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雖要將江山定鼎,但有不臣者,還是猖狂!天下這么大,吾也只是平定了西北一角,司隸還不穩(wěn)固。只要諸位并肩向前,小卒也可為將軍,將軍可加大。門楣之上鑲萬戶侯,不是不可能啊!諸位看看我,當年吾只是一個落魄亭侯,誰能想到,吾有今日?”
劉凡對關羽、徐榮勉勵道。
“吾等必助王上平定天下。”
關羽、徐榮等將心中火熱,齊聲說道。
“吾與諸君共勉之!”
劉凡回禮。
當日,回洛陽之后,劉凡將徐榮麾下兵馬駐扎在新安縣,就放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這一次討董之戰(zhàn)后,黃忠向劉凡舉薦麾下驍將張郃。并闡述張郃所立功勛。
劉凡立刻表張郃為北中郎將,讓他在百姓之中,招募精壯兩萬,駐扎在司隸東面邊境,陽武、中牟、開封三縣,防備關東諸侯。
這兩萬士兵,除了校尉、司馬外,是純粹的新兵。連戰(zhàn)馬都沒有。武器、弓箭雖有,但制式武器、盔甲遠在雁門鐵城,還未運來。
張郃在歷史上素以善用營陣,用兵巧變,長于利用地形著稱,但劉凡要考驗一樣張郃的練兵能力。
要讓他訓練一支真正的步兵,為他將來東征的主要力量。
這一次大戰(zhàn)雖然大獲全勝,死傷也有萬人。
劉凡下令安葬這些士兵,并且撫恤其家人。
陰山鐵騎、陷陣營、龍驤騎缺少人馬,選精兵入。
軍隊編制不完整,招募司隸地區(qū)鄉(xiāng)勇壯士入。
由于劉凡的威望,司隸百姓來應入各軍者人山人海。少年、青年見識到了戰(zhàn)斗的殘酷,為了不想再被叛賊左右,皆想入趙王的軍中。
但劉凡僅僅只在各地上百萬青壯中招募五萬青壯。
其中兩萬歸張郃,一萬補全各軍。
剩余兩萬兵馬全部交給徐晃。
劉凡正式的開創(chuàng)四征四鎮(zhèn)將軍,秩和祿皆為兩千石,但地位不等。四征將軍品級在四鎮(zhèn)將軍之上。
劉凡封張遼為鎮(zhèn)北將軍,封高順為鎮(zhèn)西將軍。
又封徐晃為征東將軍,關羽為征北將軍。黃忠為征西將軍。
趙云依舊為龍驤將軍,劉凡將龍驤將軍的秩和祿全部從比兩千石,加到兩千石。
其余諸將也有多有升遷。
劉凡表周倉為討寇將軍,封典韋為虎衛(wèi)將軍,封許褚為奮武將軍。
其余封中郎將十三人,司馬升任校尉者,五十六人,升司馬者一百三十人。
至此,整個司隸地區(qū)有關羽麾下騎兵三萬,陰山鐵騎四千。
徐晃麾下騎步兵兩萬,步兵兩萬。
高順麾下騎步兵一萬,陷陣營一千。
趙云麾下龍驤騎五千。
黃忠麾下騎兵一萬。
張郃麾下步兵兩萬。
徐晃麾下步兵兩萬。
段煨麾下步兵一萬。
共計十五萬兵馬囤積在司隸之地。這種威勢,比董卓最強時更為強大。
劉凡又表荀攸為御史中丞,監(jiān)御史臺之事。
賈詡為尚書令,司隸各地傳來的政務,必經賈詡之手。
表蓋勛為河南尹,趙溫為弘農太守,司馬直為洛陽令。
皇甫嵩為左將軍,朱雋為右將。這二人威望太高,也有才能,劉凡打算先給他們一個虛職,以后再用。
其余三公九卿等中兩千石的王公大臣,劉凡暫時不動,因為他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河東太守依舊是王邑,劉凡令鎮(zhèn)西將軍高順和征西將軍黃忠率領麾下進駐河東。
高順和黃忠駐扎在風陵渡對岸,似乎隨時進攻風陵渡。
劉凡下令王邑修筑上郡與河東的渡口,使北方和南方的物資可以更便捷的互相運輸。
董卓劫掠的金銀錢財,劉凡拿出五千萬錢,赤金五萬鎰,白金三千鎰,黃金三百鎰,賞有功勞的將士。
士兵歡呼,高漲士氣不斷,皆要再戰(zhàn)。
僅僅兩個月,在賈詡、荀攸、黃琬、崔烈、淳于嘉、周忠等重臣的幫助下,建立了以丞相府為主的完整秩序。
要事商議,縣令任免,令行,令出,令歸,皆以在丞相府。
以王允、左靈、種拂等人為首欲要使朝廷威勢壓過丞相府。
但是民心、軍隊盡歸丞相府,百姓知無皇,皆奉王!
完整的秩序,很快就使百姓暫且安定。
東至原武縣,陽武縣,開封縣,中牟縣。
南至嵩山、霍陽山、伏牛山、以及新鄭、苑陵,轘轅關、大谷關一帶。
被到黃河一代,西至整個弘農郡。
這些地方的百姓都相繼回歸,劉凡非常重視縣令、縣長這種小官的選拔。
只要有縣令、縣長被選拔出,劉凡必親自請縣令、縣長入丞相府。
劉凡用人和曹操不同,他非常不喜“亂世用人,不論德。”,他一直喜歡德才兼?zhèn)洹?br />
身為縣令,可以才小,不可無德。縣令無德,百姓便被欺凌。
在劉凡名聲大噪的同時,有許多名士來投拜道。
但凡入丞相府者,劉凡親自接見。一些有才的士子劉凡會納入丞相府,也有些人,會請到各縣為縣令。
劉凡與人相談,從不急躁,和顏悅色,一點沒有天下第一猛將那種盛氣逼人,使人從畏服到心服。
由于劉凡公平、公正,許多寒門士子將劉凡當做依靠。
有一日,接連十名有識之士來丞相府拜見劉凡。
劉凡接見相迎,與他們探討,直到子時,才會見結束,為了不讓其他人久等,劉凡連飯都來不及吃。
在丞相府屬吏的口口相傳之下,這種禮賢下士的行為被眾所周知。留下了“士拜門,相十迎”的美名。
有人說劉凡和董卓一樣專權,稱劉凡為假天子。王宮大臣的權威了不在,劉凡不立天子,就如真天子一樣。
有人拿劉凡與董卓做對此。
同樣都是專權朝政,劉凡和董卓卻截然相反,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劉凡的治下,就連一個亭長都不敢違心。縣令變得兢兢業(yè)業(yè)。
士兵連一根束發(fā)之繩都不敢向百姓言,所過鄉(xiāng)縣,秋毫無犯。并且大部分軍師都幫助百姓建立臨時居住之地,軍民其樂融融。
董卓強行征辟士人,不來就殺全家。劉凡為丞相,士人不遠千里而來,心甘情愿拜在他的門下。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