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善得了鄭家和長孫家的保證金,共計一千兩黃金。
第一次供貨每家各五千根蠟燭,立刻就放到各家的店鋪里進行銷售,價格同樣五百文每根,但是鄭家卻賣四百九十八文每根,別小看這兩文錢,在長安城到是一下子搶到不少的客源。
這種降價的行為其實是帶有一些小惡意的,不過相比達官顯貴來說他們也不會差這兩文錢,在貴族圈長孫家的蠟燭賣的更好一些,據(jù)說長孫家主要用蠟燭作為禮物來送,讓元善感覺這家族真是一個比一個精明。
不過不要緊這些都是有利于蠟燭的推廣的,代理權都是一年一簽的,元善也不擔心蠟燭銷售上會出現(xiàn)問題。
一家獨大壟斷產(chǎn)業(yè),只要生產(chǎn)就賺錢,目前來說這就夠了。
有了這筆保證金,元善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從蠟燭簽約代理之后,他就帶著莊園內(nèi)的一眾人等投入到了土陶的制作中。
趁著秋收還沒有開始,這段時間,他讓盧鐵匠制作了一個拉坯機,主要動力則是用腳蹬自行車來代替的,利用齒輪和鏈子帶動轉(zhuǎn)盤。
制作土陶的泥巴都是從河邊上挖的粘土,元善讓十幾名家丁將泥巴進行一系列的處理,最后揉面一樣揉的均勻,接著就開始制作陶坯了,元善最先進行了試驗,在制坯機的轉(zhuǎn)動中制作出了一個有些走形的碗,然后就是一眾人開始下手制作。
基本上做的最多的就是土盆了,碗這種,后來還是從元善這里開始制作一些土陶杯子,經(jīng)過幾次嘗試之后杯子到是做的有模有樣的,就是大部分都有些扭曲。
唯獨千羽學著制作的杯子到是很像樣子,這可能跟她習武有關系,手比較穩(wěn),在制坯機上轉(zhuǎn)出來的杯子也相對圓一些。
為了滿足制坯機的轉(zhuǎn)速,只能叫來尉遲寶林等一眾人輪番上陣去蹬自行車,而剩下的人則是開始承擔了甩捏泥巴的工作。
“寶林再加速,要保持現(xiàn)在的速度,保持住……”結(jié)果尉遲寶林等人很悲劇的成為了燒陶坊的第一批動力提供者。
尉遲寶林呼哧帶喘的臉上是一頭的汗水,元善沒叫他聽,他就只能用力的瞪著,還好力氣用的并不是太大,但是需要長時間的耐力,這對于尉遲寶林這個有壯碩的身體到是一大挑戰(zhàn)。
經(jīng)過幾天的制作練習,元善的手已經(jīng)比較穩(wěn)了,制作一個圓形的碗杯子都變得輕松起來,雖然仍然存在輕微變形的情況,但是比起之前已經(jīng)好太多了。
幾天的時間做了一批各種瓶瓶罐罐的,元善給用草木灰,各種礦石灰,調(diào)制出了好幾種釉藥,然后澆在罐子上后燒制,將會得到不同的陶瓷。
將陶坯先行燒制后進行上釉,然后再次進行燒制。
上釉之后能夠得到什么樣的效果,元善他也不知道,這幾天的準備時間一共做了上千件各種土陶物品,奇形怪狀的東西什么都有。
接著就開始入窯進行燒制,主要用的都是木材作為燒制原料,整個土窯就跟爐子一樣,地下燒柴火,火會通過爐箅子進入窯中,上面留著一個空隙,整個窯的結(jié)構基本就跟一個水套爐差不多,區(qū)別就是使用土磚結(jié)構的而且比較大罷了。
點火之后就是一段漫長的等待時間,至少五六個小時之后會封窯,封窯后燒制一天時間,經(jīng)過一天冷卻之后就可以開窯看看到底會得到什么懂東西了。
經(jīng)過五十多人的不懈努力,土窯終于等到了開窯的是時刻,元善帶獨孤若蘭等人親自等在外面,及時名家丁開始入窯搬東西。
周管家一看這燒制出的陶器出現(xiàn)了好幾種顏色,有參了石灰漿變得青灰色的,還有呈黃色的,有綠色的,總之各種顏色的都有。
“少爺,這這這是我們做的么,這么多的顏色,大唐的窯坊都沒有這么豐富的顏色,少爺看這個杯子上的出現(xiàn)龜裂狀的圖案十分的好看,要是拿出去賣一定能賣上百貫錢的。”周管家激動的大叫出來道。
元善一看這不是冰片釉,哈哈這個杯子要是拿出去或許真的能值不少錢呢,幾十貫還是幾百貫么,反正先自己拿來用吧,這個造型還是很一般的,想要出售那就必須要找一些專門制作陶器的師傅才行。
改進了樁木的旋坯裝置,要是換成熟練的制陶工,加工出來的碗碟將會更快。
“哈哈,看看這個杯子是誰做的。”元善立刻說道。
在制作這些陶期間的時候后面都會留下制作人的名字,有些家丁不識字,則會有人代勞。
“少爺是二夫人做的杯子。”周管家看了好幾遍之后將杯子直接遞到元善的手上道。
“哈哈,沒發(fā)現(xiàn)千羽很有藝術天賦啊。”元善大聲的稱贊了一旁的千羽,這時候千羽也將杯子拿過去看了又看,這可是親手制作的,就算形狀不那么圓潤,關鍵是這份心意才是重要的。
“先將燒好的陶器搬出來,將燒裂的分出來,周管家統(tǒng)一幾下,看看誰的手藝好,以后就負責陶器坊的工作。”元善說道。
接著又說道:“以后這間陶坊沒事的時候大家都可來進行陶器的制作,另外還要雇傭一些會制作陶器的匠人,隨后投入生產(chǎn)。”
“是,少爺,這些老仆都已經(jīng)記下,很快就去辦這事。”周管家說道。
“好,現(xiàn)在就看看本侯爺制作的成果如何。”元善說著,一邊就朝著他制作的茶壺而去,他做的這個茶壺比較小,而且造型十分的特別,一眼就能看出來,所以根本就不用找。
一共做了三個茶壺,可惜其中有一個燒裂了,但是另外兩個是好的,元善很高興拿著他自己做的茶壺像個寶貝一樣握在手里看了一遍又一遍。
“夫君,這是什么陶器啊,如此奇怪,太小了吧。”獨孤若蘭問道,其實元善做的這個帶有壺嘴的茶壺在唐代已經(jīng)有壺嘴了,只是這外形確實非常的特別,很小看上去很精致。
“這個是茶壺,不過不是用來煮茶的,而是用來泡茶的壺,過幾天夫君炒制一些茶葉,到時候若蘭就明白了,對了你的成果能,拿出來看看啊。”元善說道。
“在那里,是那個最大的壇子。”獨孤若蘭立刻說道,然后就過去想要搬那個壇子,可是有點沉,這個壇子獨孤若蘭做的時候是用泥巴揉成長圓條然后一圈一圈的盤胡來的,然后外面好里面用泥巴再次抹均勻,古代的壇子基本都是這么制作的,也不知道獨孤若蘭是從哪里學來的,還真的燒制成功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