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決賽。
畢竟半決賽一共只有兩場,真理早已戰勝了圣葛羅莉安娜,黑森峰(德國)vs波布魯(波蘭),已經是倒數第二場比賽了。
這場比賽結束之后,便是萬眾矚目的決賽了。觀眾們都在焦急地等待著呢,盡管原則上兩場比賽之間的間隔還是有必要的,但自然沒有比初賽和復賽更多的時間給雙方準備。
不過,對于隨時都在狀態并且時常雙雙問鼎決賽的兩所學校,并不需要更多的時間。
真理的學院艦和黑森峰的學院艦,都已停泊在了港口中。
雙方的戰車,都已經在各自劃定的駐地中停好了。
這次,真理出賽的陣容,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氣派和威武,按照比賽規則,參加全國大賽的最低標準是持有5輛戰車,人數不少于10人,初賽和復賽可出戰10輛,半決賽15輛,決賽則達到了20輛,真理的最大戰力,理所當然傾巢出動——
首先是各自獨樹一幟,有所個性的戰車:is-4、is-3、is-2、kv-5、kv-2、t-44/100、t-44/85;
其次,是象征著毛子中堅騎兵“鋼鐵洪流”的t-34集群:t-34/100x5、t-34/85x5、t-34/76x3。
這次作為政委的諾娜搭乘了作為訓練重點的is-4重型坦克,真理重戰車中的王牌,放大的車體看似投影也變大了,但換來的是更大的車體容積,有著更厚裝甲的同時,裝備了更高功率的引擎,最高速度可以飆到與t-34/85的巡洋速度相差無幾。
加大的車重,也同樣讓is-4可以裝備倍徑更長的122mmd-25t火炮——戰車炮比開發前的原型炮的穿深和威力要小,就是因為必須考慮到戰車的重心問題而不得不截短炮管,造成炮彈初速度的下降,現巨大的車體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
盡管is-4在歷史上似乎是個著名的翻車王,不管怎么說炮管還是有些太長了,但還是說過了——可以限度魔改的戰車道這點不是問題,何況歷史上發現問題后,is-4也做過了平衡調整。雖然那是戰后的事情,但is-4出來的時間是在二戰結束前,二戰結束前出未曾制造的圖紙車,只要戰車的基礎必要方面沒用到當時不可能做到的黑科技,就都可以過審核,這個就更加沒問題了。
現場的is-2和kv-2的外觀,則稍微讓人有些生出疑惑——改成這樣真的能過審嗎?kv-2主要是外加裝備,或許還好說,可is-2,盡管部分輪廓差不多,但整體上看,已經面目全非了,還能叫is-2嗎?采用了不少kv構造的樣子,或許應該是kv大家族那邊的才對吧。
對此惠里莎倒是稍微松了口氣,現在已經見過丘吉爾皇家工兵坦克和突擊虎了,既然那兩個都可以過審核,那么這個也絕對可以過審。
蘇系戰車中,上馬威力最大的的火炮,就是su-203。1942年11月,su-203完成了首輛樣車的制造。按道理講,量產su-203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可意外還是發生了。主管火炮技術的部門突然發出一項決議草案,認為口徑的增加并不總是意味著火力的增加,無奈之下,su-203只好讓位給su-152自行火炮。
所以,蘇系考驗信仰的神教也只能是152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