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妃聽后,從皇后床榻前起身,背過身去。冷冷一笑,這笑容里包含了她對東盛國的失望,更多的是她對當政的不滿,也有些諷刺意味。
自武韋帝登基以來,弒殺大臣,殘害忠良。每日把酒言歡,歌舞升平于逍遙宮內。不理朝政,不僅致天下蒼生不顧,還加重百姓賦稅。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東盛國又連年天災,百姓已是苦不堪言。他身為一國之君。不僅不體恤百姓,還給他們帶來了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使其朝夕不保,食不果腹。
這樣的昏君,暴君怎能不讓天下蒼生心寒,又怎能不讓天下大亂,如今郭秋月深得武韋帝寵幸。國師已開始在朝堂之上安插心腹,大有奪權霸政的跡象。
一生忠于陛下,忠于東盛國,為東盛國立下汗馬功勞的相國,已被殘害。郭秋月已將毒手伸向了皇后腹中的龍子,若再讓他倆掌握軍權,那天下豈不是要遭殃。
郭秋月忌憚皇后韓雪若,最讓她后怕的不是皇后在皇宮之中的身份,真正忌憚的便是皇后的父親韓振北大將軍。因為有這么個背景,所以郭秋月不敢對皇后下毒手。
若日后郭秋月在皇宮之內培養了心腹,再掌握軍權。她若沒有了忌憚,皇后還能與其抗衡嗎?這些道理華妃早已看的一清二楚。所以她不認為這次太后決定斬殺西域使者,來樹立東盛國的威嚴。
代價雖然是不惜一戰,若陛下派賀斌前去西北邊疆,賀斌再次掌握軍權,這一北一南皇后便可擁有東盛國一半的軍力,若日后不測大不了真如華妃所言,起兵造反。
皇后卻對此并不認同,雖然陛下昏庸無道,她卻不能讓自己或是她的父親,背負上反賊的罵名。她們韓式一族,滿門忠烈,怎可做這種大逆不道之事。
見皇后一直猶豫不決,華妃顯然有些著急,急忙道:“姐姐,你還猶豫什么?如今東盛國已然不在是之前的東盛國,我們為自保,必須提前為日后打算。”
“郭秋月能對姐姐腹中龍子下手,待日后她尋得時機,自然也不會放過姐姐你。太后既然不惜與土方國一戰,我們理應投機取巧,鞏固我們的勢力。”
“姐姐,你就不要再猶豫了,若郭秋月順利誕下龍子,必定會成為日后的太子,我們到那時還有什么資格和郭秋月斗,以郭秋月的手段,我們只有死路一條。姐姐,難道你就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雖然皇后對于華妃所言甚是認同,可是她依舊不想當東盛國的叛臣,縱使日后被郭秋月殘害,也要留得清白在。他們郭式一族,不能讓天下人罵作亂臣賊子。毀了她郭氏一族滿門忠烈的名聲。
于是皇后道:“妹妹,姐姐這一生絕不背叛東盛國,背叛陛下,更不會利用父親勾結賀斌做叛亂之事,妹妹還是不要再勸姐姐了。”
聽了皇后的話,華妃顯的更加焦急。她這種焦急,更多的是對皇后這種執迷不悟的心態的一種無奈,看著皇后鐵了心不愿做這件事情,華妃急的團團轉,無奈又重新坐回皇后的床邊。
一臉無計可施的樣子道:“姐姐,你為何就如此想不開,相國四朝老臣,為東盛國立下不世之功。跟著先祖皇帝,南征北戰。一生何其忠烈?他的下場如何?還不是被陛下因諫言,挖了眼睛,刺穿了耳朵,割下了他的舌頭?”
“像這種昏君,我們為何要一生忠于他?姐姐若此時再心慈手軟。早晚我們的下場就如同相國一樣,被郭秋月慘遭毒害。說不定郭秋月已經開始計劃如何對付我們了。”
“我們此時絕不可再猶豫,若不先發制人,我們日后拿什么與郭秋月斗?妹妹曾說過先下手為強,找機會除掉郭秋月腹中龍子,姐姐因心地善良,不愿做此事,結果呢?郭秋月就將姐姐腹中的龍子給毒害了。”
“姐姐,你就不要再這么固執了,趁這次太后決定斬殺西域使者,來樹立東盛國威嚴之際,我們必須想辦法和賀斌將軍聯手,鞏固我們的勢力,以后也可保萬全之策。”
皇后還是搖搖頭道:“妹妹,此事就不要再多言了,我意已決。郭秋月作惡多端,只要我們掌握她的把柄,自然可以將其鏟除。做這叛逆之事,本宮做不得,為父更做不得。”
華妃還想說些什么的,剛一開口就被皇后一伸手,示意她不必多言道:“妹妹,本宮累了。妹妹還是先行回宮吧!”
華妃見皇后鐵了心,不愿意做此事,最后無奈的搖搖頭,起身道:“既然如此,妹妹就不打擾姐姐了,姐姐好生修養身體,妹妹改日再來探望姐姐,妹妹告退。”
說罷,華妃有些失落的離開了清寧宮,而太后回到嘉寧宮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抓了西域使者,西域使者被帶到太后寢宮后,一臉無知。跪于殿下道:“不知太后今日將外臣抓到此處是何用意?難道你們東盛國就是如此待客之道?”
太后手中把玩著一串佛珠,坐在大殿之上。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殺氣,不悅道:“你可是向陛下進貢過葡萄?皇后因吃了你進貢的帶有五行散的葡萄,導致腹中龍子流產,你可知罪?”
一聽此話,使者一臉無辜。雖然葡萄是他進貢的不假,可是這些葡萄之中怎會有五行散,再者他不知皇后懷有身孕,更不知道這些葡萄皇后吃了。即使吃了也對身體無礙,怎會導致她流產。
于是有些冤枉道:“太后,外臣進貢給陛下的葡萄,怎會有五行散,外臣怎會去毒害皇后腹中龍子,這其中必有誤會。還請太后明察,還外臣一個清白啊!”
太后冷冷一笑,繼續把玩著她手中的一串佛珠道:“誤會?御醫親自驗明皇后流產,確為食用了你進貢的葡萄所致,難不成你懷疑我們東盛國御醫的醫術不精,笑我東盛國無能?故意陷害你不成?”
西域使臣急忙磕頭道:“外臣不敢,外臣應土方國國王之命,特來獻貢葡萄,并無加害皇后之心。國王希望外臣此來可以緩和與東盛國之間的友好,怎會做出有害東盛國之事?”
“此事必定存在一些誤會,還請太后明察此事,還外臣一個清白。東盛國人才濟濟,外臣相信皇后流產一事,必定可以查個水落石出。外臣對皇后流產一事,也深感痛心,太后此事絕非外臣所為,外臣是被冤枉的。”
太后從大殿之上起身,將佛珠放在幾案上,揮了一下袖口,非常不友好的盯著跪于殿下的西域使者道:“哼!我東盛國確實人才濟濟,我東盛國的御醫醫術精湛這一點毋庸置疑。他與你無冤無仇,怎會陷害于你?難不成是老身要陷害你不成?”
西域使臣聽后,急忙道:“外臣不敢懷疑東盛國御醫的醫術,更不敢懷疑太后對外臣有加害之心,只是此事外臣確實冤枉,還請太后為外臣作主啊!”
太后依舊眼神毒辣,根本沒有放過他的意思,更不想為其證明清白,即使他是被冤枉的也得殺,只有殺了他,才可以堵人口舌。
皇后流產一事,若韓振北大將軍問及此事,也好對其有所交代。郭秋月雖然做了些毒辣之事,但是她如今懷了武韋帝的龍種,皇后已經流產,日后這東盛國不能沒有后繼之人,所以太后或許明知此事很有可能與郭秋月不無關系。
但是還決定袒護她,所以她才會對西域使者不依不撓,將所有罪責推給他,一來可以平息皇后流產一事,二來可以給手握重兵的皇后之父韓振北一個交代。日后也可以避免韓振北的不悅。
再者土方國,時常騷擾西北邊疆,又時常派使者前來議和。太后對此事早就有些不滿,趁此事她又怎會饒恕西域使者。只有殺了他,太后認為才是最可取的。
于是冷冷道:“老身正是明察秋毫,才不會相信你的任何狡辯,你毒殺老身龍孫,罪無可恕。老身豈可饒你,來人,將這使臣拖出去,斬下頭顱。懸于長安城外示眾三日。”
門外侍衛一聽太后有令,急忙帶刀進入大殿內,將刀架在了西域使者的脖子上,西域使者一看太后動真格的了,一臉驚慌道:“太后,此事絕非外臣所為,太后為何如此做事不分青紅皂白,你若今日殺了我,就不怕土方國會與東盛國刀兵相見?土方國雖然是小國不假,但是土方國絕不是怕事之國。”
“外臣請太后在殺外臣之前,還是想清楚殺了外臣的后果,兩兵交戰況且不斬來使,太后此舉日后還有何威望信譽可言?外臣死是小事,自此土方國與東盛國再無寧日是大事,太后難道是真老糊涂了不成?”
一聽此話,太后異常憤怒,在東盛國還沒有誰敢如此對她講話,土方國只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國而已,泱泱東盛大國根本沒有將其放在眼里,一直沒有出兵教訓他們,只是因為武韋帝整日飲酒作樂,不問國事。
邊疆之亂,雖有人想向其諫言。但都被武韋帝拒之門外了,再者眾大臣恐懼武韋帝的兇殘,對于土方國之事,也只好選擇回避。
可太后不同,她對東盛國的國事卻非常關心,自然對土方國時常在西北邊疆生亂之事,異常清楚。這次如果不殺了土方國使者,怎會引起武韋帝的注意。
只有殺了他,土方國才會做的更過份,若真引兵來犯,東盛國百萬大軍,頃刻間就可以將其踏平,說不定東盛國的疆域會再次闊大,這也算是武韋帝登基以來做的第一件可以寫入史冊的大功一件。
所以太后對此并不擔心,相反這也是她一直想要看到的,無論如何殺掉他都是百利無一害,這才使得太后一心要殺了他。
看著西域使臣如此對自己說話,太后當即勃然大怒,一拍幾案,惡狠狠的盯著西域使者厲聲道:“好大的膽子!你敢威脅老身?你們土方國乃彈丸之地,我泱泱東盛大國,豈會怕了你們不成。”
說罷,太后轉過身去,一揮手道:“來人,速將其拖出去斬了!”
隨即眾侍衛將西域使者架了起來,西域使者一邊掙扎,一邊怒罵道:“你這老婦人,老眼昏花。不分青紅皂白,隨意斬殺使臣,你不得好死,我國國王一定不會放過你的,定將你千刀萬剮。”
西域使者一邊咒罵,一邊被幾名侍衛拖出了殿外,不久便傳來了一聲慘叫:“啊~”
華妃離開清寧宮后,皇后越想此事越不妥,急忙拖著虛弱的身體,不顧玉蘭的勸說,執意前去嘉寧宮阻止太后斬殺使臣,等她來到嘉寧宮殿外之時,還是晚了一步。此時的使臣已經身首異處,頭顱滾落在一邊。
見此情景,皇后雙腿一軟。有些暈厥,玉蘭急忙扶住皇后韓雪若,一臉擔心道:“皇后,皇后,你怎么了?”
隨后近乎瘋狂的叫喊道:“快來人,快來人啊。皇后暈倒了……”
(若您喜歡甲道子《七星梟雄》望親們收藏,推薦哦!另外因忙于工作,不能及時更新,望諒解。本書甲道子雖然已經收到簽約合同,但還是決定免費給大家看,希望親們支持,給甲道子糾正錯誤,積極評論,推薦給好朋友吧!跪謝了。愛你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