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聽的人一直到了晚上才來給溫竹青稟報。
竹風竹雨已經睡下了,溫竹青去看兩人睡安穩了,低聲叮囑了丫鬟晚上值夜警醒著點,回到了自己的上房,看見廖媽媽帶著一個小丫鬟等著。
小丫鬟十一二歲左右,一雙眼睛瞧著機靈的很,說話的時候滴溜溜的轉著。 “太太那邊請的是府里幾個莊子上的管事和田地管家,其實就是太太娘家的人,一共有十個人,據說是咱府上重要的莊子管事全都來了,大部分還拖家帶口的,女眷人更多,姑娘太太的數十位,東府那
邊都忙翻了天了。”
溫竹青一聽就皺起了眉頭,直覺著不對。 齊麓在家的時候,從沒聽孫氏召見過這些人,有時候溫竹青偶爾想起齊家的那些田地莊子,心里還納悶,既然是孫氏找人管著,怎么從不見孫氏找這些人來詢問情況?難道就這樣幾個月半年的也不管
不問?
現在知道了,竟然是要避開齊麓。 當然,孫氏絕對不止是要避開齊麓,可能是一直都在避開齊老爺這父子三人。齊老爺和齊瞻走了,齊麓盡管比以前忙了很多,但每天晚上都回家,孫氏一直都沒機會,齊麓帶著崔氏去了長安,孫氏終
于看見了機會?
溫竹青想了一會兒,道:“還有什么?繼續說。”
小丫鬟便繼續稟報:“奴婢聽見一個跟著他們來的丫鬟說的是涇陽那邊的話,她還要吃涼皮子,找廚房的婆子做。奴婢就追著她問了些話,她以為奴婢是東府那邊的丫鬟,跟奴婢說了好多。”
“涇陽?北邊?”溫竹青問道。
秦嶺漢中咸陽這邊屬于陜南,涇陽屬于陜北,口音確實不同,本地人肯定能聽出來。 小丫頭笑著道:“奴婢就是涇陽人,認了個老鄉,問她啥,她都說。她說她主家姓孫,是咱家太太的堂兄弟,看管的是涇陽那邊的一片地和莊子,地有一千畝,莊子也有四五百畝,在涇陽那邊都知道孫
家,知道她主子的名號。”
廖媽媽哼了一聲:“齊家的地,倒成孫家的了?”
小丫鬟撇嘴:“可不就是!那丫鬟自豪的很呢,揪著她身上的衣裳說,她身上穿的是杭綢的,在涇陽獨一份!涇陽就是翻十遍,也找不出來穿杭綢料子的丫鬟,只有他們孫家。”
一千畝田,四五百畝地的莊子,這是齊家這些莊子田地中最大的。齊瞻走的時候,溫竹青叫他拿了這些田地莊子的單子給自己看,看過也有點印象,最大的確實就是涇陽那邊。 這也是因為湊巧了,涇陽那邊原本有一戶大姓人家,因為舉家遷往京城,賣地的時候找不到一下能全接手的,又急著賣,還只想一下賣出去不想拆散了成麻煩,所以消息散播的很遠,長安咸陽這邊都
知道了,齊家當時正在置辦這類的家產,齊老爺便去買了下來。
這一片地孫氏肯定會找她最能干最得意的人去管著。
“那丫鬟還說,就是涇陽的縣太爺,都是他們老爺給捐的官職呢,就是他們自己家的人……奴婢跟她說了好一會兒話,她就是一直說這個,吹牛皮,奴婢就找了個借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