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名諱昭璟,昭明太子乃先帝皇兄。若起論輩分來,正是聿帝的皇伯。
昭明太子天資聰穎,文采詩賦治國韜略無一不通,深受先先帝喜愛。其母丁貴妃,當時亦頗得圣寵。
正因如此,先先帝不顧聿國立嫡不立長的規矩,力排眾議,執意立了宋昭明為太子。
不想,昭明太子二十五歲那年,游后池,乘舟摘芙蓉,卻不幸落水,雖得宮人救起,卻染了風寒,高燒不退,未即位而亡。
帝大慟,命人厚葬,入皇陵。
宋昭明雖驚才絕艷,卻沒有文人迂腐的通病,性情仁厚,體恤民情,頗得當時百姓愛戴。他死后,后人尊稱其為昭明太子。
然而——
關于昭明太子的死因,這么些年來一直眾說紛紜。
史書上記載昭明太子是落水后高燒不退而亡,民間卻傳說昭明太子是被當時的五皇子——即先帝宋昭璟給害死的。
宋昭璟為皇后之子,若按聿國百年規矩,這太子之位本該傳于他。不想先先帝卻突然立了宋昭明為太子,他難免心懷不忿,因此有這種謠言傳出也不足為奇。
但不管如何,當時昭明太子的死還是以意外結了案,兩年后,先先帝再立先帝宋昭璟為太子,先先帝死后,先帝順利即位。
這一個撲朔迷離的插曲,便被埋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從此再無人敢提起。
至于真相究竟如何,也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宋清歡只提了個昭明太子的名諱,聿帝便如此大驚失色,若說這其中沒有貓膩,她卻是不信的。
聿帝臉上神情變幻一瞬,終于收起了眼中驚駭,強自鎮定道,“當然。不過好端端的,舞陽為何突然提起昭明太子?”
“兒臣……從前閑來無事去宮外閑逛時,曾在街邊小攤上看到過一本雜談。兒臣當時覺得有趣,便買了下來。”
說是雜談,不過是好聽些的說法,其實就是野史和民間傳說。這其中,自然有不少鮮為人知的皇室秘辛,真真假假,有的看過也就罷了,有的,卻非空穴來風。
里面有一則小故事,引起了宋清歡的注意。
“唔?”聿帝擰了眉頭,不知她為何突然又提起這個,微一頷首,示意她繼續往下說。
“那本雜談中說,當年先先帝之所以那么喜歡昭明太子,除了昭明太子的德才兼備外,還有一個原因——”
頓了頓,覷一眼聿帝的臉色,她接著往下說,“聽說昭明太子剛出生之時,手腕內側便有一朵蓮花形的胎記。先先帝認為此乃天降祥瑞之兆,因而愈加看重昭明太子。只是為了不引起后宮其他人的嫉恨,這才一直秘而不宣。”
聿帝的臉色變幻幾分,終是點了點頭,“此事,朕亦有所耳聞。”
“兒臣曾有一次,無意間看見楊復的手腕內側也有一個蓮花紋樣的刺青。”宋清歡緩緩說出了事情的重點。
她對聿帝說的這番話,真假參半,也是她絞盡腦汁才想出來的唯一一個稍微合理的借口了。
她的確無意間見過楊復手腕內側的蓮花刺青,卻是在上一世之時。當時她并未細想,還是很久以后知曉了楊復的身份,才將其與昭明太子的蓮形胎記聯系起來。
昭明太子死前只留下一女,其女后被封作郡主,賜“”和婉“封號。及笄后先帝將和婉郡主賜婚給了朝中大臣之子,又賜府邸另住。前幾年其夫君調任揚州刺史,和婉郡主也隨之南下,已幾年未曾回京了。
不過,昭明太子生前代父下江南巡視時,曾遇一紅顏知己,聽說想將那女子納為良娣,只是那女子身份不高,先先帝未允,后來便不了了之。傳言,那女子當時已懷上了昭明太子的骨肉。
昭明太子意外去世,那女子也跟著銷聲匿跡,帶著尚未出生的孩子不見了蹤影。
”聽說昭明太子曾有個紅顏知己懷了他的骨肉,昭明太子意外身亡后,孩子的母親便不見了蹤影。算起來,那孩子若還在人世,現在其兒子也該是楊復這般大吧。父皇覺得,這一切,難道都只是巧合么?“
聽了宋清歡的話,聿帝臉色微變。
若把這一切發生的事都歸咎在巧合上面,著實有些說不通。
他曾有所耳聞,在江南某些地方,刺青文化盛行,有時,同一戶的父子爺孫都會紋上相同刺青,代表某種傳承。
如果楊復當真是昭明太子的孫兒,那么,他手腕上的這個蓮形刺青也就說得通了。也許是緬懷,也許是銘記,也許是一種提醒。
這么一想,就不難猜出宋清歡在暗示什么了。
見聿帝臉上神情變幻,宋清歡亦沉了目色,鄭重開口道,”父皇,這雖然只是兒臣的猜測。但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您想想,如果楊復沒有其他特殊身份,怎會有人愿意冒如此巨大的風險來救他呢?無非是看中他身上有利可圖罷了。“
聿帝深吸一口氣,定定凝視著宋清歡,將腦中呼之欲出的猜測緩緩說了出來,”你是說,你覺得當年那個女子偷偷生下了昭明太子的遺腹子,并將其撫養成人。而那個孩子,也已長大成家,其兒子,便是楊復?“
宋清歡重重一點頭,神情凝重,”這正是兒臣的猜想。“
聿帝不說話,垂眸陷入沉思。
宋清歡覷他一眼,斟酌著開口,”當年昭明太子身亡的原因,民間傳言眾多,也許……那女子受人蠱惑,也信了謠言,心有不甘,欲替昭明太子報仇。或許當年昭明太子的遺腹子也曾想舉兵起事,卻因種種原因未成,故而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兒子,也就是楊復的身上。“
一頓,語氣愈加凝重,”兒臣以為,楊復名字中的這個復字,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楊復,他想復的……大概是昭明太子的國吧?
如果當年昭明太子沒有身亡,最后即位的毫無意外會是他。那如今坐在聿國這個皇帝寶座上的,可就不是聿帝,而是昭明太子一脈了。
那么在楊復看來,這皇位本就該是他和他父親的,所以才想方設法想要奪回屬于”他自己“的東西。
聿帝眸色冷凝,神情肅然,似受了極大震動。
如果這真的就是楊復的真實身份,那就等于說,這么多年來,他一直都任這把利刃高懸在自己頭頂,并且沒有絲毫察覺。
若不是誤打誤撞正好出了荀美人與楊復這一樁事,也許楊復現在還蟄伏在宮中,冷眼觀察,只等待著合適的時機給自己致命一擊。
思及此,陣陣后怕涌上心頭。
不自覺地想到種種可能,忍不住渾身冰冷,身子一顫。
甚至,如果舞陽沒有發現楊復手腕內側的刺青,或者沒有聯想到昭明太子身上,那楊復的身份仍不會被察覺。因著楊復與荀美人之事是皇族丑聞,就算楊復如今越了獄,他也不會大張旗鼓派人搜尋。
那么日后,他極有可能趁其自己不備,帶了叛黨卷土重來,殺自己一個措手不及。
聿帝越想越覺得可怖,垂在身側的雙手緊握成拳,眸色陰鷙,眼中透出濃濃怒意。
他向來自傲,這次居然被蒙在鼓里這么久而不知,讓他如何不惱羞成怒氣急敗壞?嘴一張,剛要喚了人進來吩咐下去徹查,卻忽然覺得心臟處又是一陣絞痛。
一口氣吊在嗓子眼里喘不過來,蒼白的唇一面,面露痛苦之色。
宋清歡一驚,忙上前攙扶住他,”父皇,您怎么了?“見聿帝不說話,只用手揪著自己的胸口,當下明白過來。
父皇這是又犯心絞痛了。
忙攙扶著聿帝走到上首的龍椅上坐下,一面替他順著氣,一面急急大聲喚了鐘懷進來。
”鐘公公,父皇又發病了,你趕緊派人煎服藥來給父皇服下。“因著聿帝這病,太醫院前前后后開了不少藥方,雖然都是治標不治本,但好歹能遏制病情,緩解疼痛。
卻見鐘懷面露為難之色,站在原地沒有動。
宋清歡皺了皺眉頭,心中狐疑,又喚了一句,”鐘公公?“
鐘懷覷一眼龍椅上的聿帝,見他沒有要開口的跡象,這才無奈解釋道,”殿下,皇上先前叫奴才把所有太醫院開的藥都給扔了。“
”為何?“宋清歡一驚,不解問道,手中替聿帝順氣的動作仍是未停。
鐘懷愈發無奈,一五一十同宋清歡說了出來,”皇上覺得太醫院開的那些藥都沒用,對他的病情絲毫沒有好轉,所以不愿意用了。“上次聿帝被安陽帝姬氣著,他本想叫太醫,就被聿帝給制止了,后來還叫他將宣室殿里所有的藥都扔了出去。
他當然不贊同這種做法,但皇命難為,只得照做了。這會子叫宋清歡問起,忙同她說明了情況,想著宋清歡或許能勸勸聿帝。
宋清歡一聽,眉頭皺得更緊了,看一眼面露痛苦之色的聿帝,眼中閃過不贊同。但這個時候也不能再次刺激到他,沉思一瞬看向鐘懷,”鐘公公,替父皇倒杯熱茶過來。“
鐘懷應了,很快捧著茶盞走過來,遞到宋清歡手中。
宋清歡接過,揭開盞蓋輕輕吹了吹,然后送至聿帝嘴邊,柔聲道,”父皇,喝口水,消消氣。“
聿帝聽話地張開了嘴。
半杯熱茶下肚,聿帝的神情似好了些許。
宋清歡又喂他喝了一點,這才將茶盞遞還給鐘懷,凝視著聿帝,語聲輕柔,”父皇可覺得好些了?“
那陣痛過去之后,聿帝的眉頭果然舒展了些許,虛弱地點了點頭。
宋清歡知道他現在身子弱,也不再提方才那話,只微微蹲了身子,”父皇不如先回宣室殿歇息片刻可好?“
聿帝卻是搖搖頭,緊握著龍椅兩旁的把手,支撐著想要站起來。
宋清歡忙按住他,又勸,”兒臣知道父皇擔心楊復之事,可再重要的事,也比不過父皇的龍體。您現在身體虛弱得很,可千萬不能再強撐下去了。兒臣還是找個太醫來給您瞧瞧。“
”朕不用看太醫。“聿帝仍不聽勸,面上犟得很。
宋清歡無法,心知父皇驟然知曉了楊復的身份,難免心存芥蒂,若是不解了他這個心結,必然不會回宮休息。
想了想,提議道,”父皇,您若不放心楊復一事,不如請太子來負責此事。您最近實在是太過操勞,若再不好好休息,把身子累垮了怎么辦?“
”是啊。帝姬說得有理,皇上,您保重龍體要緊啊。“鐘懷忙跟著附和。
聿帝這才收了要起身的勢頭,只面上仍有不郁。
在椅子上坐了片刻,約莫覺得心口好受些了,這才沙啞著嗓子嘆一口氣,”罷了罷了,這身子……當真是大不如從前了。“
看一眼鐘懷,”去,把太子叫來。“
見聿帝把自己的提議聽了進去,宋清歡才微舒一口氣。近日聿帝連連動怒,若再這么下去,身子鐵定吃不消。
她雖然對聿帝的感情算不得深厚,但畢竟是自己的父皇,血濃于水,到底狠不下心來不管不問。況且,此時聿帝若出了什么事,于她并沒有任何好處,因而愈發盡心盡力起來。
至于調查楊復一事,她本是想提五皇兄之名的。但父皇此時對五皇兄并沒有多少好感,貿然提出,只會適得其反,還是得徐徐圖之才好。
鐘懷應了,喚了人進來去東宮傳話。
宋清歡見太子快來了,自己再待在此處似有不妥,便萌生了去意。望一眼仍是眉頭緊皺的聿帝,柔柔開口告辭,”那父皇就先好生歇著,兒臣改日再來看您。“頓了頓,望一眼去而復返的鐘懷,還是勸了一句,”父皇,您好歹聽兒臣一句勸。太醫的藥方雖不能治本,但好歹能遏制住病情,您平日里還是按時用著藥,兒臣也能放心些。“
不知是不是連日病痛纏身,聿帝今日倒不似往常那般執拗,聞言也只輕輕點頭,露一抹蒼白的笑意,”倒也是這個理,朕倒是越活越回去了。罷罷……“看向鐘懷,”還讓太醫開了方子過來,每日給朕煎服便是。“
鐘懷忙應一聲,笑言,”還是殿下的話管用,早知如此,老奴就該早早請了殿下來勸。“
聽得他這打趣的話,聿帝也舒展了眉頭,望向宋清歡的眼神愈發柔軟起來,心中慨嘆。到底……是阿璃的孩子,便是這么多年自己對其不聞不問,也依舊如此孝順體貼。這么一想,心中對宋清歡的喜愛用多了幾分。
宋清歡也抿唇一笑,順著他的話頭接著打趣,”既如此,日后父皇若是再鬧性子不肯吃藥,鐘公公只管派人來叫我便是。“
”好啦,你們還真把朕當小孩子了。“聿帝眉頭一展,嘴角難得的露出一抹笑意。他素來嚴肅,這會子竟也跟著開起玩笑,倒讓鐘懷也生了奇,愈發朝宋清歡多瞄了幾眼。
平日里只覺得平陽帝姬最為得寵,這會子瞧起來,竟還是舞陽帝姬最得皇上的心意。
宋清歡估摸著派去請太子的人也該到了,起身朝聿帝一福,”父皇,太子該來了。那兒臣便先告辭了,改日待父皇得了空,兒臣再來看您。“
不想,聿帝卻是隨手擺了擺,道,”也不是什么外人,又是你都知道的事,你也留下一道聽聽。最近朕是忙得焦頭爛額,若是有吩咐不到位的地方,你也提出來給朕聽聽。“
說著,看向鐘懷,”給殿下看座。“
宋清歡心有詫異。
嚴格說起來,聿帝與宋琰要談的可是國事,父皇竟叫自己旁聽,這……可是從前不曾有過的事。悄然看一眼聿帝,卻見他未有半分異色,仿佛方才所說的是再平常不過的事般。
心思轉了轉,也不多話,清脆應一聲,不動神色地坐了下來。
自從昨日與蘇鏡辭見過一面之后,她便徹底斷了先前那個借蘇鏡辭之手避開沈初寒的荒唐念頭。那么,擺在她眼前的就只有最后一條路了——
孤軍奮戰,以一己之力與沈初寒抗衡。
要做到這一條,頭一條,就是得擴充自己的勢力。而要在宮中站穩腳跟,得了聿帝歡心是必不可少的。沒想到今兒走這么一遭,倒誤打誤撞得了聿帝的信任,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果然不多會,殿外便響起了略顯急促的腳步聲。
很快,宋琰的身影出現在殿門處。
進了殿,宋琰朝聿帝行了禮,目光一瞥,落在一旁的宋清歡身上,眼中閃過一抹詫異。
父皇要同自己議事,舞陽怎么會在這里?
見宋琰望過來,宋清歡起身朝他一禮,神情不疾不徐,”見過太子皇兄。“
宋琰笑笑,斂下眼中詫異,也略略頷首,”七皇妹。“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