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過的很快,轉眼就快放假了,請示也多了起來,當然,這也是一種權力的體現,政府的工作,按照華子建預定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但效果不明顯,大概是柳林市多年形成的習慣,一時間難以徹底改進。
市委的常wei會,依舊是不定期召開,韋俊海每次的常wei會,都要做長篇講話,而諸多的工作思路,也在講話中體現出來,大家都是有默契的,韋俊海現在也很少評論政府工作,而華子建到市委的次數,也是漸漸減少了。
這個時候,工作中間的隔閡,慢慢開始體現出來了,他們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了柳林市對明年的發戰方向上。
華子建最為關心的是招商引資工作,而且,要求引進大型的廠礦企業,韋俊海卻不同意,依舊要求引進服務業,兩人的產業引進矛盾不可避免,韋俊海的觀點很明確,第一產業農業是不必說的,中央很重視,提出了農村建設的觀念,柳林市正在積極落實,加快農村建設,第二產業工業,目前集中在沿海大城市,便利的交通條件、廉價的勞動力是發展工業的必備條件,這些是柳林市不具備的,所以,柳林市就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服務業,服務業是大有可為的,基于這樣的條件,柳林市不必要花大氣力引進工業企業,努力做好目前的工作,慢慢提升柳林市的形象,就可以了。
韋俊海的這些觀點,得到了大部分常wei的支持,在柳林市占據了主導地位。
華子建的看法有所不同,服務業的發展,依靠的是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大發展,人民群眾手里有錢了,才能夠撐起第三產業的發展,市委市政府完全按照韋俊海這個思路發展,有一定的危險性,柳林市服務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外來人員支撐,因為沒有工業企業,柳林市居民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好,如今,柳林市大街小巷都是門面、鋪面,雜貨鋪比比皆是,表面的繁華掩蓋不住城市的硬傷,那就是群眾的購買力低下,而大大小小的鋪面、地皮,在無序的炒作中,價格已經背離了經濟發展的正常規律,這就好比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能夠長久的,支撐城市發展的,還是要依靠工業,這就好比是一個身體不好的人,首先是強身健體,堅持鍛煉,而不是大量吃補藥。
支持華子建想法的常wei不多,常務葛副市長和呂副書記他們都不支持華子建的想法和觀點。華子建的工作很艱難,有時候,華子建甚至很喪氣,上任一年多時間,很多時候,努力打出拳頭,感覺打在了棉花上、空氣中,發揮不了作用。
韋俊海知道,只要這種狀況存在,自己就不必要和華子建產生正面的沖突,沒有必要,韋俊海已經牢牢控制著柳林市大局,有什么必要和華子建產生沖突呢?這種狀況,持續的時間越長,華子建越是沒有信心,華子建很難改變這種狀況,他剛剛上任時候的急情會逐漸被沖淡。
華子建現在感覺到了一把手的權威,為什么人人都想做一把手,自己雖然也是一把手,但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把手,市長和市委書記,雖然是平級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所有事情的決定,最后拍板的,還是市委書記,市委書記可以否定常wei集體提出的意見,最不濟,也可以暫緩研究,特別是人事調整方面,市委書記的作用是決定性的,官場上,什么運籌帷幄,什么高瞻遠矚,都離不開人,控制了干部才是正途,市長要強勢,也可以,但要符合幾個條件,一是書記軟弱,二是本身資歷了不得,三是手下有一大幫的支持者,四是背后有強大的靠山,足以和書記抗衡,這些條件,需要同時具備,華子建顯然不行。
華子建知道,想要獨樹一幟,想要和書記對著干,在現實社會中,可能性是不大的,韋俊海謹慎穩妥,輕易不會出現任何錯誤,無非是在發展方向上,和華子建想法不同,況且,韋俊海的想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省委常wei、省委政法委書記、省公安廳廳長包俊林在放假前的幾天到了柳林市,包俊林這次到柳林市,名義上是視察柳林市的治安情況,同時對柳林市的政法綜治工作表示贊賞。韋俊海和華子建自然是要出面接待的,省委領導來了,兩人一定要出面,雖然不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不用全程陪同,可是,姿態要到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