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方丈。”步休雙手合掌,姿態(tài)極低。
“你是何人?”
“弟子唐小藏,自極南妖域大唐,來此拜佛求經(jīng)。”
眾僧一陣喧嘩,紛紛交頭接耳。
“極南妖域?怎么可能?那可是妖族的天下,難道妖域也有人類文明存在?”
“他說的是真的?不會是從哪個小地方來取經(jīng),故意說大話吧?”
“為何不實話實說?”
有幾位修心意禪的和尚已經(jīng)不加掩飾,像金剛護法雕塑一般怒視著步休。
“呔!唐小藏!在方丈面前膽敢以謊言相欺,你該當(dāng)何罪!”
“拿下!”
步休偷偷看了一眼慧明,暗嘆一聲,難怪他如此急著改革佛門呢,這都是些什么啊。
“我佛慈悲,早于數(shù)千年前便降真意于妖域。如今妖域不只是人,便是連部分妖,都早已誠心皈依我佛,一心修禪,以望成佛。”步休緩聲從容道:“莫非我佛慈悲之心,納人不納妖?納大不納小?”
慧明仿佛之前一切都未發(fā)生一樣,微笑接著問道:“你想求何經(jīng)?”
死禿子,明知道我不懂這些,還問得這么明白,你直接答應(yīng)全給不就得了,虧得我還在幫你。步休頓了頓,說道:“大乘佛經(jīng),三十六部,小乘佛經(jīng),七十二部,共計一百零八部。”
“哈哈哈哈,”慧明慈祥笑道:“我佛大乘經(jīng)三千,小乘經(jīng)九千,你確定只想取一百零八部?”
“確定。”步休暗暗咬牙道:“弟子一路北行而來,步行數(shù)萬里,戒驕戒躁得悟……”步休原本想將之前的話再來一遍,忽地記起慧明還在一旁,因此連忙打住,轉(zhuǎn)口說道:“歷經(jīng)百難,不曾忘初心分毫,僅一百零八部,足矣。余下眾經(jīng),自應(yīng)留待后人尋。”
“我知你艱難,亦知你誠心,佛門定會善待與你。”慧明笑道:“可還有其他要求?”
“一百零八部真經(jīng),弟子希望能自行挑選。”
“嗯。”慧明笑著點點頭。
就在這時,一旁一個看上去頗有地位的和尚對慧明說道:“方丈,之前都是唐小藏的一方之言,不足為信矣。那可是一百零八部真經(jīng)啊,如果有我們指定,給他倒也無妨,但若是讓他自行挑選……”
步休心中一笑,就等著你說這種話呢。
“弟子來此,還有一件要事。”
“哦?”慧明貌似一驚,實際上更像是感興趣般笑著問道:“何事?”
步休不理會一些僧人的呵斥,徑自說道:“弟子自妖域深處帶來了我佛門的兩**器,此行除取得真經(jīng)普度眾生之外,便是為歸還此二寶而來。”
“哦?是何寶物啊?”
“寶一名曰緣起法印,是釋尼圣僧當(dāng)初感悟宇宙后,在另一處空間內(nèi)煉制而成的法器,天生具備天地之力,比奧斯神箭也不遑多讓。”步休自空間法寶中拿出舍利子接著說道:“寶二名曰釋尼舍利,是釋尼圣僧涅槃后的遺留至寶。”
大堂內(nèi)嘈雜聲戛然而止。
“阿彌陀佛。”慧明右手一揮,接過舍利后仔細瞧了片刻,對步休說道:“確是釋尼舍利。唐小藏,你所說的緣起法印,又在何處?”
嘈雜之聲與吸氣聲再起,步休這句話給他們帶來的信息可不是一般的多。
釋尼坐化?在妖域?緣起法印?自帶天地之力?
最吃驚的還要數(shù)坐在一側(cè)的智能了。他的冷汗瞬間就刷了下來,一時間情緒起伏,腦袋有些懵。
這印難道是那位女施主從唐小藏這里偷來的?我需不需現(xiàn)在物歸原主?我物歸原主后她會怎樣?我究竟該如何處理這件事?
歐陽信看著智能的表情,心中偷笑。
步休沒有回答,而是轉(zhuǎn)頭對之前說話的那名和尚問道:“現(xiàn)在,弟子可有資格親自挑選真經(jīng)?”
“你!”那和尚先是大怒,隨即立刻換了副嘴臉,高高在上般說道:“圣僧之物,即佛門之物。你物歸原主,理所應(yīng)當(dāng)。念你對我佛的一片赤誠之心,讓你挑選佛經(jīng),自然沒有問題。”
慧明嘴角的弧度更大了。步休見此心中猜測道:難道這就是慧明拿來開刀的人選?
那和尚接著說道:“還不速速將緣起法印一同交給方丈?”
這人情商負無窮啊……步休忍著吐血的沖動,對慧明說道:“緣起法印,在我來到東大陸后便被人偷走了。那人一身黑色真氣,身法極為詭異。若不是弟子反應(yīng)較快,怕是連釋尼舍利都要被他搶了去。”
“一派胡言!”大堂中再次炸開了鍋,原先那幾位吹胡子瞪眼的和尚直接都站了起來,仿佛下一刻便要群起而攻之,直接將法印搶到手一樣。
“弟子句句真話,絕無欺騙方丈之意。”把皮球踢給慧明,大堂眾僧均轉(zhuǎn)頭望向了他,等待著慧明的決定。
“我相信你。”慧明開口道:“唐小藏為普度妖域眾生,不遠萬里來我佛門求真經(jīng),歷經(jīng)千難萬險,可謂功德無量。然我佛門除真經(jīng)萬卷外,別無他物,且我也將于明日進舍利塔內(nèi)閉關(guān)。因此,眾佛門弟子聽令:兩日后,由智能代我,在全佛門信徒前與唐小藏論經(jīng)。”
智能沒有多加思考便答應(yīng)道:“阿彌陀佛。弟子定會全力以赴。”
大堂再次炸鍋了。
方丈要閉關(guān)?莫非方丈又悟到了什么?會不會直接成為下一位圣僧?讓智能代替方丈講經(jīng)?為什么是智能?
慧明仿佛他們不存在一般對步休笑道:“唐小藏,你可滿意?”
步休雙手合掌,點頭行禮道:“弟子謝過方丈。”
“唐小藏攜我佛門至寶歸來,我們也不能沒有表示。”首座智空待步休行禮完畢后開口道:“我也老了,該定下一任首座了。”
之前頤指氣使的和尚聞言雙眼一亮,緊緊地盯著智空。
步休暗笑,果然就是你。
“眾悅眾。”智空對自己的助手們說道:“誰若能幫唐大師、幫我佛門尋得緣起法印,誰便是下一任的首座,如何?”
悅眾,是首座的副手,平時首座不在時,禪堂可由悅眾代管,在佛門內(nèi),悅眾也是最有可能成為新首座的和尚。
都寺智常在一旁笑道:“我們都會幫忙的,但這功勞,就都給其中出力最大的悅眾一份好了。當(dāng)然,找到佛印的同道,也有著同樣的功勞。我們會一同監(jiān)督的。”
智空搖頭哈哈大笑,大堂眾僧也都笑了起來。
“阿彌陀佛。”慧明點頭道:“善。”
“多謝首座,多謝都寺。”步休再次行禮,心中卻腹誹不已。
就連智能都感到此刻唐小藏就像一個可有可無的小丑,在一群真小丑中笨拙的表演著。眾僧在笑,究竟是因為智常的話,還是因為唐小藏的傻?可能都有吧,只是分不出來而已。
智能悄悄握拳,越聽越覺得這笑聲刺耳,心中卻依舊沒有決斷。還是先準(zhǔn)備講經(jīng)吧。智能一邊憂愁地望著眾僧,一邊憂愁地望著慧明:方丈要閉關(guān)了,如果那位女施主追問起來,這可如何是好?
還是在方丈閉關(guān)前問清楚此事較好。智能將目光轉(zhuǎn)向了唐小藏,直接就給出了兩件不亞于奧斯神箭的至寶,就換來一百零八本真經(jīng)和一次講經(jīng)的機會?
相比起來,誰更像真佛?
智能眼中帶著些許歉意、些許敬意,以及
濃濃的向往之意。
不忘初心,果然是不忘初心。
交還至寶,取得真經(jīng),僅此而已。
他的心中沒有那千難萬險,更沒有因此而討價還價,只有那無數(shù)生靈。
面對如此不平等的事,他居然連一絲不滿都沒有,這需要多么寬廣的胸襟?一切都是為了普度眾生,這是多么仁慈的胸懷?
諸行無常,故不爭。
諸法無我,故不怒。
涅槃寂靜,故自在。
佛門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寂靜,這正是緣起法印的精髓所在。
難怪他不在乎。
法印早已引入了唐小藏的靈魂之中……他,已經(jīng)是佛了。
智能看著步休從容挺立的身影,就像普通人見到真佛一樣,崇敬,而卑謙。
許多僧人也與智能一樣,看著大堂中央的步休,崇敬而卑謙。
步休注意著視野內(nèi)所有僧人的一舉一動,再次確定了慧明的開刀之人。
大部分和尚并沒有覺得這一切有什么不妥,緊緊地跟在為首的幾人身后,都寺笑,他們也笑,悅眾怒,他們也怒。這是癡。
有的和尚修的是自在心意,該怒就怒該敬便敬,前后變化非常大,卻沒有絲毫扭捏掩藏。這是嗔。
只有個別幾個和尚與之前說話的那名悅眾一樣,貪嗔癡俱全。
當(dāng)然,也有像智能覺悟一樣,什么都知道,卻什么都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和尚在。
真正屈指可數(shù)的,則是像慧明、智空、智常一樣,什么都懂具有大智慧、且慈悲地在引導(dǎo)眾僧之人。
他們才是佛門最為核心的實力。
他們的數(shù)量與歐陽家長核心老的數(shù)量相仿。
有許多許多的和尚心智不弱于智空智常,只是不在此地罷了,這一點與歐陽家同樣很像與任何一家都很像。
正因為與任何一家都很像,所以才不正常。這可是佛門,有著無數(shù)大乘小乘的開智真經(jīng),為何還會呈現(xiàn)這樣一幅市儈景象?步休此刻才真正明白,為何慧明認為,佛門需要一次超大型的改革了。
席卷佛門眾僧的序幕,就此正式拉開。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