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奇聽了王復佐的話,滿意的點點頭。他這趟來,為的不就是這個嗎?
老實說,道家與佛門不同。只修來生,不修今世的佛門,由于對今世沒什么太大的需求,所以他們可以走下層平民路線。
但是道家就不行了。道家追求的是長世久生,不管是修煉,還是煉丹,都需要大量的財力才可以支撐。
所以道家一開始走的便是上層路線。
不管是秦始皇,還是歷代君王,沒少被他們坑過。
對自家君王都坑,就更不用說對蒙古人了。
從全真丘處機開始,上到蒙古大汗,下到蒙古色目貴人,被道士們坑的傾家蕩產的,不在少數。
畢竟煉丹這玩意兒,是有成功率的。
而這個成功率還不高,約等于0。
雖然蒙古人不到一百年的國運,但是道士們坑的狠了一點兒,這名聲可就不咋樣了。
后來紅巾軍起義,道士們也是開心的,但是這開心了一年、兩年、十年……
尼瑪!怎么是個鞋拔子臉贏了。
每家每戶支持的潛柯都沒贏,最后贏的卻是老朱。這是許多人都沒料到的。
不要看道士們常常吹牛自己掐指一算,誰誰是真命天子。
尼瑪!全是裝逼。如果真有這本事,也不會元末各家支持各家了。
最后各家都輸了,只劉伯溫猜對了。怎么辦?
皇帝會不會看重我們坑胡人,記我們一功?
事實證明,道士們想多了。沒辦法,洪武二十年,眾道士召開了常委會:道士下山開始了。
所以并不是李文忠找到了柯大師,事實上是李文忠的人被找到了柯大師。
既然是被找到的,這廣告是肯定要打的。柯大師笑道:“修行界日漸式微,河渠通道關系天下萬民,必須小心謹慎。這樣吧,咱們一起勘察,到時還需大人們相助,解萬民之苦,也是一場功德。”
廣告不是嘴巴上說,人家就信的。重要的是讓人切實看到自己的本事。而這看到,再沒有讓官方的人參與進來,更直觀有效的了。
李文忠笑道:“柯大師胸懷廣闊,解天下萬民之厄,本官感激不盡。王大人、景隆,你們陪同大師一起勘察工地,柯大師有任何需求,你們都要一絲不茍的完成。”
見柯奇是實心做事,李文忠捧了他一句后,就把工作安排了下去。他真心很忙,哪怕是關系京師的水路,也無須他親自看著,也不能親自看著。
李文忠知道自己的功勞已經到頂了,再立功下去,他恐怕也會死,所以他不能留。不過他的功是到頂了,但是他還有兒子。
今后是治理天下的功,而他兒子正好可以以此立功。
李文忠分析過了。主事的朱桂是皇帝的兒子,只要他不留下,主事的就是朱桂。以皇帝對兒子的寵愛,這事兒,干的好,是功。干的不好,也沒什么過。只有功,沒有過,當父親的自然愿意讓兒子參與進去。
當然,他是不能留的。因為他一旦留下,主事人就會自動變成他。作為大明的第三功臣,功勛擺在這了。哪怕朱桂是皇帝的兒子也沒用。除非朱桂是太子,可他不是。
李文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