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成林并不是空手而來,他的誠意隔著很遠就能能看到,一艘大宋水師次旗艦級別的戰船,不光滿滿的一船倉軍用物資,嶄新石炮和四張巨弩上軍器監的封條還沒揭下去。
“木老先生,您這是走親戚路過嗎?來就來唄,還帶這么好東西讓我眼饞,您這是讓我看看呢,看是都放下呢!”趙天佑從碼頭迎接木成林,他一下船就迫不及待打招呼。
木成林摸了摸光頭笑道:“趙教頭,可別寒磣我了,這點東西是別人送給你的,我只是代勞。”
“送給我?木老不是商人呢,還能送別人東西,那我就先收下了啦!不過是誰這么好心,這一船東西也得幾萬兩銀子,我不記得有交情如此深厚的朋友啊!”
木成林環視了一下周圍,趙天佑明白意思,便將木成林引入了碼頭前的營房,安排好茶點之后清退左右,只剩下他們兩個人。
“木先生,請喝茶!”既然坐了下來,趙天佑也不再急于知道是誰了,剛才從碼頭步入營房這段路程,腦子里轉了十八個圈,也沒有想出來誰會送東西給東山島。
木成林坐定之后喝了杯茶,這才微笑的對趙天佑道:“趙教頭,老朽眼拙沒有看出高人真身,千萬不要怪罪老朽啊。”
“木老先生,莫要在打啞謎了,請明示吧,誰人這么大方,送此厚禮所求何事呢?”
木成林雙手微抬道:“上次從你這里取到的幾個樣品,送到了平江府知府文大人手里,一經試驗贊嘆不已啊,特意送來這些軍械以示答謝。老朽這里還有文知府一紙手書便箋,請趙教頭詳閱!”
趙天佑一聽心中激動,平江知府文大人,那不就是南宋抗元名人文天祥嗎。好家伙,給我的一紙手書,這要是能拿回去拍賣一下子,我也發財了。
按住心中的興奮之意,伸雙手接過木成林遞過來的一紙信封,取出一張對折的白紙。打開一看,上邊只寫有兩句話:能人巧匠窮思盡,抗元大業終有成。文山恭謝先生所為,望不留余力匡扶宋室河山,再謝!
雖然只是薄薄的一張紙短短的幾句話,趙天佑捧在手里看了幾個來回,深深感受到了文天祥對宋朝的忠誠,還有堅持抵抗元兵入侵的決心。
趙天佑收起信箋,慢慢的折好恢復原狀,把信封揣進了自己懷里,正色道:“不知文大人有什么要求,我一定竭盡全力去辦。”
“文大人經過試驗,趙教頭所造的竹筒火藥,威力是軍器監所制火藥的一倍有余,并且質地干燥均勻,就是放久都能使用。文大人知道匠人辛苦,所以把常州水師最好的一條船和裝備送與教頭,看看能夠換多少枚竹筒轟天雷,以供常州守城之用。”木成林一臉希冀,直勾勾的看著趙天佑。
宋代重視科學和發明,是華夏歷史上一段百花齊放,經濟騰飛的時期,對于民間發展科學技術給與了最大的自由空間,所以在宋朝才有了四大發明獨占其三的豐功偉績。
文天祥本意是想討要配方和制法,或者求個匠師跟隨北上,去軍器監的工坊傳授技術,改進生產工藝的配方。可是又怕遭到拒絕,再加上常州被圍,等不及自己從新制造,所以直接拿軍備來換取成品的竹筒轟天雷。
趙天佑差點脫口而出我派人去指導生產多省力,腦子一轉沉吟了片刻道:“木先生,您交游廣泛做的生意也很大,天佑本不該多打聽您的身份。可是如果我不弄明白,咱們這生意嘛、就不太好做,還有這文大人所求之事,我們確實也沒有幾個成品,除非……。”
木成林笑呵呵的撫著光頭,對趙天佑講述了一些這宋室朝廷的一些事情。
大宋重文輕武,放開搞活發展經濟,也支持小手工業者經商,甚至扶持一些地方產業的做大做強,開放所有的港口,把世界的貿易經濟做了個遍,幾乎把世界上的銀子都賺到了宋朝。
可是皇帝同樣任人唯親,重用權相賈似道二十余年,可把大宋朝忠心的文武百官給整慘了,整個朝廷都失去了權威和公信力。若沒有有這個背景,南宋怎么會有那么多的降兵降將,掉轉過刀口便來進攻大宋,就像呂氏家族的呂文煥等。
基層士兵的餉銀多年未長,當兵賣命甚至不如碼頭的腳夫賺錢,部隊的凝聚力只能靠有能力的將軍,施展個人魅力得意維持。可是將軍不差餓兵,沒有銀子同樣也不好辦事,這樣就各自開動腦筋,想辦法弄銀子,給自己麾下的士兵加餉銀。
最簡單的就是私售軍備,不管是武器馬匹、糧食裝備等等,只要有人需要,就由中間的商人促成交易,而木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當然他也只是露面的二老板,真正的幕后之人都在臨安,只有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員才能把這些事辦的風雨不透。
“難為木先生您了,這些事情都是殺頭的罪過,不過大家要是都這么干,用不了多久朝廷的軍費不都虧完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