這些個名士啊!有的是真才實學(xué),有的是沽名釣譽。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愛惜羽毛。
怎么說劉協(xié)都是皇帝,他們不想袁紹逼得太狠。
這事要傳出去不好聽,會牽連他們的。
因此讓劉備找到了可乘之機,當(dāng)晚就帶著劉協(xié)突圍了。
劉備手下的兵馬不多,但絕對都是精銳。
再加上關(guān)羽和張飛,這兩員猛將。
真的讓劉備得逞了,袁紹只能帶兵去追。
函谷關(guān)下的聯(lián)軍,就這樣名存實亡了。
各回各家,從頭開始。
小皇帝都走了,他們就沒有再留下來的必要了。
劉協(xié)的事,事發(fā)突然。
讓一眾諸侯都很意外,對地方上的局勢,也有很大的影響。
劉協(xié)北上,那么袁紹勢必北上。
公孫瓚肯定不會坐視不管,公孫瓚與袁紹的第二次交手,很快就發(fā)生。
那么到時攻打冀州,正是一個好機會呀!
潘閭剛回到青州,就聽說了這個事。
不由的感嘆,運氣使然啊!
這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
如今這天下群雄,最有資格搶奪冀州的諸侯就是潘閭。
近水樓臺先得月,其他的諸侯,要不就是離得太遠,要不就是太過弱小了。
周邊戰(zhàn)亂不斷,唯有青州政通人和,潘閭沒有后顧之憂。
錢糧,潘閭現(xiàn)在更是不缺,剛才兗州搶過來的。
正好可以,供給大軍使用。
“傳令下去整軍備戰(zhàn),公孫瓚出手,我們就出手。”
一眾謀士都沒有阻止,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戰(zhàn)事來的,比潘閭預(yù)想的快。
公孫瓚,根本就不想讓袁紹的大軍,進入并州。
直接帶兵,把袁紹堵在外面了。
“袁紹,你回去吧!這里不是你能來的。”
“公孫瓚,你這個敗軍之將,也敢阻我。”
“笑話,在平原之上,你袁紹又怎么可能是我的對手?”
不要以為公孫瓚是大言不慚,他說的都是事實。
公孫瓚麾下,半數(shù)都是騎兵。
在平原之上,公孫瓚的大軍可以發(fā)揮出最大的實力。
連草原上的胡人,都懼怕公孫瓚,更別說袁紹的冀州兵了。
這一交手,袁軍就吃了大虧。
袁紹,所倚仗的先登死士都沒有建功。
先登死士是騎兵的克星不假,但需要地形的輔助。
北方的平原,無遮無攔。
騎兵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先登死士再厲害,終究是兩條腿走路,他們是追不上。
白馬義從,就是在外面‘放風(fēng)箏’,都給他們喝一壺的了。
“主公,我們還是先退兵,再從長計議。”許攸勸諫道。
這冒冒然的開戰(zhàn),的確有點太草率了。
“也好。”袁紹也是長眼睛的,戰(zhàn)場上占沒占上風(fēng),他還是能看出來的。
袁紹后退三十里,重新扎營。
“幼帝,我志在必得,你們有什么辦法都說出來吧!”
“公孫瓚自不量力螳臂擋車,已是取死之道,主公不用憂心,勝利早晚是屬于我們的。”逢紀(jì)是真會說呀!說了跟沒說一樣。
郭圖等人還附議,使得袁紹更加心煩。
如今的袁紹,可不是歷史上的袁紹了。
歷史上的袁紹,霸業(yè)一帆風(fēng)順。
哪像現(xiàn)在呀!諸事不順。
所以現(xiàn)在的袁紹更加的務(wù)實,他不喜歡聽這些空談。
“我要你們有什么用?連個計策都想不出來。”
“主公,屬下到有一計可行,組建車兵跟公孫瓚的騎兵,在平原上爭鋒。”田豐上前。
袁紹:“車兵,不是被淘汰了嗎?”
“車兵,的確有多種弊端,但卻非常適合在平原上作戰(zhàn),這樣可以彌補我們雙方兵卒在騎術(shù)上的差距。”
“我等附議。”以許攸為首的謀士,也站了出來。
眼下戰(zhàn)事要緊,田豐說得有理,許攸自然支持。
郭圖:“這樣不是耽誤時間嗎?”
“我們已經(jīng)耽誤很多時間了,不差再耽誤一點,請主公以大局為重。”田豐的話,一如既往的難聽。
他要說的委婉點,袁紹馬上就會答應(yīng)他。
可現(xiàn)在袁紹說的卻是,“你們都下去吧!讓吾再考慮考慮。”
組建車兵,也不是一天兩天的。
以袁家的家大業(yè)大,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因此潘閭多等了一個月。
董卓那邊也在猶豫,他該不該出手。
董卓現(xiàn)在是雄心不在了,但他有點咽不下這口氣啊!
劉協(xié)呂布,從他眼皮子底下溜走,還搶走了他的美人。
那幫子諸侯,還在函谷關(guān)下對他以重創(chuàng),讓他顏面掃地。
“文優(yōu),你說我們要不要搶回小皇帝?”
如果是以前的董卓,李儒肯定會毫無猶豫的回答他,要奪回小皇帝。
可如今的董卓,真的不能讓人放心啊!
“岳丈大人,你想奪得天下嗎?”
“這是自然。”
“為此,不惜一切..?”
“這...”
董卓竟然猶豫了,李儒也就有了答案。
“岳丈大人,我們沒有必要趟這渾水。”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我們從涼州出兵還是有機會的。”董卓能想到的,李儒怎么會想不到。
李儒:“岳丈大人,想當(dāng)漁翁的人很多,不止我們一個,況且涼州并不完全屬于我們,馬騰韓遂有可能拖后腿。”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