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東邊和北邊一直是這么賣的,因為成本高,這價錢我們也為難,才會拆成五文錢一勺。”
“大家就可以一勺、兩勺地買了回去吃吃看,覺得好才會在第二次時多買的。”林小福笑著解釋。
“掌柜的也知道我們一直沒來西邊,是因為東邊和北邊都是回頭客多,每天上午只有十幾斤,快中午時就賣完了。”
“今天就是想來西邊和南邊都轉(zhuǎn)轉(zhuǎn),才多準(zhǔn)備了十斤,這里也只剩下幾斤了。”
“我們明天有事情還不能來鎮(zhèn)上,今天沒買到的,只能等兩天了。”
林小福說這話,也是看到有幾個婦人好奇地走了過來,于是大聲傳遞了這樣的信息。
好奇看著不如買一點嘗嘗,覺著好就趕緊多買一點回去吧,不然等你想要時,可是沒得買了哦。
一聽賣枇杷羹的明天不能來,原本只是在觀望的人便有些著急了。
“小媳婦你等等啊,我回家拿碗來。”一個中年婦人立刻喊道。
“知道啦,嬸子不著急,會等你的。”林小福連忙笑著回答。
“新鮮枇杷吃新鮮多好啊,你熬成枇杷羹卻要靠川貝、百合那些清熱止咳的藥材,成本還高,你這是何苦啊。”
徐掌柜卻站在驢車前嘀咕開了。
“新鮮枇杷正是當(dāng)季時,到處都有得賣,我這枇杷羹卻是獨一家,大家吃的是另一種新鮮,何況還將難治的藥材變成了美味,豈不兩全其美?”
林小福笑笑,說得徐掌柜哭笑不得。
確實是如此。藥鋪、醫(yī)館都有枇杷膏賣,但是味道可是不太美好的。
枇杷吃鮮,枇杷羹也吃鮮。
但枇杷羹對清熱、利肺、止咳有很好的療效,自然就讓一些正在咳嗽和不想咳嗽的人,就起了念頭,想要試試。
這就是商機了。
先有這樣的消費群體打底,才會進而擴散買賣的。
連聞聲而來的婦人都買,徐掌柜也有些不好意思。
既然碗都拿出來了,就沒有再斤斤計較的道理,于是就要了六勺。
還好伙計拿出來的碗裝下六勺就很滿了,到也讓人說不了他小氣。
林小福始終笑得淡然,接著又做其他人的生意去了。
最后,竟然還是徐掌柜買得最多,那些婦人則是三勺、五勺地買,而還價的人也很多。
只不過林小福寧愿不賣,也沒有少過一文錢。
但她也清楚,相比鎮(zhèn)東和鎮(zhèn)北,鎮(zhèn)西的消費能力和住在這里的人愛還價的行為,都是不同的區(qū)分。
以后就算還做這買賣,她也不會優(yōu)先考慮這里。
去到小街上時,經(jīng)過一家餛飩攤,突然一個清秀的小姑娘喊了起來。
“娘,他們在賣枇杷羹。”
這時攤前沒有生意,正在洗碗的婦人聽了扭頭一看,不由露出笑容。
“你們可是趙二家的?”
“大嬸認識我們?”林小福詫異地問。
“你就是趙二媳婦呀,我是方長學(xué)的娘。”方鄭氏便笑瞇瞇地走了過來。
“還在做生意呢?沒吃飯吧,我這兒還有些餛飩,吃一碗再走啊。”
“原來是方家嬸子。”林小福一邊這才明白過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