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方長學經常在家說起會打獵又會打漁的趙二,還有聰明能干很會賺錢的趙二媳婦。
“嬸子,回頭你們商量一下吧,若我們沒有過來這邊,讓方郎中和我們說也是一樣,我們平時還是在東邊轉得多一點。”
林小福將剩下小半碗餛飩倒給了趙子誠,等他吃完之后,便說道。
現在不是中午,她是為談合作才過來,也想吃碗餛飩,想知道能擺攤賣的餛飩口味如何。
眼下能談的事情已說明白,剩下的就是方家的答復。
“好,等晚上長學回來,我們商量一下。”方鄭氏連忙說道。
沒想到魚丸子能做出幾種吃法,怎樣都是他們方家賺了。
趙子誠將驢車牽到路上,林小福跳上驢車,朝方翠揮了揮手。
“林姐姐再見!趙二哥再見!”方翠很是乖巧地喊著。
驢車穿過這條小街,來到另一條街上,林小福才有些感慨地開口。
“若我們搬到鎮上,也開這么一家小吃攤,我家春兒和祿兒,也會如方翠這般伶俐活潑吧。”
可是她家小弟小妹,只會在農家辛勤地干活,對鎮上充滿了向往,卻只能聽她回去細說。
“嗯,等下去找方郎中,他從北陽州過來都買到了院子,想必有了經驗,咱們打聽一下,不行就在這里買座小院子,再找個地頭好的街口租個小鋪面。”
將鋪面和院子分開來租,雖然麻煩,但有利于節省成本。
帶院子的鋪面自然是貴,但不帶院子的鋪面,多是別的大戶分割出來的,自然要便宜許多。
買帶院子的鋪面,自然花費最多,若租,成本也高。
買不帶鋪面的小院子,鎮西肯定比鎮東便宜得多,就連方郎中都選擇在鎮西住、在鎮東醫館坐館。
趙子誠這么考慮,也是合算的。
林小福點頭,向方長學打聽之后,便讓他們介紹可靠的中人。
他們在西邊轉了一大圈兒,經過干貨鋪時,徐掌柜聽見吆喝聲又出來喊住了他們。
“貴是貴了點兒,吃了確實覺得嗓子好了不少,人也精神了些。”
徐掌柜一邊嫌棄、一邊又肯定了枇杷羹的好。
林小福微笑附和,并不多說。
若非她這枇杷羹好,哪來這么多回頭客?兩天不來,她一吆喝,就都跑出來買了。
說明大家都是明白人呀。
徐掌柜讓伙計拿了一只兩斤裝的小壇出來,恰是上回林小福賣與他的那只。
“還剩下多少?都便宜些賣與我得了。”徐掌柜笑瞇瞇地說。
“那恐怕有點難,我們還沒去鎮東呢,醫館要貨,上回是買了五斤,今天我這兒只剩下一斤小壇了。”
“大壇里還有一、兩斤?我也沒仔細算呢,舀出多少是多少,徐掌柜你也別嫌貴,東邊酒樓里可是整壇買的,沒少一文。”
“哎,人家大酒樓轉手就翻倍賣呢,哪是我這小本買賣的鋪子可比,你這小媳婦做買賣也別太強勢。”
“掌柜自己也是做買賣的,應該知道,我不積貨、賣完今天我明天就不來了,成本又高,我為何要虧本賣呢?”
林小福笑著反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