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義盟的三巨頭這次是來跟陸翊開誠布公的談心的。經(jīng)過了一整天的促膝長談,陸翊也終于弄明白了公義盟的高層為什么會對自己那樣的原因。原來,之所以公義盟的這些筑靈修士對陸翊有些排斥,全是因為當年他們這些筑靈修士組織建立公義盟時的一個約定,即不找靠山、不投靠任何大的勢力去做人家的擋箭牌,平白送了自家兄弟性命。這些年來,公義盟的筑靈修士沒有增加一人,飛巖城也不歡迎其他筑靈修士前來定居,其實或多或少的有些故步自封的意味,都是源于此約定。因為大多數(shù)的人還是趨利向上的,希望能夠有個靠山,特別是散修筑靈以后就發(fā)現(xiàn),背后沒有強力的支撐想要走的更遠那是難上加難,這些年來也有不少筑靈修士以為公義盟是一棵大樹,打算前來投靠,卻都因為志不同道不合最終選擇了離開或者被驅(qū)逐。陸翊怎么說也是出身名門,無論是瑤山還是孫家、亦或是他曾經(jīng)呆過的聯(lián)盟,都是跟陸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樣一來,陸翊就不能算是散修了,而是有著大背景的人,即使是邀請陸翊加入公義盟都有些悖于當初的約定了,唯一說的過去的就是陸翊還不是筑靈修士,所以他們邀請陸翊入伙并表示可以將御靈修士交給陸翊來帶也是基于此,而他們這些筑靈修士則要保持跟陸翊的距離,以便他們不被陸翊所“收買”。
陸翊對這幾個頑固不化的家伙很是無語,他們這種思想其實挺奇葩的,他們抵觸的竟然不是陸翊的人,而是陸翊的身世。沒錯,現(xiàn)今大陸上的風氣不正,許多勢力都十分自私,把從外面收來的人不當自己人看待,讓他們干最危險的事、拿最少的回報,甚至連聯(lián)盟內(nèi)部都不團結(jié),各個派系間也是相互傾軋相互算計相互拆臺。可是,這并不代表沒有好的呀,比如瑤山就很不錯,比如他們孫家也是十分的潔身自好,還有一些陸翊曾經(jīng)接觸過的家族也是挺開明的。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找不到合適的也不能一棍子把所有的都打死吧?不過,陸翊知道了這些人以前的經(jīng)歷以后也覺得應(yīng)該同情他們了,他們這些人每一個都是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被欺壓、被誆騙、被瞧不起,從苦海當中艱難掙扎走到今天的。特別是明子的父親,因為明子長的漂亮,更是曾經(jīng)被無數(shù)不懷好意的人惦記,父女倆一路走來,更是經(jīng)歷了數(shù)不清的坎坷。可以說他們這些人其實是被坑怕了,已經(jīng)失去了對外人最基本的信任,所以才導致了今天的局面。這也反應(yīng)了現(xiàn)今很多散修的心態(tài),公義盟的這些筑靈修士還好,如果將修士的修煉比作一座山的話,最起碼他們也算站在了靠近山峰的位置,可以俯視眾生,很多時候可以憑借自身修為混到一定好處,不喜歡呆了大不了一走了之。那些掙扎在底層的散修處境就不那么灑脫了,為了能夠活下去,他們很多時候只能在尊嚴與生存之間做出選擇,最后大多數(shù)人還是屈從于了生存。象公義盟這些修士如此有骨氣的并不多,或者說有些人也曾經(jīng)有骨氣過,卻最終沒能堅持下來,最終向命運低頭,最終淪為了別人的工具甚至犧牲品。
公義盟三名筑靈中期修士向陸翊提出,只要陸翊不把公義盟帶向其他勢力,他們還是歡迎陸翊來接管整個公義盟的,只是公義盟一大家子人的吃喝花銷不少,又連續(xù)經(jīng)歷兩次大的戰(zhàn)爭消耗不少,有些傷了元氣,要陸翊認真考慮一下再做決定。
陸翊像看傻瓜一樣看著三人,“誰說我要接管公義盟的?是你們一廂情愿的要拉我入伙的好不好?”
三人聽了陸翊的話也是一愣,對呀,此事本來就是自己這邊提出來的,只是幾次邀請都被人家拒絕了,人家說要全盤接管公義盟才肯答應(yīng)入伙,很明顯不是人家主動的,而是公義盟這邊先入為主的以為陸翊是像其他勢力一樣前來對公義盟進行招攬的。
為了緩解這種尷尬,明子的父親趕忙轉(zhuǎn)移話題到了明子身上,說要明子誘惑陸翊其實是他的主意,是他覺得明子這么大了也該有個依靠了,不能總是跟在他的身邊,他現(xiàn)在也想開了,明子能有陸翊這么一個師傅其實已經(jīng)很是幸運了,跟在陸翊身邊,明子無論是安全上還是修煉上都有保障,他也可以放心了,何必非要糾結(jié)于個人感情呢?他還是希望陸翊不要將明子趕出師門,讓明子跟陸翊還是維持原來的關(guān)系。
明子上次是奉師命回家裝可憐的,卻不想雙方?jīng)]有談成,她掉到空里了,想要回到陸翊身邊都不行,陸翊這次正好順著臺階將明子要了回來。
岔開話題緩解了一下氣氛之后,雙方再次回到了主題。這一次,公義盟的三大巨頭是誠心的向陸翊發(fā)出了邀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