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格可是皇帝皇權神授的天然合法性。就是這,他們也要奪去。可知平日里,他們是如何的高高在上了。
然而,到了朱桂這兒沒用了。
對他們的“驕傲”,朱桂一點兒也不慣著。
更重要的是朱桂還有不慣著的底氣。因為朱桂是修士,而他們不過是妄圖竊取神權的凡人學說罷了。
是的。他們一直在謀劃神權,從天人感應開始。
如果不是朱桂。老朱早像歷史上一樣破釜沉舟,直接絕了天地通,也不會讓他們竊到神權。
但現在不一樣了,老朱可以親自握住神權,他當然不會再絕天地通。
而沒有絕天地通之后,儒學尷尬了。
他們對抗,不斷蓋蓋子的幾千年的“神”,一下子跳了出來。
這怎么可以不尷尬。要知道他們與皇權的對抗,其借力之始,便是“神權”,便是董仲疏的天人感應。
現在倒好,人家直接“神”了。
就像是朱桂。按照儒家的理想國,朱桂這樣的王,應該對儒士恭恭敬敬,禮賢下士……
總之,一切的受益,其實還是他們自己。
一個學說的誕生可以說是理想,是為了他人。但是一個學說的傳承卻必然是源于“利益”。
沒有“利益”,或者說無法立即收獲利益的學說,很快便失傳了。
比如墨家,比如陰陽家,法家,名家,兵家....總之除了道家后起之秀和儒家“正統”外,都失傳了。
難道墨家與兵家,對國家,對一個種族延續不大于儒家嗎?
但是沒有核心利益,不符合帝王的意志,有用也是沒用的。消滅起他們,帝王從不心軟。
就是道家,如果不是佛門東傳,皇帝需要一個對抗外來宗教的工具,道家的消亡,也不奇怪。
畢竟皇帝選擇“道家”與“儒家”的唯一標準,便是他們安全,沒有侵略性。
皇帝一強硬,他們就軟了。
所以黃子澄遇上了拿他當普通人看的朱桂,他很是無奈。
他能干什么?難道告狀說:朱桂不敬他,不每天噓寒問暖,不出門牽馬,歸家送吃的?
這樣的事雖然大明上下都知道,但是知道歸知道,這么干的人也不少。甚至這也是大青巾們努力宣傳的“世界”。
但是,朱桂不理會,就不這么干,他們也沒辦法。
告狀?呵,圖惹人發笑罷了。
儒學是“君子”學。如果有一位王為其出門牽馬,歸則抵足而眠。
那么這個儒士不得了。各種buff加成,剛剛的。
但是他們卻不能指責不這么對他們的王。畢竟他們提倡的是君子,當君子是不可以自己主動要好處的,得人家主動給,而自己還得三推四推,收的不情不愿,再說一些:“若再如此,莫入我門。”這樣的體面話,才好。
只不過這些“逼”在朱桂這兒是完全不可以裝的。
因為無數次的例子告訴了黃子澄,他只要在這兒裝逼,朱桂就會讓他深刻了解“工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