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瞻點頭:“對,簡就是咱們三嫂娘家,溫自然是溫家,王便是王家,但因為這十年左右八大家里已經有敗落的,敗落最大的便是王家,因此這些年說八大家的倒是少了很多。”
溫竹青聽他突然跟自己說八大家,料想和長安城茶行的那個章行長有關系,問道:“長安城必然是有個章嘍?”
齊瞻笑著點頭:“不錯,長安的四大家,宋、龐、陳、章。”他笑道:“章家雖然把持了長安城的茶葉生意近三成,但在這四家里,還是敬陪末座的。”
“那三家這么厲害?都是干嘛的?”溫竹青問道。 齊瞻詳細的解釋:“宋家是做銀樓生意的,兌換銀子的地方,他們在兩京一十三省都開了同一個名號的銀樓,自作了一種銀票,只要是持他們銀號的銀票,哪里都可以兌取現銀。比方說我有三百兩銀子,現在要去京城做生意,但路途遙遠,路上也不太平,帶那么多銀子容易被人打劫,那么我就存到宋家在長安的銀樓里,然后拿著他們給我的銀票,上面寫清楚了誰誰誰,多少銀子,拿著一張輕薄的紙上
路當然更安全,到了京城,拿著銀票去京城的宋記銀樓兌換出來三百兩銀子即刻,收半分利息而已。”
其實他沒說完,溫竹青已經明白了,這就和后世的銀行一樣,在往前說,那就是銀樓票號,宋朝的時候便已經有了雛形,但發展的很慢,大約幾百年以后,才快速發展了起來。 齊瞻還在繼續說著:“銀樓的生意,自然是好生意,那么多銀子周轉,干點什么都能掙錢。唯獨不好的一點,就是有些地方不認這個,雖然號稱是兩京一十三省全都開了分號,但其實有幾個省還不算是宋記的,被當地的官府拿捏著——你應該想得到,這種銀樓生意利潤太厚了,官府都眼紅。咱們西北這邊還好,江南、山東、海南那邊,幾乎都叫官府把持著,往那邊走的,未必敢將銀子存進去,因為到
了那邊,取三百兩說不定要給五十兩或者一百兩銀子的利息,試想,這么重的利息誰敢往里存?”
溫竹青已經恍然了:“其實宋家收的是半分,三百兩的利息是一兩五,其余的全都是官府收去了?”
齊瞻點頭:“對,宋家還沒辦法,咬著牙也要忍這個,不然影響的是他們全部的生意,不單單是某個地方的,因為他們的生意做得就是這種各地的聯絡。”
溫竹青點點頭,所以說,現在的市場還不成熟,有很多的掣肘,確實不是僅僅有了想法就能實現的。 “不過,即便如此,宋家只這一門生意,已經穩居長安城生意圈頭把交椅了。”齊瞻道:“只每年在長安城和京城兩地流通的銀子,估摸就有十萬到一百萬兩的數目之前,半分利息,那就是五百兩到五千
兩的利息,這是京城一個地方的,余下幾個省稍微好的照著一半算,光一年的利息也有兩萬到五萬兩上下。這是保守估計,若是放開了算,八萬、十萬都有可能。”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