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九天煉神訣 正文 第449章 文宗論道

作者/丁小白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足足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葉家和問劍堂武士的長劍,全部升級完畢。

    自然,每一把劍都被葉長生注入了魔念,如果加上之前的四把,附魔的長劍共一百二十四把。

    轉眼到了二月,天氣依舊潮冷,草木卻蒙上了新綠。

    鎮北的一座小山之上,蘇蕓素衣蒙面,在蘇秦和葉茹等人的陪同下,沿著小路信步前行。

    半個月前,紅楓寺建成之際,蘇蕓曾經隨同葉長生來過一次,就喜歡上了這個清簡清幽的寺院。

    寺院紅墻灰瓦,掩映在郁郁蒼蒼的古樹之間,正中大殿的金頂反射著金光,猶如寶光四散。

    大殿正中,供奉著釋祖的金身佛像,旁邊是文殊、普賢兩位肋侍菩薩,香火繚繞,禪音回響。

    蘇蕓叩拜之后,敬上高香,跪倒在佛祖面前,雙手合十,眼簾低垂,默默祈禱了起來。

    大殿外的廣場上,兩位身材高大的僧人穿著黃色的僧袍,袒露出左邊的肩膀,正用一種嫌棄的目光,掃視著院墻上的那些壁畫。

    三水鎮也算是個繁華之地,比他們所在的地方都要繁華,怎么這里的寺院,會如此鄙陋呢?

    金頂上的瓦片不是金的,大殿供奉的雕像只是刷了金粉,連金箔都沒有貼,周邊的裝飾更是樸素,佛門七寶的蹤影幾不可見。

    廣場壁畫上的染料,竟然沒有摻雜人血,也沒有用金線勾勒,色彩總是少了那么有些靈動。

    果然是三流公國啊,佛法之不行久矣。

    年輕力壯的僧人絲毫不掩飾眼中的鄙夷,失望道:“法王,這里的人都缺乏教化,否則這座寺院又怎么會如此簡陋呢?”

    陀阿法王淡淡一笑:“世人頑愚,又怎知佛法的廣大博深,這不正是我等出山的緣由嗎?”

    年輕僧人單手放在胸前,用力點點頭:“弟子一定協助法王,將我智理教派的妙義,發揚光大!”

    陀阿法王嘉許點點頭:“這一次,云龍公國的國王陛下邀請我等參加登基大典,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唯有我智理教派,才能將這些愚民解脫出來,從此皈依三寶。”

    說話間,法王的眼神無意中一瞥,看到大殿中一個曼妙的背影,視線頓時給頓住了。

    不知不覺,陀阿法王向著大殿走去,站在側面,看著跪拜祈禱的蘇蕓,越看越是心生歡喜。

    想不到,竟然在佛祖之前,見到如此曼妙的少女,難怪我今日心思會動,原來是要行一場機緣。

    蘇蕓一身白衣,質樸之中高貴,高貴中透著清新,她那白皙的面容上,蒙著淡淡的黑紗,但依舊掩飾不住絕美的容顏。

    跪拜之際,她那高挑的身段便會形成一個美妙的弧度,更是誘人。

    絕品,妙蓮,寶蓮!

    陀阿法王目光明亮起來,忽然走上前,雙手合十,向著蘇蕓微笑道:“你是誰家的姑娘,可愿意做我的智慧女?”

    蘇蕓勃然變色,站起身看向陀阿法王,眼中是無盡的冷意。

    ……

    三川學宮,幽靜的小院中,殘雪清除后,露出紅色的整齊的地磚。

    院中松柏頂著雪冠,雪冠之下,葉長生和小文宗相對而坐,橫幾上沉香裊裊,茶韻怡人。

    文軒朗聲道:“儒家中庸之道,并非是妥協之道,更不是和稀泥,而是一種極高的修行境界。”

    葉長生點點頭,他看過《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與和加起來,便是中庸。

    簡單來說,就是人的情緒還沒釋放出來的時候,內心處在虛靜的狀態,不偏不倚,不入外物。

    而當人心因為外物所感,便會生出各種情緒,情緒便由內向外而發出。

    倘若人心所釋放的情緒,都合乎自然之道,自然之理,這邊是“和”。

    能夠達到中與和,也就是中庸,這當然是極深的境界,又豈是一般的俗人能夠達到的?

    可到底這個境界有多深,長生卻是不知道了。

    文軒悠然看向葉長生,問道:“長生可參讀過道家的經典,《南華真經》?”

    長生謙遜道:“參讀不敢,不過對于南華真人之微言大義,倒是有些許的體會。”

    文軒再次問道:“南華真人曾言,執道樞立于環中,以應無窮,你可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葉長生點點頭:“所謂道樞,便是道的中心。結合上下文,這句話大概是說,執定是與非之間的本心,就像是站在一個圓環的中心,可以應付任何變化。”

    長生說罷,生出明悟,驚訝道:“道樞,便是中庸?”

    文軒微笑不語,繼續發問:“佛門有言,物來則應,過去不留。你可知道作何解?”

    葉長生想了一下,謹慎道:“大概是說,一個人的內心似空非空,處在清凈之中,一旦對外物有了感應,便邊應了便是,應了之后,卻是在內心絲毫不留痕跡。”

    長生說罷,眼睛一亮:“這也是中庸的境界?”

    文軒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淡淡道:“你可以說,佛道兩家的境界疊加,便是中庸,也可以說,原本它們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根本不能為任何詞匯所定義。”

    文軒感嘆了一聲:“夫子曾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他老人家直到七十歲,才達到了中庸的境界,我等怕是有生之年,也難望其項背啊。”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不正是“道樞始于環中而應無窮”,不正是“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葉長生心中生出明悟,不禁嘆服。

    這個境界確實高,別說凡夫俗子,怕是修行百年的高人,也達不到吧!

    不管是老莊還是孔孟,還有佛門祖師,儒釋道三家的先賢們,他們在那個年代,智慧已然達到了人類所能抵達的極限。

    也正因如此,千萬年后,后人一面從中汲取智慧,一面感嘆他們的高大,他們的難以超越。

    而一些粗鄙而又功利的后人,把先賢的智慧強行拉低到自己可以理解的層次,更為了一己之私而曲解它們,自認為得道而沾沾自喜。

    圣人不死,大盜不止。南華真人的這句感慨,長生如今有些明白了。

    感嘆之際,大錘忽然冒失地走上前來,低聲道:“公子,蘇小姐出事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丰县| 雷波县| 会昌县| 阳山县| 浮山县| 临沧市| 古田县| 珲春市| 洛川县| 洛宁县| 潼关县| 临泉县| 韶山市| 丰镇市| 宝兴县| 乌拉特后旗| 呼图壁县| 富蕴县| 太康县| 思茅市| 周至县| 云霄县| 娄底市| 聂拉木县| 台北市| 府谷县| 盐津县| 西宁市| 金阳县| 永川市| 安宁市| 姚安县| 乌拉特中旗| 克什克腾旗| 友谊县| 大同县| 顺义区| 兴隆县| 乌兰县| 东海县| 麻栗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