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胡軫自見了董卓,按照姬溪所言說與董卓,果不其然,董卓當真沒有追究姬溪未能守諾的責任,反而夸贊姬溪忠勇,胡軫都沒有想到,事情竟然這么簡單就辦成了,本想立刻回峣關(guān)報與姬溪,可董卓卻把他留在身邊聽令了。胡軫無奈,只能遵命,這一待,便是數(shù)日,直到孫堅突襲洛陽,胡軫與董卓失散,胡軫無處可去,偶然聽聞呂布在攻打宛城,想著姬溪也應(yīng)該在呂布處,便直奔宛城,其時,呂布竟已攻占宛城,駐扎城內(nèi)。在宛城內(nèi),胡軫并未見到姬溪,反而被呂布指派去洛陽報捷,原來,當世的呂布竟然還不知道洛陽已失,聽胡軫說的確鑿,立刻大驚,便分出五千兵馬教給胡軫,令胡軫去救董卓。
如此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胡軫才于今日進了這函谷關(guān),面見董卓,具言呂布之事,不成想,竟在這里見到了姬溪,且姬溪竟成了董卓義子,獲封左將軍。
可此時顯然不是二人敘舊的好時機,姬溪只能暗中向胡軫點了點頭,給予其一切盡在掌握的訊號,胡軫也是微微頷首,算作回應(yīng)。
在眾人跪拜聲中,董卓做到了首位,讓眾將起身,說:“爾等遠來救我,咱家甚是寬慰,就不必多禮了。”
眾將連說乃是分內(nèi)之事,又請罪說屬下辦事不利,竟累主公受險,請主公降罪。
不過,看的出來,董卓的興致很高,說:“咱家雖被反賊孫堅偷襲,險死還生,但是,我兒奉先卻已攻占宛城,入主南陽,袁術(shù)匹夫損兵折將,倉皇而逃淮南去也。自此后,南陽盡在我手,咱家可隨時出兵,屯兵南陽,不論是劍指中原,還是廓清江東,亦或圖謀漢中,皆無礙矣,廓清寰宇,指日可待,相比之下,咱家在洛陽遇到的這點兇險,何足道哉,吾心甚慰,吾心甚慰啊。”
聞言,眾將皆驚,便是姬溪都沒有想到,呂布竟然這么快就將袁術(shù)打敗,攻占南陽了,看來,自己之前有些低估呂布了啊。
心里這般想著,嘴上也不閑著,隨著眾將附和夸贊董卓的洪福齊天,呂布的驍勇善戰(zhàn),奉承的董卓面色紅潤,神情振奮。
良久,董卓說:“那么,我們便來議議,這南陽如何處置。”
一問新出,早有人迫不及待,挺身請命,瞧之乃是董卓女婿牛輔,其說:“我軍新得南陽,難免根基不穩(wěn),末將愿率本部兵馬星夜前往,助奉先吾兄一臂之力。”
嗬,還沒怎么樣呢,這就想要搶功了,吃不著肉,總得喝點熱湯不是?而有牛輔這般想法的,顯然不止一個,于是乎,堂上姬溪和徐榮外,余者盡皆請命,又把這氣氛推上了一個小高潮。
相比于眾將的熱情高漲,姬溪卻對這個功勞不甚感興趣,便低著頭不出言語,只是豎起耳朵聽著眾將你來我往,各自表現(xiàn)。
諸將的請命之言乏善可陳,令姬溪心中很是鄙視,唯有李傕,郭汜,徐榮三人,讓姬溪甚為高看。
李傕進言:“主公雖得南陽,然反賊袁術(shù)卻逃亡淮南,袁氏四世三公,根基深厚,假以時日必將復(fù)來,故而末將以為,應(yīng)趁勝追擊,已雷霆之勢徹底擊垮袁術(shù)一路,以此免南陽后顧之憂,又可震懾其他十七路反賊,一舉兩得,方為正途。末將不才,愿請兵兩萬,星夜追殺而去,提反賊袁術(shù)首級來見。”
話畢,姬溪看出董卓很是意動,然方欲開口,郭汜卻搶先說道:“稚然之言不妥,淮南遠在數(shù)百里之外,途中反賊混雜,我軍勞師遠征,難保不會被其他十七路反賊截殺,但有意外,為時晚矣。”
聞言,李傕不悅,說:“那郭將軍有何高論?”
郭汜答:“高論不敢當,以愚淺見,臨澤而漁,何必舍近而求遠,孫堅近在眼前,其雖得洛陽,然不過一片廢墟,料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