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當初她還曾感慨過,村里有多少的少年已長成。
有些沒有考上秀才,但也有童生的身份,待后年再考,年紀到了,也是要說親的。
也有這一批出去考舉人的,雖說只有楊誠考上了,其他人也是秀才身。
同樣是年紀到了,要等三年,三年足以娶妻生子了。
可如今聽夏氏說起那些姑娘家,怎么就不記得自己村里還有多少沒媳婦的嗎?
不過轉念一想,楊家兄弟年紀到了,又是左近最富有的花果村的村長家的娃,自然是優先給他們家做媒了。
這么想來,林小福心里對夏氏又有些瞧不來。
還記得當年他們夫妻在鎮上賣枇杷羹,經常要借到驢車,次次和村長說都成,到了夏氏那里就不耐煩。
是個門縫里瞧人的。
如今來看,不只門縫里瞧人,還踩低捧高,嫌貧愛富,說的就是這種人。
可放眼這世間,不嫌貧愛富的又有多少人?
就南林村里那些窮家百姓,以往待他們是什么樣兒?如今待他們是什么樣兒?
林小福微微一嘆。
“怎么,小福丫頭可是有好人選?”
突然,夏氏笑著問過來,似乎聽見了林小福剛才輕輕的嘆息聲。
“啊?”林小福頓時尷尬了,有種心事被人看穿的窘迫感。
“楊曄和楊瑞。”楊吳氏連忙解釋了一句,“你夏伯娘說你們村有不少合適的閨女,不知你可熟?”
林小福這才明白,還是在說楊家兄弟的親事,連忙笑了笑。
“嬸子問我可難了,我與村里年紀相仿的姑娘都不熟,更別說比我小的那些丫頭了。”
林家二房當年啥樣兒,她當初又是怎么成的親,也不是什么秘密了,所以,她哪有機會與村里姑娘結交?
便是年少時熟悉的,家境差、生活苦、活兒多,又沒有爹撐腰,又有哪家閨女往她家來?
雖然那樣的生活不是她的,但也是宿主的,存在于她的記憶里。
“三叔家的杏花明年也及笄了。”
一直沒怎么參與的小夏氏,突然神色有些緊張地看著林小福,提到了三房的林杏花。
小夏氏是大堂嫂,林小福是二堂姐,于情于理,有這樣的說親機會,有這樣的好人家,都該為自家妹妹考慮一下。
若是林小春還未說親,自然不用二話,所有人都會優先考慮到林小春。
但林小春在京城說了人家,男方還是個年輕有為的郎中。因而,這趟回來,誰也不會說及她的親事了。
但林杏花也是明年春天及笄,時機正好,只是
“杏花”林小福明白了小夏氏的意思,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也到說親年紀了。”
剩下的話,一句也不愿意多說了。
楊吳氏看著林小福不太熱衷的樣子,又偷瞄了林余氏一眼。
見林余氏神色淡淡地垂下眸子,手中慢吞吞剝著一個桔子,并沒有參與,不免思索起來。
林余氏是花果村的姑娘,林家二房這些nns情還有與余家的事情,她是花果村的媳婦,楊、余兩年又走得近,自然是知道不少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