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走了之后,廖媽媽和溫竹青還聊了好一會兒。
“這孩子真是聰明又能干,如今都能種盆景了,奴婢可是聽說過,那盆景兒更難種呢,好些花兒品種高貴,不是一般的人能種出來的。”
溫竹青點頭,李山拿來的那幾盆蘭花牡丹的品種珍稀,尤其是蘭花是非常難種的,又要精心服侍,施肥澆水講究的很。
“自從他父親過世之后,李山真就是一下子懂事了,做事也勤奮能吃苦,又肯用心學。”溫竹青說著嘆了口氣。 說到底李家也八九口子人,即便是脫離了最初的貧困,可要是想變得生活富足起來,也不那么容易。如今姐妹弟弟的年紀都小,倒是只管著吃飽喝足就行了,兩三年之后弟弟妹妹們大了起來,一個接
一個的婚事就來了,花費也是一個接一個。
這種壓力如果全都在李山一個人身上,對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來說,確實很辛苦。但上面兩個姐姐,并不是能幫他扛責任的樣子,母親又只是個沒主意的婦人。
李家能如何,還是只能看李山的掙扎。
進入六月,天氣便熱了起來,六月下旬之后入伏,今年西北這邊雨水少,如今已經露出了干旱的苗頭來,百姓們雖然做著準備,可也很無奈。 咸陽城的官員們也很緊張,去年咸陽才成為了上府,今年說什么都不能減產,若是減產必然會有百姓出去逃荒,人口減少,糧食減少,這些全都可能會丟掉上府的牌子。才掙來一年就丟掉,不但是丟
臉的問題了,皇上說不定會以為咸陽城去年報上去的人口和糧食數值是假的,再派個欽差大臣來查,那可真是鬧大了。
徐知府從六月初就開始四處的尋找水源,想盡辦法引流了幾條河渠到一些產量大的田地鄉村。
知府衙門的官員們在中旬和下旬分別的進行了一次祭祀求雨,并且還準備在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的時候,舉行一個盛大的求雨儀式。
從現在開始便已經準備起來了。
當然,這些事情離溫竹青都比較的遠,即便是她還在桃花村的時候,干旱對于桃花村的影響也比較小,因為村里地不多,靠種地吃飯的人很少。
夏蟬在樹上不知疲倦的叫著,溫竹青靠在窗邊的涼榻上看書,時不時的抬頭看看屋里的竹風和竹雨。
下午時間,兩個孩子基本上就是溫習上午學的知識,看看感興趣的閑雜書籍。如今竹風認識的字已經不少了,他第一個選的閑書居然是《本草綱目》,溫竹青都有些驚訝。
夏日的午后,除了蟬叫聲一切都安靜慵懶,溫竹青才打了個哈欠,琢磨著要不要睡個午覺。
院子外面突然就傳來了一些嘈雜的聲音,跑步聲和說話聲,聽起來似乎語調很著急。溫竹青轉頭看了看窗戶外面,院子門外人影重疊,好幾個人在門口圍著不知道說什么事情。
原本在屋里昏昏欲睡的荷葉也聽見了,便站起來出去看看什么事。
才挑開簾子,廖媽媽和賈媽媽已經從院外面跑了進來。荷葉有些驚訝的低聲道:“出了什么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